墨染秋把睡衣從頭頂拿下來,套頭穿好。

 長袖的連衣裙式睡衣。

 李唯把這件睡衣從衣櫃裏拿出來遞給墨染秋也是經過了策略性的思考的。

 “吃飯。”

 李唯從牆邊拿起小桌子,擺在**放上餐盤後,將餐具遞給了墨染秋。

 不是很稠的白粥,配合著冒著香氣的烤魚與煎蝦,視覺上又有著綠色的青菜與鮮味十足的裙帶菜,配合李唯倒在杯子裏的小半杯橙汁,無論是顏色上還是味道上,屬實是開胃。

 從李唯的手中接過餐具,墨染秋夾起一塊三文魚配合著一勺粥送入口中,少許咀嚼過後,果不其然的露出了標準的十分幸福的表情。

 (*^▽^*)

 這一點跟狗子還真的是無比的相似。

 除了堵到胃,沒有什麽可以阻止狗子開心的恰飯。

 吃了兩口,墨染秋抬起了頭,微微側過看向李唯,“親愛的,你吃飯了嗎?”

 李唯是坐在旁邊看著她吃飯的,這樣的情況墨染秋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適應。

 “嗯,你快吃吧。”

 “(? ̄? ̄?)好噠。”

 “哦對了。”又吃了幾口之後,墨染秋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了一件事情。

 “親愛的,上學···?”

 對於學生來說,在這個年紀裏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本應該上學的日子裏,你卻在家裏待著without請假’。

 “沒事,我幫你請假了。”李唯說道。

 “哦哦,這樣。”又吃了兩口飯墨染秋恍然,“誒誒誒?親愛的那你呢?”

 “我也請假了。”

 “誒?”歪頭,表示有著少許不明覺厲。

 “陪你。”

 精簡但卻異常暖心的解釋讓墨染秋的嘴角實在是忍不住的勾起,又想起昨天晚上在走廊內的傾情告白,好心情實在是有一點壓抑不住。

 低頭掩飾住臉上的喜悅以及微紅的臉頰(事實上完全不需要,因為本來就是紅的),墨染秋看著由李唯特意為她製作的愛心病號餐,更開心了。

 ‘我家親愛的給我做的,都吃光,都吃光!!’

 於是屋內又一次的安靜了下來。

 墨染秋在吃飯,李唯在看剛才從墨染秋書架上拿下來的書。

 《人間失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他之前並沒有看過這本小說。

 並不是說這部小說不好看,或者說名氣不夠大,讓他未曾了解過,反而是因為名氣過大,過度‘出圈’導致李唯對此略有反感,所以才沒有去看。

 曾經有一段時間,不管是否熱愛文學,不管是否心中略有抑鬱或悲哀,看《人間失格》這本小說似乎成為了某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你在看什麽小說?”

 “《人間失格》”

 這似乎變成了一種潮流。

 這種感覺就像是2013年無論是不是二次元,無論是否看過原著,都要對著別人來一句“進擊的巨人真好看!兵長一米六!”一樣。

 甚至於更令人惡心與反感的是,這種人多半在不久前還說過“死宅真惡心。”

 ????

 先不論兵長是否真的有一米六,單是這種無限於跟風的行為,就讓李唯這個二刺猿感覺有被冒犯到,深深的。

 應當不是‘故步自封’這樣的封閉性行為,也不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圈子’被冒犯到,二刺猿群體的壯大對於任何ACG愛好者而言都是好事情,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終於可以站在陽光下,終於被認可,終於不用被貶低成和陰影中的雜碎、蟲子一樣惡心的存在了。

 但···

 為什麽現在越來越多的現充要拿‘二次元’這種東西來包裝自己。

 前腳說著‘我喜歡二次元’後腳吐槽著‘死肥宅真惡心’是否過度真實且過度雙標?

 帶著這樣的情緒,哪怕是現在李唯對於這種過度出圈、過度有話題熱度的東西,都非常的沒有好感。

 尤其是這些本身很優秀,但卻被人強行拿來包裝自己與貼上標簽的事情。

 比如‘抑鬱’、再比如‘自殺傾向’。

 本來很嚴肅的東西,但是因為某些群體人奇怪的‘審美觀’,認為帶有上述兩種標簽會很時尚,濫用導致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反倒是在不停地遭受著暴力的這一點,讓他很不愉快。

 這本書,有著太宰治一生悲劇縮影的這本書,正是那一部分人的標榜——深沉且抑鬱的文藝青年。

 “唉。”

 想到這裏又不禁聯想到了墨染秋的現狀,手中的書似乎越發的沉重。

 但此時除了看書打發時間以外,似乎也沒有什麽別的事情可以做了,難得的機會,李唯也還是打算翻閱一下,畢竟因為所謂偏見錯過一本好書也是不值當的,畢竟他也是需要了解一下墨染秋的內心世界的。

 看書,重要的是共鳴,而沒有共鳴的書是不會被反複翻閱的。

 從書中的書簽,以及包裹上的透明書皮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

 這本書的待遇,與書架上的其他書不一樣。

 “哇,好吃。”

 ?(′?`?)

 少許翻閱了一會兒後,循聲望去之後,發現在他一個不注意間,餐盤中碗盤裏的飯菜都不見了。

 “你都吃了???”

 雖然說李唯做的飯不多,但是對於一個感冒發燒的人而言,墨染秋此時的胃口是不是太好了??

 “嗝!”墨染秋用朗讀的方式強行的打了個嗝,摸著肚子,算是用行動回答了李唯的問題。

 “行吧。”

 對於墨染秋這種無異於賣萌的行為,李唯也沒有什麽東西想說的。

 “多吃點也好。”

 多吃點意味著健康,還有力氣,病好的也會很快。

 放下手中的書,把餐盤端出去,倒上一杯熱水泡開感冒衝劑,又帶著兩片退燒藥回到屋子裏。

 “把藥吃了。”

 衝劑是感冒藥,剩下的是退燒藥。

 之所以沒有都選擇是藥片類型的藥品,主要是因為,衝劑類的藥物可以讓墨染秋多喝一點水。

 畢竟幹喝水,在吃飽了的前提下無論如何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帶著味道的話,就比較容易接受。

 李唯用著自己的心裏去揣測著如何讓墨染秋多喝熱水,並且快速的付諸實踐。

 水是溫水,李唯特意調整過的溫度。

 墨染秋在接過水杯,摸了摸上麵的溫度,在少許的驚訝後又一次的翹起了嘴角,帶著退燒藥一起喝了下去。

 有些感謝,藏在心裏的,往往比說出來的更為珍重。

 一整杯溫水下肚,頓時有了暖意,吃飽了的時候倦意會比尋常額外的濃厚。

 當李唯拿著喝完藥的杯子除去,又倒了半杯熱水的間隙,墨染秋就又躺下了。

 吃飽了就睡,某種意義上,最起碼在怠惰主義者的身心上,是絕對的舒適的。

 將熱水放到一旁,看著已經躺在**的墨染秋李唯準備離開臥室到沙發上。

 “親愛的,你要走了麽?”

 原本已經閉上了眼睛的墨染秋忽然翻身,睜開眼睛盯著正在朝門口走去的李唯,話語間還有那麽一絲的委屈。

 “嗯?不走,你不是要睡覺了麽,我到客廳待著。”李唯轉頭回答道。

 “就在這裏不好嘛?”

 “嗯?”

 “就在這裏待著不好嘛?”墨染秋又一次的重複了一下她的話。

 “我怕吵到你。”

 “不吵。”

 墨染秋的倔強在此時彰顯無遺,而對於一個病號的要求,李唯也沒有太過於強硬的拒絕。

 反正到客廳也是看書,在這裏也是看書確實是沒什麽區別。

 “好,那就在這待著了。”

 李唯回到了書桌前坐下,翹起二郎腿,翻開了剛才看到的地方,直接看起了書。

 而要求被達成了墨染秋也重新躺了回去,閉上眼睛選擇了睡覺。

 已經很困了。

 睜開眼睛都很困難了。

 因為退燒藥與感冒藥裏麵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安眠成分的東西,所以此時有著吃飽了的加成,墨染秋睡的額外的快,不出五分鍾,房間內就傳來了她均勻且冗長的呼吸聲。

 李唯緩慢地翻著書頁的聲音、墨染秋呼吸的聲音,早晨從窗外打進來的陽光,一切歲月靜好的樣子,甚是溫馨。

 睡著了的墨染秋臉上的表情從原本的無表情逐漸趨近於柔和,原本微皺的眉頭也緩緩地放鬆,似乎是吃了藥之後感冒所帶來的難受感被減緩了很多。

 看到了如此的轉變後,李唯也少許放下了心。

 等中午或者下午墨染秋再一次起床的時候,量一量體溫,再補吃一頓感冒藥,今天晚上感冒就應當好了。

 感冒這種病,沒麵子的很,發現的及時,趁早吃藥,不妥,好的就會很快。

 麻煩的是,不發燒,輕症狀的時候,吃藥也不是,不吃藥還難受,煩的一批的同時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如此想來,直接爽快的發燒,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了正規的理由合理的進行休息與摸魚。

 這種正大光明在工作日白天睡覺的機會,對於墨染秋這種重度失眠患者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假期。

 見墨染秋的情況好轉,而且接近二十分鍾過去了,她也沒有驚醒的跡象,李唯掛上了小貓咪的稱號悄悄地離開了房間。

 不惜用上了各種技能,李唯基本上沒有發出一點動靜的離開了墨染秋的房間,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裏。

 首先是吃飯。

 因為飯基本上已經涼了,李唯把原本留給自己吃的早餐放到微波爐裏麵叮一圈,快速的吃了幾口之後,拿飯盒裝起來。

 回到屋子裏,拿出平時自己用來記錄靈感的筆記本,以及一個文件夾的白紙與繪畫用的筆袋,把桌麵上的耳機踹到兜兒裏,帶著一摞東西又開著潛行回到了墨染秋的房間裏。

 以他現在的閱讀速度,哪怕是因為害怕吵醒墨染秋放緩翻頁的速度,想要看完也不過就是四十分鍾不到的事情。

 那之後玩兒手機未免就有些過分虛度光陰了,所以李唯準備趁著這個時間,把拿來照顧墨染秋請假的幌子‘創作音樂’這部分的任務完成。

 但是也有可能創作不出來計劃中道崩殂的情況,為了以防萬一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李唯還是補充了一些繪畫用品。

 畢竟雖然離得近且有著各種優質的潛行技能,但是來來回回的難免還是會發出一些細小的動靜,把好不容易睡醒的墨染秋吵醒了可就不好了。

 生病了,保持良好的睡眠是很有必要的。

 又坐回到書桌前,把手邊的東西放下,打開飯盒一邊吃一邊看著手中的書,看似很享受,但此時李唯的心情卻越發的不愉快了起來。

 ‘一旦別人問起自己想要什麽,那一刹那反倒什麽都不想要了。怎麽樣都行,反正不可能有什麽讓我快樂的東西——這種想法陡然掠過我的腦海。’

 日式文學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物衰’的特色,相較於昌盛,更喜歡衰敗與殘缺所帶來的的美感。

 墨染秋的書簽就夾在這裏,是否有深意,是否有暗示,李唯不敢去猜想,但哪怕他不去想,他的腦子裏也早已經有了答案。

 ‘膽小鬼甚至會懼怕幸福,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傷害。趁著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

 正如這本書的前言所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可以在這本書裏尋找到共鳴感。

 確實如此。

 但這種負麵的共鳴感,並不是好事情,反倒應該為此而悲哀才是。

 大多數的人都對於這種事情有共鳴感,那豈不是說明,這個世界上擁有幸福感的人,太少了麽。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李唯難免會帶有著濃重的樂觀的思想。

 因為,他希望著這本書在墨染秋看來,並不是擁有著所謂‘共鳴’的著作,隻是單純的一本日式文學小說,具有著年代曆史,僅此而已。

 但隨著書頁逐漸翻轉,來到後麵看著被熒光筆標注過的一段話的時候,他知道,他的期望最終還是落空了。

 ‘即使在大地上毫無作為,隻憑那自由而高貴的憧憬,就足以與神同住。’

 特意標注後的意義是什麽,李唯不清楚。

 墨染秋想表達的是什麽,他也不清楚。

 反複翻看這本書的意義是什麽,李唯更是不明白。

 又翻看了一段時間後,故事講完了。

 人性剖析的極其犀利,故事如預想中的一樣是一個完美的悲劇,而作者本人也正是在寫完了這本書之後,和他最後的一位愛人投河自盡了。

 ‘如此···似乎是可以理解了剛開始時墨染秋拿刀子想要殺了我的心情了?’

 邏輯上理解了,但是心理意義上,李唯還是有著迷茫的。

 對於墨染秋來說,‘她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她的這種‘殉情行為’毫無疑問是有模仿因素的,而這個模仿的根本源頭就是這部給予她了很深影響的著作。

 那麽,放棄了做出如她喜歡的著作作者一樣與愛人殉情的行為後,她再一次翻閱這本書的理由是什麽?

 此時的李唯,思考的是這樣的一個問題。

 不過,作為沒有超能力的現實世界,作為一個隻有著學習外掛卻不會讀心術的普通人,隻要墨染秋不開口,他是絕對不會明白的。

 墨染秋又一次翻閱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隻是為了尋求活著的意義而已。

 一百個人心理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對於墨染秋也是如此。

 而她最終,也從這本想要讓她斷了一切想念的著作中,重新尋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與意義。

 即使在大地上毫無作為,隻憑那自由而高貴的憧憬,就足以與神同住。

 這種心情,但凡李唯是個正常人,就不會懂這句被熒光筆所標注的話語中,所蘊含著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