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萌伊點點頭,公司那邊提出的建議自然是要采納的。
更何況,周萌伊的確也喜歡山桃村這邊的生活和相處方式。
就在周萌伊這邊準備的時候,李毅也在準備。
村裏的田都潤了肥,所有的地都已經開墾完了。
就連大棚蔬菜種植所需要的材料,也都差不多全部弄好了。
各家各戶如今都有錢了,開展這項工作,自然就不會太擔心錢不夠的問題。
秋冬季節的農作物,還是極多的!
像油菜、青菜、菠菜、辣椒、毛豆、韭菜、青菜、卷心菜,這些都是秋季種植的。
而冬季可以種植的,則是小白菜、大白菜、馬鈴薯、豌豆、蘿卜這些。
其實,在考慮用大棚蔬菜之後,其實反季節的蔬菜,都是可以種植的。
每家每戶種植的時候,都是在村裏開了會的!
比如一組種什麽,二組種什麽,都是有講究的。
當然,這裏並不是說一組的所有人,都隻種植一種蔬菜。
而是以主要種植為主,外加其餘的蔬菜為輔。
這樣一來,不會造成大家種植一個蔬菜品種,導致其餘品種缺失而賣不出,出現不均衡的原因。
這件事,當初李毅和各組的人都有過商議,基本上都安排妥當了。
就像李毅他們所在的二組,主要就是種植大白菜!
如果說,一家有兩畝蔬菜大地,至少有一畝半都是種植大白菜,其餘的半畝才是種植自己想種的。
李毅和吳香蘭還有劉桂芬扛著鋤頭和工具前往後麵的菜園子。
外加橘子林下麵的兩畝地,這都給充當了大棚蔬菜的菜園子。
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搭建大棚,然後開始播種!
大棚的搭建,李毅還是請了不少專業人士來進行教導,大家差不多是都學會了,問題也不大。
用的材料,自然是聽了李毅的,選擇最好的!
“小毅,我和你劉嬸就種這邊,你去那邊種大蒜。”
吳香蘭喊道。
“好嘞!”
李毅點點頭,大蒜地不算大,隻有六壟。
最長的一壟大概隻有四五米的長度,最短的也就一米五不到,這是一塊小型的三角田。
李毅用鋤頭扒拉了一下土壤,這裏麵澆灌了農家肥,所以溫度還是在的。
種植大蒜這種活兒,李毅也是經常陪著吳香蘭幹,所以一個人就能上手。
大蒜可以稍微密集一點,按照這一壟大概一米五的寬度來算,這一排下來,至少都可以種植十粒!
當然,這裏的大蒜不是北方的那種,而是南方做菜經常用來放入菜中的小蒜。
大蒜瓣都被李毅分開成了一粒一粒的,而且都是特別大,特別飽滿的那種。
這種大蒜瓣種植下去,等到長出來的時候品相也會相對來說好看一些。
一粒大蒜瓣直接豎著插入土壤之中。
李毅在每一排種植的也不多,大概隻有十粒的樣子。
左手垮著竹蔞,右手直接將大蒜瓣按入土壤之中,這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
瞥了眼這六壟田,別看不大不多,但等他搞完,說不定吳香蘭和劉桂芬那兩畝大田都已經搞定了。
這種活兒很考驗腰力,你若是一直彎著,站起來都費勁。
可你若是彎一下直立一下,那你更受不了。
“汪汪——”
好在李毅身後還跟著一個跟屁蟲。
李毅走幾步,佳寶就跟著跑幾步,十分的乖巧。
等到他將所有的大蒜瓣都全部埋入土壤之中,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後了。
李毅齜牙咧嘴的坐下,也顧不得髒不髒了,一隻手錘著老腰一隻手拿著水壺猛灌。
他喝的是靈泉水,準確來說,現在李毅家都是用的這種水。
他打算等大棚蔬菜都落實之後,就去一趟後山,把泉水給換一換。
常年用這種水,對大家都有好處。
就是麻煩了一些!
李毅揉了揉佳寶的小腦袋,看著這條小胖狗,嘿嘿一笑,道:“走,咱們得繼續幹活了。”
拿起了竹扁擔,然後用竹子所做的扁平簍子開始裝之前的燒火土。
燒火土在大蒜上麵,隻需要均勻的撒上一層淺淺的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是可以進一步的帶來養分,二來也是為了保溫。
具體是啥原理,李毅不是很清楚,但他看到老媽還有村裏人都是這麽做的,當下也就這麽照做了。
用扁擔也是個技術活,一般人若是沒挑過,那是幹不來的。
扁擔的所有重量落在肩上,如果不會用力,那麽肩膀會巨疼,疼的你分分鍾想要丟掉扁擔和重物。
李毅第一次挑的時候,疼的那是齜牙咧嘴。
而且在挑的時候,還會下意識的彎腰,這其實是錯誤的用力方法。
李毅也是後來才慢慢領會的,還有的人挑扁擔不平衡,這是因為不會掌控左右兩端的重物。
當然,李毅現在勉強算會。
而且走的時候,兩邊的重物搖晃,這個時候,扁擔也跟著搖晃。
如果你不跟著同頻率的輕微晃動,那你肯定要挑不了多遠。
現在李毅很有節奏的輕輕上下搖晃,和扁擔、腰身還有兩邊的重物都在同頻震動上,所以並不吃力。
在大蒜表麵覆蓋了一層簡單的土壤,距離完工就隻剩下了最後一步!
再加最後一層保溫膜!
當然,這個保溫膜不是塑料膜,而是夏天的棉花殼!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棉花殼是什麽樣子,也許見都沒見過,但對於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卻是再尋常不過的物件。
棉花殼、棉花梗,這都是大用之物。
收了棉花之後,棉花梗可以用來做柴禾,這是農村裏麵重要的柴禾來源之一。
這種東西晾曬幹了之後,會特別的幹枯,極易燃燒。
每年,李毅家或者說農村裏,都會準備一小屋子用來過冬的時候燒。
而這種棉花殼有點像梅花瓣和蓮花的結合。
一般來說,棉花都是四瓣到五瓣的樣子,沒成熟的時候,就像是束縛起來的蓮花。
等到徹底的裂開,裏麵的棉花冒出來,雪白透亮的時候,就像是綻開的梅花。
摘下這些棉花之後,農村裏的人就會把這種棉花殼曬幹。
而現在,李毅要用的,也就是村裏比較流行的方法。
棉花殼很尖銳,容易刺手,但是卻又不會紮破手,這讓李毅他們這些農家長大的孩子,可謂是又愛又恨。
李毅是帶著手套來操作的,棉花殼輕若無物,被他均勻的灑在土壤上麵,鋪上厚厚的一層,這樣一來,大蒜的種植算是初步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