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讀者都對丹妮在仙女城的大審判心有疑問。

 大致有以下幾點:三眼烏鴉曾經扭曲過維斯特洛人的意誌,為何不審判他?至少讓他公開認罪,還其他人公道。

 2.二丫明明犯了那麽大的罪,卻沒有死,不公平。

 3.二丫與布蘭都投靠丹妮了,丹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審判沒有了意義。

 總體上講,大家覺得大審判失去了公平公正性,像形式主義。

 我來解釋一下。

 首先,大家不要用我們現在社會的公平公正,去審理維斯特洛的案子。

 就比如,二丫加入靜默姐妹。

 很多讀者表示,這種製度太扯淡啦,死亡幾百萬人啊,二丫完全沒受到懲罰嘛!

 還有讀者說,守夜人製度就是貴族的避難港,犯了罪,披上黑衣就行了,對老百姓完全不公平。

 法律的公平性,並非指這條法律本身是否公平,而是對所有人,這條法律都公平發揮作用。

 犯了罪,男人披上黑衣,女性加入靜默姐妹,在我們這世界,當然不公平,但在維斯特洛,它是傳統。

 不是針對貴族,而是對所有人。

 長城守夜人中,反而貴族德行最好,因為他們多數是主動加入守夜人,立誌為七國服務的,品德都很高尚。也因此,書中才有明明守夜人吸收很多野人,瓊恩卻一直叫“守夜人不夠啊,必須去南方招募”的劇情。

 瓊恩需要的不是小兵,而是貴族指揮官!

 事實證明,守夜人中,貴族的節操遠比老百姓要高,堅持抵抗異鬼的是貴族騎士,逃跑的都是老百姓,貴族都願意為同伴犧牲,百姓出身的守夜人卻搞了權遊第一起違反賓客權利事件。

 這並非是說貴族的節操比老百姓要好,而是加入守夜人的老百姓,全是殺人、強健、搶劫的罪犯,而貴族,多數是品德高尚的真騎士。

 看明白了嗎?

 披上黑袍,抵消罪行的,絕大多數是老百姓。

 比如,被稱為“河灣三傑”賽諸葛的馬圖斯羅宛伯爵,他女兒被一個平民睡了,不管誰勾引誰,放在天朝,那男的死定了,可在維斯特洛,他去了長城,還大肆向小夥伴吹噓貴族小姐的身子多XXX

 在維斯特洛,披上黑衣,加入靜默姐妹已經是持續幾千年的傳統,對所有人都適用,自然包括艾莉亞。

 那麽,加入守夜人與靜默姐妹,算不算懲罰呢?

 當然算。

 守夜人那過得完全不是人的生活,就用最精銳的遊騎兵舉例,十個守夜人宣誓成為遊騎兵,活下來的不到一個,即便活下來,也全身生滿凍瘡,當真比死還慘。

 靜默姐妹也一樣,沒有自由,不能隨便說話,青春少女不能嫁人、不能戀愛,待在狹窄封閉的修道院——可以參考西方批判教會的那些名著。

 別的不說,瑪格麗與瑟曦的懺悔祈禱,大家都知道吧?

 那樣的日子多苦?

 可她們遠比靜默姐妹幸福。

 隻能說,二丫是超凡者,有成為半神的可能,這才讓她的懲罰看起來不像懲罰。

 2,審判公正嗎?

 不公正。

 這點我可以明確地說,丹妮的大審判並非在追求公平公正。

 為什麽?

 因為法官、陪審員、苦主、被告,全是貴族,這怎麽公平得起來?

 七國動亂,死了多少百姓?

 審判之時,除了丹妮,其他人完全沒想過老百姓的事。

 那麽丹妮為何不為老百姓伸冤?

 因為她名字叫聖母,卻是個假聖母。

 因為她是權遊的革命者,卻隻革奴隸製的命,沒高舉“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大旗。

 因為她是女王,是封建製的扛把子。

 她能做的,隻是盡自己的能力,讓百姓得到好處,要她站在百姓立場搞大改革,就有些困難了。

 舉個例子,假如,我文中這樣寫:丹妮用現代地球的公平法律,審判了現場每一個犯了罪的人,然後七國人民齊聲高呼“女王萬歲”“女王公正”,最後,大結局時,世界人民大團結,大幸福,你們信嗎?

 丹妮真那樣做了,首先老百姓都不會再支持她。

 那麽,大審判的真正意義在哪兒呢?

 其實,丹妮多次說過,她要通過大議會,大審判,重新豎立七國光榮的傳統與法律法規。

 注意了,她不是改革舊製度,而是恢複往日的“騎士的榮譽”,最多加上她個人的魔改,就像她在《七星聖經》與奴隸灣做的那樣,微調,而非大刀闊斧地改革。

 她不是改革家!

 她也改革不能,生產力放在那,她心裏想改造舊社會,讓英特納爾——————嗶嗶嗶

 她辦不到啊!

 最後,大審判是丹妮個人的盛宴嗎?她站在百萬死難者的屍骨上,成了大贏家?

 我隻說兩點:第一,真正的審判者不是丹妮,而是命運,文中布蘭多次提到過,所有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是的,命運的安排。

 命運是誰,這個問題最後再揭曉,反正它盡力公平公正了。

 命運對所有人進行了大審判。

 我們一直說維斯特洛是個爛糞坑,難道隻貴族的責任?

 百姓都是美好的、無辜的?

 石堂鎮發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例子,老百姓做出自己的選擇,然後15年後,石堂鎮十室九空,命運已經對他們做出了懲罰。

 維斯特洛就是個大號的石堂鎮。

 比如,學士。

 學士有罪嗎?

 罪大惡極。

 那麽學士代表那個階層呢?

 老百姓!

 沒錯,學士不代表貴族,他們是七國民意的代表。

 絕大多數學士、學士高層,全是老百姓出身,他們的選擇,也是老百姓的普遍意願。

 有讀者問,似乎沒怎麽懲罰過學城?應該殺光他們呀。

 就像穿越明末時期,你殺光東林黨又有什麽意義?

 東林黨是當時士大夫與中高層民眾的代表,根子不在某個黨派。

 維斯特洛發生的一切,都是報應。沒有誰絕對無辜。

 一切都有因果。

 最後一點,丹妮是大贏家嗎?

 是,也不是。

 等小說結束,大家可能會對她現在得到的一切都感覺理所當然。

 公平公正,有因有果,沒有誰占大便宜,都是有付出有回報,有罪有罰,包括丹妮。

 (抱歉,今天晚了些,因為花了半小時寫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