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羽夏風是個不受威脅的人,從黑羽成立以來,一直如此。

在當初維多利亞最混亂的時期,他也從來沒有因為任何威脅而妥協,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

如果迫於威脅而瞻前顧後,可能會因此失去更多。

……

他的性格和行事風格一直如此,或許有些選擇看起來很愚蠢,甚至是自殺行為。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一路磕磕絆絆的活到現在。

就像被一座雪山阻擋在苦寒之地的人。

如果你想翻過雪山,就必須要承擔更為惡劣的自然環境,麵臨被暴風雪困死在山上的風險。

如果你選擇停滯不前,甘願在雪山腳下過著寒冷饑餓的生活,就不用承擔這種風險。

你會怎麽選擇呢?

其實這兩個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隻是因人而異罷了。

前者獲得的是高風險高收益,後者是求穩的苟且偷生。

如果翻過雪山十分順利,在雪山的另一邊發現了極樂淨土,那第一個選擇便是正確的。

如果翻過雪山的過程中遭遇不測,被暴風雨淹沒,那第二個選擇便是正確的。

……

但是,夏風現在麵臨的並不是這樣簡單的選擇題。

此刻擋在他麵前的雪山不是靜態的,而會即將發生摧毀一切的雪崩。

連山腳下,也不是安全之地。

沒錯,無論他是否去麵對櫻武嵐,他都要承受風險,區別隻是直接影響的是他自己或別人。

既然如此,火羽夏風的答案便顯而易見了。

他不想死,但也不怕死,他一直堅定的認為,隻有擁有直麵死亡的勇氣,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黑白雙生很強嗎,並不是。

說白了,那隻是使用者的武器,而武器,隻是隨使用者心念調動的工具。

真正的強者,是不受任何威脅,不被任何因素束縛,不管是身還是心,都沒有任何沒有弱點,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當然,他自命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也不是天下無雙的強者。

但至少這一次,火羽夏風咬著牙也要硬裝出來,否則的話,他就絕對無法戰勝肯舍棄一切的櫻武嵐。

……

就這樣,夏風來到了西宮家的府邸。

作為進攻方的大後方,這裏在理論上短時間內還是十分安全的。

之後的幾天,呆在府邸裏的他連接收到了前線的戰報,不出意料,整個東洲化為了紛亂的戰場。

維多利亞此次的軍事行動高舉討伐之名,為了彰顯國力,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氣勢如虹的中央軍甚至不接受投降。

中央軍唯一的原則,隻是不屠殺平民。

在各兵種完善的協同作戰下,從三個方位同時進攻的大軍猶如三條鋼鐵巨龍,沒有任何懸念的輕易撕開了櫻武家留守在邊境的防線。

當然,麵對戰鬥力如此恐怖的維多利亞軍,櫻武家也沒有任何投降的打算。

麵對大軍的突然壓境,家主櫻武山雄在短暫的措手不及後,立刻做出了激烈的回應。

……

之前圍剿數日的“幽靈部隊”已是強弩之末,並且被逼到了深山中無法動彈。

經過短暫的抉擇,櫻武山雄果斷放棄了大軍進山圍殲,選擇了留下一支5000人的部隊繼續對峙,剩餘的所有人,即刻返回前線攔截維多利亞軍。

這一次不再是東洲攻打西川,而是西川方向憑介外援反客為主,在這種家族存亡的巨大壓力下,櫻武山雄也不再顧及任何東西。

在家主的死命令下,整個東洲進入了戰時強征兵狀態。

……

東洲境內所有男丁無論年齡,隻要可以拿的動刀,全部都要聽令集結,投奔戰場!

此外,各家個戶除了哺乳期的婦女,以及臥床不起的病人,所有東洲百姓都要聽命運送糧草。

就這樣,在家主的死命令下,整個東洲強行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這一情況維多利亞軍早有預想。

但東洲子民麵臨如此極端的命令竟然執行的如此之快,卻讓中央軍的指揮官們始料未及。

……

討伐初期,中央軍第一批抵達東國的6個師團隻有12萬人,兵分三路的情況下,每股大軍隻有4萬。

而東洲從內陸返回前線的大軍卻有40萬,並且隨著家主喪心病狂的征兵令,源源不斷的民兵陸續從各個方向投入了戰場。

這些強行征來的士兵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甚至連武器都沒有配全,有的拿著長槍,有的拿著木棍,甚至還有柴刀和石頭。

並且,半大的兒童和年邁的老人混雜在隊伍中,這讓進攻的中央軍根本分不清他們麵對的是否是平民。

戰爭是殘酷的,也是醜陋的。

進攻中,有時途徑的村落奮起反抗,一番血戰後,武士看似都已經擊殺,但那些看起來是平民的人,卻在士兵放下武器的下一秒撲了過來。

隻要人群中有一個武士還活著,在階級思想根深蒂固的東國人眼中,所有平民便都會聽命拿起武器。

……

就這樣,真實而殘酷的討伐戰開始了。

燃燒的村莊,泥濘的土地,鮮血匯聚的溪流,漫山遍野的屍體。

從邊境線以東,這種血腥殘酷的畫麵充斥於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

漸漸的,正義與邪惡的概念在立場衝突中變的模糊,討伐與守護的信念在撕殺中變的迷茫。

以這場戰爭中每個人的主觀視角,都有支撐他們行動的力量。

中央軍沒有錯,他們隻是在奉命討伐之前在本國犯下罪行的櫻武家族。

東洲百姓沒有錯,他們隻是在聽從家主之命守護自己的家園。

櫻武家也沒有錯,麵對生死存亡,他們必須要不擇手段才能活下去,因為在東國的土地上,不僅僅是他們,曆代的統治者都是如此。

……

然而,撲朔迷離的戰局很快變的清晰,勝負的天秤在“先進”與“落後”的差距中,開始逐漸失衡。

精良的裝備,完善的醫療,高效的通訊,以及精確到縱觀戰場的軍事指揮,令中央軍找回了王牌之師該有的狀態。

為國討伐的使命,也最終戰勝了屠殺的負罪感。

曾幾何時,他們的國家也發生過類似的黑暗畫麵。

而他們現在所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武器,來徹底終結那段沉重的曆史。

……

麵對維多利亞軍的凶猛攻勢,櫻武山雄整個人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櫻武家坐擁40萬大軍,即便初期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守住防線,可後續的緊急調集也沒有犯下理論上無法彌補的劣勢。

並且,櫻武家可是本土作戰,對東洲環境極為熟悉。

根據情報人員的調查,敵軍雖看似凶猛,但人數也隻有十餘萬之多。

占據著人數優勢,主場優勢的情況下,本家武將應頂住壓力,將入侵之敵全滅於陣地才對。

但是一周過去了。

前線沒有傳來一份捷報,隻有各股分隊因不敵而潰敗,數位武將英勇戰死的消息。

“廢物,都是廢物!”

無論櫻武山雄如何叫喊,潰敗之勢也無法逆轉。

就像抵禦洪水的堤壩,隻要開了一個缺口,便無法阻擋。

……

在維多利亞中央軍對東洲全麵討伐戰開始的10天後,更為沉重的外力壓到了苦苦死守的櫻武家身上。

西川南海岸,作為盟國的薩米和薩爾貢聯軍抵達了。

隨聯軍一同抵達的,還有維多利亞中央軍第二批登陸部隊,共計15萬大軍。

至此,踏上東國土地的討伐軍已經接近30萬人。

生力軍加入戰場,中央軍被消耗的戰鬥力再度提升到巔峰狀態,終於,櫻武家軍民混雜的烏合之眾再也無法憑借所謂的武士精神抗衡了。

一寸又一寸土地被讓出,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攻占,退敗失去的不僅僅是陣地,還有重中之重的物資。

大軍碾過的土地屍橫遍野,撼人心魄的畫麵不忍直視,即便是身經百戰的中央軍將領,也仍舊麵色慘白。

但是,進攻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止。

他們隻能盲目的堅信,前進的道路,正是為了徹底停止這場戰爭而行。

……

……

泰拉曆1094年深冬。

曾被世界各國一度遺忘在角落的東國,全麵爆發了一場被全世界關注的戰役。

這場由維多利亞帝國中央軍高調討伐的不平等戰爭,被後世稱為了【東末之戰】,意為,東國最後的末路。

若幹年後,維多利亞一位著名曆史學家,在《黑暗時代後記》一書中這樣寫到。

【源石科技的爆炸式崛起,為率先掌握這一發展精髓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優勢,而那些固地自封,統治者觀念陳舊的國家,注定會被曆史的車輪無情碾過,維多利亞的討伐,隻是必然中的偶然罷了。沒人可以阻擋文明發展的軌跡,這是一股無法抗衡的強大推動力,對死去的士兵來說,這或許是一場慘劇,但對於東國境內的百姓,以及未來延續的後代來說,這是一件幸事。泰拉曆1094年的最後一個冬天注定會載入曆史,因為,那是東國在泰拉世界最後的痕跡,辭舊迎新,櫻花重新盛開之時,世間再無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