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些深坑水域,就是在這附近,但是要想過去,路途可不好走。

如果環繞山體過去,那這上麵的路徑,光是開車都要半個小時。

看似不遠,看似很近,但就是麻煩。

哪怕是從後山這邊的山腳方向,繞行過去,然後爬山過去,速度也不會很快。

李毅等人現在扛著工具,還是選擇了走水庫這邊最矮小的區域,然後選擇爬上去,再走大道。

如此一來的好處,其實也很明顯。

水庫的麵積很大,下遊的地勢,其實是偏低的,然後上遊是很陡峭的。

所以,每年隻有大降雨或者是蓄水期的時候,這上遊部分,才能全部都被覆蓋。

正常的時候,這邊都是大草坪,完全淹沒不。

李毅等人一路做標記,這樣也方便之後的挖掘。

在這水域附近,水草可謂十分的豐盛。

加上兩邊的山脈,形成山穀,蜿蜒向後方,會形成降雨。

所以,這邊的環境,更加的適宜住人。

當然,這邊的自然環境,那也是極好的。

“真累啊。”李毅忍不住喊道。

哪怕是以他的體質,都有點吃不消了。

這些路徑太難走了,關鍵陡峭的很。

要順著水流的方向上去,就到了之前村裏的泉水附近。

這邊也有支流,再往上就要爬山了。

然後順著山體的邊緣,攀爬巨大的岩石區域。

這裏以前是采石場,還有石灰廠,所以,還能夠看到很大很老舊的那種窯洞!

不過,現在早就已經荒廢了。

這個地方,李毅趙廣其實都不陌生。

他們以前在這附近,凡是能攀爬,能玩的地方,幾乎都已經玩過了。

不客氣的是,這裏幾乎都有他們所留下的足跡。

如今這些年過去了,這裏的變化很大。

周圍的雜草,比人都高。

好在他們的工具多,設備也齊全,倒也是沒有大礙。

高約十多米的斜梯型岩石坡,上麵散落著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石頭。

這些石料都是廢棄的。

聽很多人說,還有李毅最近了解的情況,這邊的岩石,當年是很有用處的。

因為以前的紙幣構造,還有特殊岩石的開采,都在這裏勘察了。

但是因為這裏的住戶比較的多,如果要征用的話,那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於是就停止了這個議案。

不然,大家還能做個拆遷戶啥的。

“大家都小心點。”趙廣在前麵領路,李毅等人緊隨其後。

“這裏的區域,以後也是可以利用的。”

“嗯,這邊的岩石不錯,可以開采一部分。”

“這後山附近的地域土壤,比下麵還要多。”

“村長,你們這邊居然還有好多的煤礦。”

有人說道。

“是嗎?”李毅還真不清楚。

“對,你們看這邊的土壤層,以前這裏就是森林,加上最近這邊一直都有火災,不斷的焚燒,然後柴火埋藏,長年累月下來,都積攢了不少,俺們那個時候年輕的時候,就在後山挖到過好多。”

李毅等人都聽著,是真沒想到,這裏的自然資源,竟然還是如此的豐盛。

李毅以前並不是很關心,主要是這後山真的很少去。

一行人終於是爬了上去。

山丘邊,靠近左邊的大山邊上,到處都是翠綠紅豔的映山紅。

滿山都是浪漫和瑰麗,各種紅的白的藍的的不知名的花朵,也都是爭相開放。

這是李毅最喜歡山林的原因之一,很多你根本叫不出來的花朵,盛開出別樣的美景。

特別是春天的時候,有一種叫做春天的樹,這是李毅他們所光顧的對象。

嫩芽采摘下來洗幹淨之後,然後可以和雞蛋搭配著炒了吃,說不出的美味。

這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來說,都是吃過的。

隻是啊,采摘的時候,有點麻煩。

因為這種樹枝不算是很粗大,需要小心。

“這些春天可以多采摘一點。”趙廣說道,反正現在多的就是這些。

隻要不將樹枝丫子折斷,那麽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隨手采摘之後,放入了後麵的背簍之中。

這是一條石子道,也是以前常年累月形成的,一旁就是山壁,一邊就是剛才的水庫上遊。

兩旁花團錦簇,還能看到,遍地的野菊都已經盛開。

這種花朵的生命力,顯得極為的頑強,隻要是有種子播撒的地方,幾乎都能開出來。

這種野**的香味,那是遠遠的超過了一般的花朵。

再說,這種野**不算是純正的品種,所以花朵反而都很小,大概也就大拇指大。

然後就是那些一個個已經開始從土壤中鑽出來的蒲公英,有的還沒盛開的,有的則是已經開放。

隻要輕輕的摘下一吹,漫天都能飛舞。

李毅等人向北繼續前進,其實都在繞著山體而行,這裏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一部分村子的全貌。

然後再又向東折行一段距離之後,就可以看到,在兩邊的路邊,有無比巨大的紅色土壤的深坑。

李毅這邊的村子,除了岩石比較的獨特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土壤。

這裏的土壤,不是大家所看到的那種黃色土壤,而是紅色。

所以在這附近,還是有很多廢棄的磚廠。

這邊的磚石在製造出來之後,都特別的好看。

這些深坑,就是當初挖泥造磚之後,挖到了地下水,於是形成了大坑。

這裏,非常多的這種地下水眼。

一般這種深坑非常之大,又非常之深,被遺棄之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無人管理的大水坑。

像這種大水坑,在山桃村附近太多了。

後山往後,肯定是還有路的,據說能夠連通更遠的村落,但是李毅沒去過。

這附近的大坑很多。

上麵還有屋舍,不過都已經破舊不堪了。

在這裏,還有很多已經破舊的設備,這些設備都是當年用來處理各種廢棄塑料的。

像輪胎啊、皮球啊,鞋子這種,什麽都是在這裏處理的。

長長的傳送帶,早就破敗生鏽了。

附近的場地極大,但是都被腐朽的差不多了。

一股淡淡的怪味飄散,這都是當年遺棄的。

李毅看到這裏的時候,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默默的將這些東西記下之後,然後通知村裏的人。

之前自己沒有在這裏來,也沒看到,很多東西都塵封在曆史的記憶中,自然也就不會多想。

但現在既然看到了,那還是要盡可能的處理一下。

而且,這邊的深坑,也是極為不錯的環境。

加上這裏地方極大,又是靠近山林,完全是一個合適的養殖基地。

如果這邊可以多加利用,那未必又不是一條生財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