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小的少女每揮動一次“兜角”,總有人和馬被打飛到空中,想要靠近她的一切物體,無論刀劍還是子彈,全部無一例外的被折斷、擊落。

 敵我雙方都被這過於現實的景象弄得目瞪口呆,車廂內外上前雙眼睛死死盯著兜蟲,仿佛要將那個身影烙印在意識深處。

 對極少數人來說,這並不意外,像同樣以蟲為名的殺手們,就非常淡定的邊用餐邊閑聊。

 “哎呀~每次都搞這麽誇張啊。”

 蠍切割著牛排,每一刀都非常小心,血水肉汁從肉裏滲出來的色彩令她的笑容變得更加妖豔。

 “真狡猾,人家也想戰個痛快啊。”

 彈出、收攏手甲裏的鋼刺,巨針蟻一臉的不甘心。

 “我們的武器不是對集團戰用的啦,上去了也不能達成理想的戰術效果。所以候乖乖吃飯就好了。”

 花螳螂將擦過嘴的餐巾疊起來放在餐盤上,動作端莊,然後他用淑女般的聲音說到:

 “這種場合就讓她去盡情發揮好了,畢竟這是最適合力氣大的她的工作嘛。”

 作為少女殺手原型的兜蟲,其力量究竟究竟為何種程度呢?

 直白的說,兜蟲就是肌肉和液壓機械的集合體,甲殼下滿滿的都是肌肉和液壓管線。

 它們能拉動自身體重20倍的物體,相當於體重50公斤的人類拉著一台製動鎖死的奧迪a4。將這股力量作用於頭部的長角,利用杠杆原理,以強韌的前肢為支點,可輕易將麵前的敵人掀飛。將其量化為數字,約為1㎏,相當於其自身重量的100倍。盡管這個數據和螞蟻能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還能夠拖運超過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存在差距,但兩種力量合二為一時,兜蟲之力。謂之無雙。

 “僅僅憑借腕力高速揮舞武器,用無盡的攻擊填滿整個空間,無論敵友,將武器觸及範圍內的家夥全部殺光。這就是‘兜薙’——兜蟲對集團作戰時專用的絕招。”

 丟掉餐巾,蠍用不屑的評論到:

 “還是老樣子,粗魯、野蠻、沒品味的招式呢。”

 以蠍的角度,做如此評論乃是極其自然的,但那些騎兵可沒有閑情逸致去評論別人的招式,他們的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離那個恐怖的、不像人類的怪物越遠越好。

 “誰是怪物啊?!人家可是還沒出閣的17歲少女啊!!!”

 伴隨著怒吼,兩名騎手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成為遙遠天空的閃亮一點。

 “是17歲又28天……希望她不會創立‘永遠的17歲’之類詭異的宗教。”

 花螳螂嘟囔了幾句,留下一句“我先告退了”便起身離開了餐車。對他的行為,蠍和巨針蟻既不詢問也沒有幹涉。她們原本就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一旦進入實戰狀態,各自的招數和行動模式多數情況下會相互妨礙,所以互不幹涉就成了保持團隊的基本。

 她們隻是靜靜的等待。如同蟄伏在巢穴裏,等待獵物上門的蟲一樣屏氣凝神。

 車廂外的戰況完全是一邊倒,在兜蟲的勇猛突擊和步兵排槍齊射麵前,騎兵衝鋒已經成了“送人頭”的代名詞,在戰損超過200後,最後的一點信心和勇氣也離他們遠去了。

 樹林裏本該出來支援的同伴並未出現,比之前威力小上不少。但更加密集、次數也更多的爆炸接連響起——很顯然,又一支擁有強大炮兵火力的敵方援軍正在攻擊樹林,隱藏在哪裏的同伴已經無力顧及這邊了。

 他們本來就是脫離軍隊的散兵遊勇,隻是為了生存和“某個目的”集結到一起,通過打劫過往列車苟延殘喘的喪家之犬。一直以來,隻要列車陷入進退不得的窘況。便會放棄抵抗,任由他們予取予求。他們從未遇到過如此激烈的反撲,也從未遇見這種常識之外的對手。

 逃兵們剛調轉方向,致命的子彈已經追了上來,6磅小炮也加入齊射的行列。更恐怖的是,那個披著女人皮的怪物也攆上來了。

 “誰是怪物啊!!!人家是17歲的淑女!!!!”

 兜蟲咬牙切齒的舉起兜角,在她剛剛揮落武器時,一個芝麻粒大小的光點在視野內急速放大,想要調整姿勢閃避或反擊都已經來不及了。

 “……!!”

 在幾近距離上,幾條如同鋼琴線般的纖細光芒在兜蟲四周綻放,相同數目的火球一分為二,爆炸開來。

 “小心點行不行,我上星期剛做的頭發差點被點著了啦!”

 拍掉身上的火星,兜蟲轉頭朝身後抱怨。

 “怎麽這樣……”

 三層褶邊連衣裙包裹的單薄身體顫抖起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花螳螂就像一個真正的女孩子一樣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如果沒有從衣袖裏伸出來的、和螳螂前肢一模一樣的折疊勾爪的話,估計敵我雙方都會同情這個“女孩子”,並且譴責兜蟲的無禮。

 “人家可是——”

 勾爪如同波紋一樣彎曲,銀色的光線再次綻放。

 “擔心你才過來的!”

 說話間,18枚描繪出不同彈道,自前後左右包抄過來的火球和風刃,無一遺漏,全部被一刀兩斷。

 很少有人知道,螳螂的眷屬是諸多昆蟲中,唯一具有3d立體視覺的昆蟲。

 由數千隻小眼組成的複眼,能將獵物的動作以電影膠片般的連續慢動作模式在腦內播放,通過比對送入腦部的信號快慢,螳螂能輕易掌握目標的速度、角度、高度,在目標進入攻擊範圍的百分之五秒內,一擊即中。其效能,甚至淩駕於電腦控製的對空速射炮之上。

 基於同樣的原理,花螳螂進入戰鬥狀態時會自動展開光感應術式,以自身為中心,半徑10公尺內的任何攻擊都會被自動讀取,依照威脅程度的高低,靈活使用附帶“障壁”術式的“螳螂爪”進行反擊。

 “是是是。多虧你了。待會兒會給你買布丁派&紅莓味的棒棒糖慰勞的,現在——”

 將兜角橫在身前,兜蟲豪邁的說到:

 “先完成驅逐害蟲的工作吧。”

 ########

 吹散浮在上麵的花草,輕輕啜飲一口茶水。姬艾爾浮現出符合身份的端莊微笑。

 茶幾上的水晶釋放出五彩斑斕的光線,在空氣中勾勒出外麵的戰況。

 投影術式“再現幻象”——由教會獨自開發、保有的影像傳輸術式,利用兩枚配對的天晶,將一枚設定為“記錄端”,另一枚設定為“放鬆端”,通過術式回路中的瑪那共振,即可實現映像投送。唯一的問題是,隨著距離的拉長,圖像、聲音的清晰度會不斷下降,最遠距離隻能達到100公尺。這之上就無法進行傳輸了。

 現在兩枚天晶雖說隻隔著一層車皮,但裝甲板所產生的妨礙效果等同於50公尺的間距,在這等嚴重幹擾下,天晶依然能釋放出高度還原的景象,讓人不得不對施術者的能力報以讚歎。

 然而——

 看著敵軍被接連打飛的景象。聖女殿下的眉毛微微一皺。

 何等的怪力,何等強大的反應能力。

 不仰賴魔法的力量進行強化,單純隻是依靠自身肉體力量,完成了正常人類絕不可能做到之事。以財團培養的保鏢來說,算是非常不錯了。

 真.的.隻.是.這.樣.嗎?

 通過狄安娜和財團幾次交鋒,教會已經了解到財團在奇美拉和人體改造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並且將成果投入到實戰之中進行檢驗。從結果和眼前的來看。這些生物兵器的戰鬥力相當強大,如果附加魔法進一步強化的話,他們的實力恐怕會更加強大。

 但是,他們沒有這麽做,而且幾乎所有v.e製造的兵器,似乎都在有意無意的回避魔法的過度使用。

 為什麽?

 的確。魔法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可以讓剛開始學習魔法術式的兒童有機會擊垮人高馬大的成年男子。但能感應瑪那之人本身就是非常稀缺的資源,能駕馭組成術式回路的就更少。盡管財團一直有喜好“奇技**巧”的嗜好,考慮到財團一貫喜歡廉價量產的風格,他們確實不會喜歡這種成本高昂。但卻未必能達成1+1>2的做法,發展廉價、實用的產品似乎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這個結論被廣泛接受,並且成為官方的見解。可聖女對此有不同的見解。

 如果單純就“量化節約”為思考方式來看,奇美拉和蟲殺手們的存在,本身就違反了這一原則,雖然還不清楚具體的成本,但生產培養這些的成本,無疑遠高於征募更多士兵,給予他們最先進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最後成為一支合格私人軍隊所耗費的成本。這樣的行為太過於拐彎抹角,也太背離他們所謂的“原則”了。

 既然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小型精銳部隊,承擔各種見光和不見光的工作,那麽盡一切努力,對其進行最大限度的強化才是正常的做法,“使用魔法可能會帶來成本增加”之類的說辭從根本上就難以成立,更不要說將財團的行為合理化了。

 可如果說,財團打從一開始就是建立一支“不依靠魔法”的微型軍隊,那麽一切都能解釋的通了。

 “數量稀少、不依靠魔法作戰的軍隊……那位總裁到底在盤算什麽?”

 喝了一口冷掉的茶水,姬艾爾將視線投向戰場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