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水兜頭澆下,纏繞在眼睛上的酸澀以及快要覆蓋整個大腦的困頓迅速褪去,馬賽用力按壓著眉心,試圖延緩疲乏的反撲,可在生理反應麵前,藥物之外的刺激所能發揮的作用終究有限。

 智慧種生物的腦固然是自然界裏最優異的信息處理器,其能力和潛力也是極為出色優越的,隻是生物會演化出發達的大腦,其根本目的並不是用來作戰,而是用以提高生物存活率和繁衍族群。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人腦其實並不是最佳的戰爭機器零件。

 生物的本能和職責是繁衍種群,其所有行為都是圍繞這一大命題所展開。機器的發展根源則是“比人類更有效率的消耗品”。在所有一切都化為數字持續消耗的戰場之上,哪一邊性價比更高,更適合投入戰場,不用想也知道答案。

 像這樣因為連續觀看虛擬影像,與後方信息管控中心互動,將各種參數進行驗證比對,反複驗證一條條指令集……導致累癱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在機器身上。

 “辛苦了。”

 安慰的話語和冰鎮毛巾一起從天而降,嘴裏忙不迭的說了聲“謝謝”,馬賽用力搓了搓臉,長出了一口氣的少年再次睜開眼睛,共和國國家科學院高級院士威廉.範.德蒙斯特那張滿臉濃密大胡子的臉孔正樂嗬嗬地看著他。

 “閣下……?!”

 “不,不用起來。這裏不是帝國,再說你們也是以民間誌願者身份參與到團隊裏來的。不用立正敬禮和說敬語也沒關係。”

 與完全由國家和軍方管控的帝國技術研發體係不同,共和國的技術研發體係是政府、高校、企業、軍方等所屬的不同研究團隊對各自專精的領域進行研究開發,時不時進行互動協作的模式。

 比起帝國由官方統一規劃、分配資源的技術發展模式,共和國的技術發展模式很有分散資源之嫌。實際上也有人就此提出過置疑,認為在可用資源遠少於帝國的大背景下,將人才和設備分散投入到不同項目之中並不合適。可共和國上層也不是一無所知的傻瓜,他們這樣做也是有他們的理由。

 一來,共和國官方能夠投入科研的資金有限,薪水、場地、器材、消耗等等開支由官方一力承擔,以共和國當前的財政狀況恐怕難以為繼;二來,麵臨僧多粥少的局麵,每個團隊都會竭盡所能的推銷自己的項目,麵對名目繁多,說明中不知摻了多少水份的項目清單,缺少專業知識和統籌規劃能力,且牽涉到大量利益往來的議員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爭吵,這樣不但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還會影響技術的提升和發展方向。三來,分散資源的同時也等於分散了風險,而且還能將各式各樣的人才吸收到不同的團隊之中,充分發揮其長才。

 基於上述理由,共和國技術部門並不像帝國同行那樣封閉、神秘,經常有各種民間人士出入交流。隻要不觸犯保密守則,基本上也沒人在意那些個虛禮。不敬軍禮什麽的,其實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馬賽在進入研發部門時也聽過相關的介紹,以他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應該不至於忘記才是。可真正遇上比自己地位更高之人時,在帝國接受的教育——崇尚權威,強調等級和服從命令——立即在他身上顯現了出來。

 好在德蒙斯特接觸過不少從帝國出逃的人士,對他們身上的習慣也有所了解。

 “怎麽樣?第一天下來,感覺和之前的想象中有什麽差距?”

 矮人工程師用豪爽的聲音問到。

 “如果感覺有什麽不適應的地方,大可說出來,我們會盡力幫忙改善的。”

 “倒談不上適應不適應的問題。”

 男孩試著調整心態,同時斟酌著選詞用句。

 “因為我之前是這架機體的搭乘員,對這種現場氛圍已經比較習慣了。”

 “是門格爾和帝立生物研究所來著?”

 “沒錯。”

 “如果方便的話,我想聽你講講那些家夥的事情。”

 德蒙斯特遞過一瓶冰水,用與水溫同樣冷徹的聲音問到:

 “我想知道,那些家夥是怎麽看待他們的技術和他們的所作所為的。”

 “這個……”

 麵對突如其來的要求,馬賽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的確與帝國科研人員共處數日,可德蒙斯特提出的疑問,顯然不是他所能夠回答的。

 要想了解這種層次的問題,必須更加深入的接觸,觸碰到那些冷漠麵孔之下的內心深處才行。短短幾日共處根本無法提供像樣的答案。

 非要說的話,隻能用“一群冷漠的人”這種泛泛而論的話語來描述。

 “很為難嗎?”

 “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並沒有掌握到能夠做出比較可靠的發言的信息。”

 “也是,那些家夥的嘴一向很緊。就算骨血親人,他們也不會吐露任何信息。短時間內僅限於業務往來程度的接觸,當然不可能掌握那些家夥的想法。”

 “您是想知道帝國技術員的水平,還有他們的精神狀態嗎?”

 “這方麵的信息確實很有趣,但我在意的不是這個。”

 如果是共和國情報部門,上述信息或許在他們眼裏有著難以估量的價值,在德蒙斯特眼中這些都不值一提。

 他不想策反異國同行,也沒打算揪著對方的衣領質問那群混蛋為什麽幹得出那些令人發指的事情,更沒想過要和帝國的混蛋們和樂融融地進行技術交流。

 德蒙斯特想知道的,是同樣身為技術人員,帝國同行們是如何看待自己不斷從皇帝那裏接受超前技術和課題這件事。

 “我不明白。”

 馬賽一臉莫名其妙。

 皇帝提供的超前技術正是帝國崛起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推動整個世界向前發展的重要契機。姑且不論那些應用在軍事上的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技術確實讓世界朝更好的方向發展了。

 既然如此,為什麽德蒙斯特的語氣卻透露出敬畏乃至憎恨呢?

 仿佛是看穿了他的疑問,德蒙斯特咧嘴一笑。

 “如果隻是立足現在這個時間點的世界,用辯證法來看皇帝提供的技術,恐怕會得出‘縱然問題很多,但確實推動世界進步’的結論。但對我們技術員來說,帝國的技術,還有提供這些技術的皇帝就是個詛咒。”

 “詛咒?”

 “一般人多半理解不了吧。可隻要是技術人員,基本上一聽就懂。”

 遙遙領先時代的技術;

 提供這些技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皇帝;

 專利製度;

 這是當今帝國之外所有技術人員都不得不麵對的三道高牆。

 “所謂‘技術開發’,聽上去很高大上,本質上不過是將手頭上掌握的東西加以組合運用,借此將腦袋裏的構想轉化為現實的一種機製。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成功,可能會失敗,也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副產品,通過積累經驗,提升整體技術水平。”

 物理;

 化學;

 力學;

 冶金;

 管理學;

 工程學;

 ……

 將各種學科的知識成果組合運用,不斷試錯,不斷進步,不斷挑戰的過程即是技術發展的曆史和必經的道路。

 “皇帝則是完全相反。最終的成果早就在他腦子裏,他隻是配合這個時代所能達到的水平,將成果劣化、簡單化之後散布出去。”

 比方說,要在連“汽車”這個概念都不存在的世界裏,要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盡管設計者腦子裏已經有了完整的構想,然而那個時代的冶金、材料、精加工、標準化製造等等技術尚未達到能夠滿足他腦子裏“能達到時速100公裏的汽車”所需要的水平,但他判斷“就算達不到100公裏,但以當前的技術水平依然能打造出時速30公裏的汽車且,具有極高的價值”。於是他就配合當前的技術水平,將腦內的方案重新調整、組合,變成“低技術水平也能製造出來的時速30公裏汽車”。

 “汽車、電燈、蒸汽機、戰車、鐵甲戰艦、大炮、空中戰艦、MDS、通信網絡——全都是這樣的產物。在皇帝之前,人們不要說想到,就連概念都不曾存在。為了配合當時的技術水準,皇帝將原本更優秀、更完善的技術原始化、劣等化之後,變成了‘如果是這種程度的話,以你們現在的技術,總能製造出來吧’的玩意兒。然後耐著性子等待各種基礎技術提升水平,當整體技術水平提升到能夠滿足要求時,原先預想的東西也就能順利製造出來了。”

 猛灌了一口冰水,德蒙斯特突然露出了猙獰的笑容,滿是憎恨的火焰化為語言,從他的口中傾吐而出。

 “光是這樣,或許人們隻能認為他是個‘領先於時代的天才’吧。然而正如他擅於巧妙的布局,在一些毫無關聯亦無關緊要的地方早早投入,之後就棄之不顧。隨著局勢發展變化,當世界變化的潮流流經那些已經被遺忘的節點時,人們才會發現他的戰略。皇帝在技術發展進程中所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所有人被那些技術所吸引,不知不覺中卻被引入事先設計好的趨勢,最終,整個世界會變成他所設想的模樣。”

 德蒙斯特緊盯著臉色蒼白的馬賽,逐字逐句的說到:

 “這已經不是什麽劃時代的技術或係統之類的問題了,這是由皇帝一個人所創造,如今已經蔓延至全世界的文明,這是‘皇帝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