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贖罪日戰爭之後,要塞、防線之類的永備工事一度被宣判死刑,海灣戰爭中“薩達姆防線”的拙劣表現更是篤定了人們“在空中力量和技術兵器得到空前發展之後,永備工事已經沒有存在必要”的判斷。少數苟延殘喘下來的工事也改頭換麵,諸如夏延山區地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各國冷戰時期修建地下抗核打擊掩體,隱蔽在海島、峽灣陰影裏的潛艇洞窟,都可被視為要塞在新時代的概念延伸。到了宇宙時代,更是將資源枯竭的采掘小行星改建成可駐泊艦隊的要塞基地,成為星辰大海中駐守偉大航路上震懾來往各方的不沉戰艦。
隻要戰爭之火依然在世界某處燃燒,攻和防的矛盾螺旋就會不斷延展,修建要塞和攻克要塞的技戰術便會不斷更新,永無止盡。
對構築要塞和攻克要塞都頗有心得的查理曼,現如今正麵對亞爾夫海姆軍事工程的最高傑作——齊格菲防線。因為雙方在武器裝備和作戰思想上的巨大差異,攻略這條防線的過程注定血腥而痛苦。
對此,陸軍總參謀長沃邦元帥閣下早有覺悟。
偉大的“工兵之父”不僅參與了一係列要塞工事的設計和構築,還親自參與並指導了不少要塞攻略。著名的裏加攻防戰中,沃邦元帥指揮工兵進行土工作業,在裏加城下修築出一係列平行於要塞的塹壕和伸向要塞的蛇形交通壕,一度幾乎攻克要塞。要不是戰爭早早結束,一個“裏加征服者”的稱號是絕逃不掉的。
集理論和實際經驗於一身的元帥滿懷信心趕到前線,打算再接再厲用“齊格菲防線征服者”的稱號填補自己的遺憾,元帥大人意氣風發地往觀察哨一站,舉起望遠鏡朝對麵的防線一看,當場就麻爪了。
這不是要塞,這是一個用鐵絲網、地雷、壕溝、探照燈、裝甲炮台、鐵路巨炮、築壘地域構建起來的死亡地獄,一切機動作戰和進攻至上主義者的夢魘。
曆經十數年,耗費百萬人次勞工和數十億金馬克國帑建成的齊格菲防線是以如下麵目呈現在人們麵前的:
一條緊密綿長的防線以及防線外沿部署的步兵、炮兵、空中單位守護著亞爾夫海姆西側邊境,從距離梅斯大約50公裏的小鎮朗吉永開始,一路延伸到萊茵河,然後順著萊茵河而下,最終到達查理曼、亞爾夫海姆、塞雷斯三方交界處。一係列永備工事根據各種要求被分為三級核心區域。梅斯和勞特爾為最高等級的“要塞地區”,上阿讓托拉通,繼前段時間聲名大噪的貝爾福地區排其後,第三集地區為提供防禦工事使用的通信係統、為各個要塞炮台分配電力的發電,供電係統以及一個包含了軍用公路和鐵路線、內河水道及空中運輸的補給係統。以上述三級區域為核心,輻射綿延數十甚至上百公裏的工事群。
這是一個技術奇跡,一個相當精密的綜合防禦工事,深入地下、互相支援的鋼筋混凝土堡壘,可以抵禦最重型的火炮。防禦毒氣進攻,能自持一個月或更久。在裝甲堡壘和鋼筋混凝土的保護下,通用機槍、速射榴彈發射器、迫擊炮、野戰炮、火箭炮、榴彈炮、高射炮乃至戰列艦艦炮一應俱全。其中有早就看膩了的。比如81㎜迫擊炮、88㎜高射炮、107㎜火箭炮;還有看上去挺新鮮的,比如40㎜榴彈發射器;更有看上去挺嚇人的,比如幾個安放在山頭上俯瞰開闊地和交通要道的雙聯裝280㎜炮塔——來自德弗林格級裝甲艦的“剩餘物資”。麵對這種武裝到牙齒的龐然大物,任何一名職業軍人都隻會體認到深深的絕望和無力感,隨即馬上要求指揮部把所有重火力和預備隊都送到前線來——根據迄今為止的常識和經驗,隻有用無窮無盡的炮彈之雨和人海去衝擊,才有那麽一絲希望,在這道銅牆鐵壁上撕開一道小小的口子。
不過這種常識在齊格菲防線麵前也是無法發揮作用的,除了各種工事堅固的叫人絕望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掌握著製空權和先進火炮的防衛軍從來不給查理曼重型武器和步兵表現的機會。往往查理曼軍隊剛進入集結地域,來自戰線對麵各種口徑的問候就把他們趕下了舞台。麵對這種“不公平”、“膽小怯懦”、“卑鄙下流”的攻擊,查理曼軍人們憤怒之餘隻好暗自神傷,念叨著“不是我們太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大”來安慰自己。
如果是單單一座要塞城堡,實在攻克不了的話,將其包圍孤立起來,繞開便是。接下來便是比拚雙方耐力、毅力的持久戰。過去甚至有圍城戰前後打上十幾年,守衛者喝汙水、吃屍體也絕不投降的戰例。隻要耐得住性子,消耗得起資源,等得到援軍,最終總會以某一方無法繼續承受消耗宣告失敗告終。
但齊格菲防線綿延數百公裏,根本無路可繞不說,其基建物流的完備程度更是貧窮的查理曼所不敢想象的。戰線這一頭的查理曼大兵天天拿肉幹、餅幹銼牙齒的時候,齊格菲防線裏的防衛軍天天大魚大肉不說,每天晚餐後還有一杯白蘭地;查理曼士兵每天和傷病、寄生蟲,老鼠、塹壕腳、冰冷潮濕的散兵坑為伴,齊格菲防線裏的守軍卻在享受彈簧床和溫暖的被窩;查理曼野戰醫院每天都有傷患因為缺少急需的藥物死亡,齊格菲防線裏的醫生在發愁大批存儲藥物臨近保質期……一言以蔽之,查理曼軍隊正在以一種近乎異常的速度消耗著自己的資源,無數物資和人員不是被堵在某個兵站裏,就是被永無休止般的空襲消滅。身處這種異常的消耗速度化為日常的戰場之上,不禁讓一線官兵們懷疑自己是否在和魔鬼作戰。照這種“圍城戰”圍下去的話,不用打,查理曼的士氣會先垮掉。
如何攻克齊格菲防線?這已經成了折磨整個查理曼的難題,兵工廠裏的工人都在抱怨“怎麽還沒敲開那個烏龜殼?”。王家陸軍總參謀部負責攻略齊格菲防線的課室自開戰之日起。每晚都是燈火通明,幾個作戰參謀更是年紀輕輕,尚未脫單先開始脫發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參謀們頭發稀疏,幾乎見頂時。一道靈光乍現,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妙著浮現,那就是……
“用要塞攻擊要塞!”
沃邦元帥的拳頭重重砸在地圖上,布滿血絲的雙眼掃過一張張凜然的麵孔,陸軍總參謀長以不容置疑的強硬口吻說道:
“要想突破齊格菲防線,就隻能把‘神鷹之城’移動到前線充當前進據點,徹底解決製空權的問題。為最後的、真正的作戰提供掩護。”
“真正的作戰?”
插話的是陸軍大臣,現場為數不多有資格打斷陸軍總參謀長的人之一。
“芝麻開門……也就是坑道爆破。”
咽下被打斷發言的不快,沃邦頗為自得地說出了他極為中意的作戰代號。正如預料中的那般,會議室裏盡是倒吸冷氣的聲響。
作為一種幾乎和要塞工事同樣悠久的戰術,在沒有大炮的時代,坑道戰術即是破壞城牆的重要手段之一。當戰場的形態進入塹壕戰之後,坑道爆破成為交戰各方突破複雜塹壕的屢試不爽之手段。各方的坑道工兵都把地道挖掘到對方的塹壕底下,然後埋放炸藥實施爆破。在卡斯蒂利亞,不少塹壕即是被坑道爆破摧毀的。巨大的爆炸往往會炸死和掩埋守衛塹壕的士兵,並留下一個巨型彈坑,落下的塵土和物件會在彈坑周圍形成高出地麵約1~2公尺的土堆,早已準備好的部隊會迅速占領彈坑,利用這些土堆充當胸牆和掩體,從而將彈坑變成突入敵軍防線的橋頭堡。
“敵軍掌握著製空權,我們的一舉一動都難逃他們的監視。但如果把‘神鷹之城’移動到戰線上,敵空中戰力便無法繼續為所欲為。他們會發現自己成了被監視、被打擊的對象。就算他們把引以為傲的空中艦隊拉出來,加上地麵防空火力也不可能撼動王國最強空中要塞分毫。‘神鷹之城’卻可以從容地飛到敵要塞重炮和火力點上空,以最新加裝的威力巨大之910mm攻城臼炮將其擊破——在垂直落下的重型炮彈麵前,就算是實心鐵王八也隻有被砸爛的份。失去製空權和火力壓製,敵軍再也不能阻止我軍集結兵力。當敵軍以為我軍集結部隊是為了發動大規模正麵強攻,調集預備隊進入塹壕時。一次史無前例、空前絕後的巨大爆炸將把尖耳朵異端們送到他們的祖先那裏。我軍便可趁機突破,**,直至攻破叛匪的老巢。”
陸軍總參謀長激動的滿臉通紅,仿佛已經站在亞爾夫海姆投降儀式的現場。說到精彩處時,更是眉色飛舞,唾星四濺。坐在對麵的陸軍大臣不得不用手掩住杯口,防止唾沫濺入咖啡裏。眾多將軍和參謀們紛紛露出豁然開朗的表情。
感謝諸位書友大力支持,月票還是零蛋有點難看啊。雖然知道勉強不得,還是希望各位書友能支援一下。作者還在繼續努力,再次感謝諸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