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楚氏在大漢曆史長河之中的作用,了解這個龐大商賈之家的先前都是蓋棺定論,說楚氏便是大漢的蛀蟲,不斷地蠶食大漢的錢財。

 當然這個說法很快就被真正明事理之人給駁斥了,後來終究是有史學家為楚氏發聲,楚氏近千年風風雨雨何曾霍亂過家國,先秦出現的商人,時常因為買賣問題而殃及池魚,導致地域的不穩。

 而大漢自從有了楚氏的商行,這千百年的商業一直都在走向前所未有的繁榮,而且楚氏為大漢於西域諸國貿易做出的貢獻,哪可能是尋常史料可以記載的。

 總之後來的風評一直都認為楚氏是對於大漢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的,甚至取代了戶部在與某些方麵的職能,總之對於大漢益處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真的到了大漢即將分崩離析的時候,楚氏也麵臨了難題,家主自然是想要明哲保身,因為他承受不起將整個家族推向深淵的後果。

 楚氏曆代家族就算沒有經天緯地之材,也必然是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存家族長久的精選出的人才,因此他骨子裏刻的便是保守二字。

 而楚東南卻在那時站起來,義正言辭的反對了自己的父親。

 “俠之大者,憂國憂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廟堂之高,這時不能退,這一退更是萬劫不複。”楚東南的內心十分清晰,他知道如果不退,可能家族會遭到戰亂的致命打擊,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但是當他們失去了百姓的根基,這與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一致,上至家國,下至個人,一但失去了支撐的根基,哪管他究竟有多麽強大,分崩離析那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楚東南說出的字字句句都在關鍵之處,而且在他的那種真正正義的氣魄之下,楚氏內部一致通過了,傾全族之力,馳援整個大漢。

 因此不知耗費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在朝廷最為困難的時刻,楚家的雪中送炭,基本上算是挽救了王朝的末路。

 這場無硝煙的危難,自內部而生,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發生那些恐怖的內戰,人們這時才知道,洛陽有楚氏,而楚氏有一楚東南。

 後世稱這段曆史為楚氏救國,而楚東南作為這其中最為靈魂的人物,後世與他的姓名做出解釋: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斷,天傾西北,楚立東南。

 然而這隻是解決了一個帝國的內亂,匈奴何時不曾覬覦著大漢的北疆,楚東南合縱之術造詣極深,代替了天子不知做了多少的努力,將整個大漢的藩國之地聯合在了一起。

 楚東南自始至終都沒有從朝廷那處得到一官半職,但是他確實那段時日裏,最為耀眼的一個人。

 藩王領屬之地的兵將從來無法與大漢真正的精兵相提並論,但是當真正將那些次等的兵將聚集在一起,一位在戰場上呼風喚雨的羽扇就此為楚氏在曆史上的地位再次濃重的抹上了一筆。

 羽扇綸巾,便是楚東南最後死去前的打扮。

 他在城牆之上屹立不倒,卻難掩眼中的不甘。

 他帶領大漢孱弱的軍隊不知打勝了多少幾乎不可能的勝仗,依著長城而立,他就曾是大漢的保護神。

 但是那時虛弱的大漢,沒有良將,沒有精馬,國庫空虛,真的到了極限,但是依著那個前輩無數心血鑄成的鐵血長城,漢軍在楚東南的帶領下,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但是,最為可惜的便是,那楚東南的死去,沒人知道楚東南到底如何死去,匈奴破關之時,說是將楚東南的屍骨收斂,他們稱作英靈不朽,也是如此的佩服此人。

 但是這就是大漢那段黑暗的曆史的最無解的一段曆史,楚東南的離奇死亡,漢軍如同決堤的大壩,再也攔不住如狼似虎的匈奴鐵騎,那是大漢唯一一次被人踏破了長城雄關。

 有真正經曆了那個年代的人大都懷疑是匈奴出動了高手,直接刺殺了楚東南,匈奴在戰時,他們的江湖力量也會不遺餘力的被招徠,幫助軍隊完成一些難以完成的任務。

 但是誰也沒有可靠的證據,一代堪比日月耀眼的為大漢鞠躬盡瘁的真正無冕的聖人,就那樣隕落。

 然而或許天不亡大漢,便有了那武當百人劍陣,有了武當仙人下山,將那匈奴鐵騎擋在了黃河以北,成為了大漢江湖史最為人稱道的一幕。

 就在沒人意識到的時刻,失去了楚氏之龍的大漢,就像是遺忘了楚氏做的一切,轉去開始稱讚那武當的仙人。

 而楚氏默默經曆的那血雨腥風,卻在悄然之中殘忍的上演。

 楚鹿潭是那段堪稱清洗一般的慘事中唯一的幸存者,因為他當時被自己大哥如同未謀先知一般安置在了他處。

 “鹿潭,等我三月,三月為至,不許出來。”這是大哥對他說的最後一段話,他看到了大哥眼中的關心,還有那份焦灼。

 三月過去,一切都沒了,大漢如同換了朝代,人們畏畏縮縮的縮在武當仙人背後,藩王不遺餘力的助陣前線,一切都是那麽焦灼。

 但是楚氏亡了,在人們不注意的角落,成了一灘血肉。

 他見到一個老人,老人眼中帶著歉意,說要保他一世,保他楚氏再興。

 楚鹿潭不理,他隻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做。

 他要人們真的記住他楚氏,他不想要楚氏成為一抹煙雲,消失在滾滾而逝的黃河水中,成了最奢侈的陪葬品。

 所以他沒有時間失落,他沒有時間去痛苦,他就這樣咬著血淚,直接登上了最高的殿堂。

 當著所有人的麵,將那相位拿到手,那位保他不死,他便行事無所顧忌。

 天子在他的氣場之下,竟然就此將那左相之位賜予了他。

 這便是楚鹿潭如何在大漢危難之際,以一人之力,將整個大漢再次打造成一個澎湃的帝國,當後來趙王馳騁疆場,也就是大漢天子之像又顯,楚鹿潭便消失,像是沒有來過,任他人去尋找。

 人們記住了救時丞相,而當後世真正考究起來,才看到了這段楚氏最為耀眼的光芒,這是一個家族所散發出的最讓人震撼的光芒。

 楚氏雙子,遊龍棲鳳,得一可安天下,其二則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