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力大仙的弟子,最近還被玉帝欽點當了貪狼星君,但就算是這樣,我也還是得去闖這一趟渾水。”李玉書邊說邊掏出貪狼星君的令牌給卷簾看。
卷簾一看,心裏頭“咯噔”一下,對李玉書的話信了七八分。想想自己那些說不通的遭遇,如果跟這大劫應劫的身份掛上鉤,倒還真能解釋得通。
“那,取經的那些人又是怎麽一回事?他們的骷髏泡水不沉,幾十年就來一個,怪得很。”卷簾好奇地追問。
“哎,他們跟咱們一樣,都是命中注定要過這道坎的!”李玉書揭秘道。
“不是吧!那我把他吞了四回,這罪過可大了去了!”卷簾一聽,嚇得臉色都變了。
“放寬心,你吃他那是天道安排好的因緣果報,心裏別存什麽疙瘩。反過來,要是你不吃,那才是逆天而行呢。”
卷簾聽得雲裏霧裏的,“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你可知道那取經人的真實底細?”李玉書望著滿眼疑惑的卷簾繼續說道。
“那位可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鹿力大仙轉世,就因為這大劫,被迫輪回投胎。而你吃的,正是他一次次轉世的肉身。”
卷簾一聽,下巴差點兒沒掉下來,“我竟然四次把佛祖二弟子鹿力大仙的轉世給吞了,這……這也太嚇人了!”
“別怕,這是天道的安排,誰都改不了。鹿力大仙得輪回十次,做十世善人,前九次都得落入你的肚皮裏,而這最後一次,就是大劫的開場鈴聲。”李玉書耐心解釋。
“這麽說,再過兩百多年,大戲就要開場了?”卷簾聽得也是心神不定。
“一點不錯,時間緊迫,所以我才火急火燎地找你來。把這些內幕提前告訴你,好讓咱倆能在大劫來臨的時候,聯手闖過難關。”
“多謝道兄,這份情誼我記下了。”卷簾深深鞠了一躬。
“別客氣,大劫當前,咱們得並肩作戰啊!”李玉書說完,又把大劫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危機和要事一一告訴了卷簾。
可讓李玉書納悶的是,那係統交代的任務完成提示遲遲沒個影兒。
“瞧這樣子,卷簾兄弟對我還是半信半疑呐!”
李玉書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看樣子,隻能繼續耐心等待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李玉書在流沙河裏一晃就是一天。
好在,他和卷簾談天說地,論道解惑,日子倒也過得飛快。
轉眼,又是一天溜走了。
“卷簾,快來受罰啦!”忽然一聲大喊,打斷了正聊得起勁的李玉書和卷簾。
“哎呀,道友稍等片刻,我馬上回來哈!”
卷簾心知肚明,刑部的神仙又要來給他“上課”了,便要起身離開。
“卷簾,別急嘛,這顆仙丹是我向截教道家求來的,能減輕你的苦頭,先吃了再說。”李玉書連忙拉住卷簾,掏出仙丹就往他手裏塞。
“道兄,這……這可是兜率宮的寶貝,我卷簾哪敢收啊!”
卷簾心頭一熱,嘴上卻推辭著。
“嗨,咱倆既然都是注定要麵對劫難的兄弟,往後就應該互相扶持,卷簾你不收下,那就是不把我李玉書當自家兄弟看了!”李玉書故意板起臉,佯裝生氣。
“道兄!卷簾心裏有愧啊!”
卷簾聽了,臉上一陣發燒。人家對他掏心掏肺,自己卻還留著那份猜疑,實在不應該!
卷簾接過仙丹後不久,
“叮。”
“係統通知:任務完成,宿主已贏得卷簾好感,並成功預警西遊大劫的危機給對方。”
“任務獎勵:造化之氣一份。”李玉書一聽,心裏樂開了花,看這樣子,卷簾是真把他當自己人了。
不僅如此,通過與卷簾日複一日的相互砥礪,李玉書在修仙知識的盲區也被一點點照亮,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修為隱隱有了更上一層樓的趨勢。
而卷簾,在李玉書的點撥與幫助下,對於天地法則的理解和運用也愈發精進,兩人在各自的修行道路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這段日子,對他們而言,既是修煉的黃金時期,也是友情的醇厚發酵期。
在流沙河畔,不僅留下了他們刻苦修煉的身影,更有無數歡聲笑語,以及共同對抗困境時那份堅不可摧的默契與信任。
每當夜幕降臨,星辰點綴蒼穹,兩人或坐於河邊,或立於沙丘之上,討論著高深的道法,分享著對未來的憧憬。
這份超越了普通友誼的情感,讓他們的修行之旅不再孤單,彼此成為了對方在這漫長修仙路上最堅實的依靠。
就這樣,李玉書與卷簾在一次次的挑戰與磨礪中,不僅實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心靈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養。
他們深知,未來的路雖長且險,但隻要並肩同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
不同於李玉書,卷簾是個地道的人族修行者,那種熬過千百萬年歲月才修得正果的老江湖,打過的架比吃過的鹽還多,無論經驗還是臨場應變。
都不是李玉書這個靠著“封神係統”開掛的新手能比的,畢竟,有些東西,比如實戰經驗和心理素質,得自己實打實地練。
所以,在跟卷簾相處的這幾個月裏,李玉書就像塊海綿,拚命吸取對方的經驗精華,瘋狂自我升級,直到覺得從卷簾那裏榨不出什麽新油水了,這才罷休。
之後的日子裏,李玉書又跟卷簾詳細講了未來劫難中要注意的事,特別是取經人的身份,生怕卷簾知道那是鹿力大仙轉世後會有所顧慮。
好在卷簾拍胸脯保證沒問題,李玉書這才放心地再次前往福陵山,又順道拐去了天蓬的地盤。
福陵山這邊一切順利,卯二姐把地盤管得有模有樣,加上蛟道人那些大妖的協助,周圍的妖怪們都乖乖臣服於福陵山了。
反觀天蓬那邊,卻沒了動靜,這家夥因為李玉書的介入,沒能在雲棧洞和卯二姐喜結良緣。李玉書見不著他人,也沒太放在心上,反正大劫來臨大家總歸要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