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形容戰爭的詞匯很多。

 殘酷、壯麗、悲壯、宏大、血腥……不少文人也感性地將戰場描繪成畫卷、詩篇、音樂等等最能刺激人們感官的東西。

 投身軍旅的不乏知識分子和藝術家,要不然也不會有“戰爭文學”這個類別。隻是從古至今,文人們總是哀歎自己的能力不足,乃至無法還原真實的戰場哪怕千分之一。

 不管時代和技術如何進步,真實的戰場麵前,智慧、文學、思想之類的東西,永遠都顯得蒼白無力。就連擁有這些的血肉之軀亦是如此。

 9mm衝鋒槍撕裂金屬般的輕歎調,7.92mm突擊步槍清脆的詠唱,7.92mm通用機槍撕裂布帛般的清唱,12.7mm大口徑機槍密集的鼓點,手榴彈的爆炸猶如高音鐃鈸,霰彈槍、鐵拳和迫擊炮彈的混聲合唱接踵而來。中彈者的哀嚎呻吟,垂死者的懺悔與詛咒,呼叫醫療兵和支援的嘶吼——穿插於其中。

 這就是戰場的演奏會,依據不同的喜好,有人將其當做交響樂,有人認為那是爵士樂,視其為輕音樂者也有之。但不管那是什麽,每一個音符都是以演奏者的生命為代價這一點,絕不會改變。

 “佩特羅!帶上兩個人,讓那挺機槍閉嘴!”

 “阿爾馮思!手榴彈!!”

 “別停下來!要是氣勢上被壓住了,就沒法打了!!”

 “機關炮在幹什麽?!鑽沙子偷懶嗎?!!”

 不同的語言相互交錯,一邊的通訊線路尚待修複,另一邊的無線電隻配置到突擊隊小隊長一級,加上電磁脈衝的波浪尚未平息,交戰雙方的通訊基本上就靠通訊兵和哨子了。不過總體上來說,防衛軍還是有些優勢的。守軍兵力充足,且有完備的掩體保護,對戰場也十分熟悉,最重要的是他們接受過係統的反滲透訓練,知道該怎麽處理這種突發狀況。

 如果是查理曼常規步兵單位闖進來,哪怕兵力比守軍多上一倍,恐怕用不了幾分鍾守軍就進入打掃戰場、掃**殘敵階段了。但這一次對手明顯不是普通部隊,光那一水自動武器就不是查理曼那票花崗岩腦袋能搞出來的。在雙方火力對等的近距離亂戰裏,能夠仰仗的就隻有個人技術和運氣了。

 “見鬼,那些雜種槍法很準!不要輕易露頭!”

 洛朗.勒格朗中尉剛縮回頭,一梭子7.92mm步槍彈在塹壕拐角牆壁上激起點點塵土,前海軍陸戰隊中尉快速給自己的衝鋒槍換上一個100發彈鼓,朝前麵拐角回敬去一梭子9mm手槍彈。很快,對麵再度奉送兩枚手榴彈作為回禮。

 902遊騎兵營的裝備皆來自繳獲,勒格朗中尉手裏的衝鋒槍即是在“長刀之夜”裏從“追獵者”裏發現的早期型衝鋒槍,也就是79式微型衝鋒槍的魔改版。安裝了100發彈鼓,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可謂潑彈如雨。但要命的是早期型號連79式衝鋒槍理論射速過高的毛病也一道抄了過去,每分鍾1000發的高射速造成容易卡殼、卡彈、拉機柄易斷裂、連發精度差等問題,直到後期型號安裝減速器之後才有所好轉。伊謝爾倫炮台的守備部隊幹脆直接淘汰了這款優點和缺點一樣突出的衝鋒槍,換裝了仿製MP5的新型衝鋒槍,根據他們的使用反饋進行進一步改良後將逐步替換掉那些仿製79式。

 俗話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砸。戰場上一交手,兩種衝鋒槍的優缺點立即展現了出來。79式固然射速快,100發彈鼓也足以確保火力持續性,但單發精度高、連**度不高和重量大的缺陷也使其事實上更適合配發給協同坦克作戰的機械化步兵充當卡賓槍,相較之下,采用半剛性滾柱閉鎖機構的MP5在高射速狀態下也能保證精度,使用的30發彈匣乍一看有火力不足的嫌疑,但在小組突擊和步兵分隊戰術裏,30發彈匣已經夠用。畢竟不論是塹壕戰還是攻堅戰,最初打照麵時,誰能先開槍才比較重要,往往最初十幾發子彈就會決定生死。況且新型衝鋒槍必要時也能安裝大容量彈鼓,火力方麵並不弱。

 在這種近距離的短兵相接中,衝鋒槍和霰彈槍是最好用的,其次是冷兵器。精靈擅長的遠距離準確射擊在這裏無法發揮,這就給了902遊騎兵營的原海軍陸戰隊隊員們充足的機會。和另一個世界裏的蘇聯紅海軍步兵、有“藍色黨衛軍”之稱的德國海軍步兵師一樣,查理曼王家海軍似乎也有著天然的陸戰加成屬性。一係列海戰失敗後,查理曼王家海軍大量抽調幸存的艦艇人員上岸作戰,組成了“海軍步兵師”這種獨門編製,而為了應對攻略伊謝爾倫炮台的特殊需求,902遊騎兵營的主力正是自海軍步兵師裏抽調的。

 海軍陸戰隊原本的作戰環境就是艦艇內狹小的空間,或是突入敵艦,或是鎮壓水兵叛亂,全都是這類狹小空間內短兵相接的戰鬥。配備了繳獲來的先進武器,進行了一係列模擬戰之後,這票身上滿是港口和戰艦艦徽紋身的水手更是信心滿滿,準備給蹲在塹壕裏的尖耳朵陸軍馬鹿(海軍的本能反應……)一個驚喜。誰曾想真正進入戰鬥後,守軍迅速從混亂中恢複過來,不但與902遊騎兵營戰得平分秋色,還大有一點點重新掌控戰鬥節奏的架勢。

 前王家水兵們並不知道,為了提高工事駐軍的工作效率以及應對工事內突發的混戰,炮台守備部隊大多曾被送去海軍學習船員們的值勤方式,大部分官兵還曾經在海上待過一陣子,結果回到駐地後這票喝過海水的陸軍官兵照搬了海軍的管理和船上作戰條令,把一個個要塞管理得與軍艦相仿。軍方內部私底下還給了伊謝爾倫炮台守備部隊一個“陸軍海戰隊”的諢號。

 因為受到的訓練都差不多,武器也是同一邊的,上了岸的海軍章魚和喝過海水的陸軍馬鹿自然打得難分難解,私下還暗自感歎:不愧是駐守(突入)炮台的部隊,果然是精銳,這戰鬥力杠杠的。(902遊騎兵:死國矣;炮台守備部隊:塔諾西……;902:八嘎……)

 戰局一時間似乎僵住了,但交戰雙方都很清楚,這隻是暫時的現象,守軍的預備隊很快就會壓上來,902遊騎兵營會被碾壓到連灰都不剩。在此期間,“雷神之錘”恢複正常,讓戰爭以亞爾夫海姆勝利的形式落幕。

 炮台守備部隊對自己的勝利篤信不疑問,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堅信這個真理。

 以常規而論,此乃毫無疑問的正論。

 但戰場本身就不是什麽正常的所在,在這個將理性、瘋狂攪拌在一起亂燉的鍋子裏,必然和偶然的影響都被放大到了極致。一個微不足道的突發事件,一個計算之外的奇思妙想都會給戰局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蜘蛛所率領的滲透小組正是顛覆戰場的核心。

 感謝大家的支持,作者會繼續努力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