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和廖將軍的隊伍到哪了?”
劉辯咬牙切齒般地問身旁的隨從。
那隨從連忙回應道:“回大王,廖將軍負責從南陽糧庫中取五萬糧草,如今正距我們身後數裏!”
“而軍師奉大王之命去接管那一萬五千兵馬,如今正在南陽城中點齊兵馬,可能還要些時間才能趕上……”
聽到隨從的匯報,劉辯陷入沉思。
一旁的眾人都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劉辯的命令,這一次他們感覺到劉辯真的生氣了。
片刻之後,劉辯對何先道:“何將軍,你趕往嶽將軍那裏,帶我帥令命他率領部隊前去堵住那幫水賊,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跑了!”
“不管那幫水賊跑去哪裏,就算是去了江東也得給我跟緊了!”
劉辯神情冰冷,目光之中透露著絲絲殺意。
聽到劉辯的命令,何先神情嚴肅:“諾!”
接著何先便帶著劉辯的帥令快馬加鞭地前往嶽山所部。
接著,劉辯又對身旁的傳信隨從道:“你帶著我的命令前去催促軍師,命他快些將兵馬領來!”
那隨從接下劉辯的命令,隨之快速折返向著南陽城而去。
很快,劉辯又對著一旁的隨從吩咐道:“全軍降低速度等待後方糧草輜重跟上!”
如今他已經被水賊劫去了壯大勢力的物資,可不想再被路上的山賊或者流寇劫去這賴以生存的糧草。
於是,劉辯又下令道:“待糧草輜重跟上,讓廖將軍來見我!”
眾隨從:“諾!”
吩咐完之後,劉辯在心中想著怎麽把那些物資給奪回來,同時想著是不是自己的計劃被發現了,不然怎麽會這麽巧,一離開南陽城就遇到了水賊?
劉辯心中有疑惑,也有急切。
畢竟這些物資可是他創業最為重要的一筆資金啊!
若是失去,他要想得到可就嫩如登天了。
就在劉辯苦惱的時候,係統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叮!宿主支線任務開啟,搶奪初級地盤,攻打水賊奪回物資!”
“獎勵:一次普通招募的機會,一萬糧草。”
聽到係統的頒發的任務,劉辯深知這水賊今天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了!
隻是他現在有些擔心,因為他不知道那些水賊人數有多少,戰鬥力幾何,若是有幾千水賊那自己可就難打了。
想到這裏,劉辯隻能將希望寄托在諸葛瑾和那從南陽太守劉磐手中借來的一萬五千兵馬。
“荊州水軍最為出名,想必南陽的水軍也不差……”
劉辯在心中思索著,沒想到自己才剛出南陽城不到五十裏就遇到這等事情,看來自己真的是在這個亂世中舉步維艱啊。
很快,剛拿到兵權的諸葛瑾剛出城就遇上了劉辯派來的傳信隨從。
“拜見軍師!大王命你快些帶領部隊跟上!”
看到隨從出示的令牌,諸葛瑾知道這的確是劉辯派來催促自己的。
並且從劉辯那急切的語氣中,諸葛瑾心知大王是遇上了什麽大麻煩。
於是諸葛瑾當即對著身旁的參軍道:“魏延,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
聞言,諸葛瑾身旁那身穿甲衣的青年統領拱手道:“屬下遵命!”
下一刻,這一萬五千兵馬立即加快了行軍速度。
而此時的劉辯站在馬車之上,神情冷漠地等待著諸葛瑾的部隊前來。
一刻鍾之後,有隨從奔跑前來匯報:“啟稟大王!軍師到了!”
聞言,劉辯目光微變,隨之問道:“軍師現在在哪?”
劉辯的話音剛落,諸葛瑾的聲音就傳到他的耳中。
“大王!臣來也!”
說著,諸葛瑾就已經來到劉辯麵前恭敬行禮。
劉辯扶起諸葛瑾,緊接著就看到諸葛瑾身後那旌旗獵獵的人馬。
方才劉辯一直在想著怎麽攻打那些敢劫自己物資的水賊,如今諸葛瑾已到,他正好問問諸葛瑾有什麽辦法。
而此時諸葛瑾在看到劉辯臉上凝重的神情之後也發現了不對:“難怪大王會如此催促我領兵前來,看樣子似乎是遇到了什麽麻煩事了……”
就在諸葛瑾疑惑的時候,劉辯已經將籌集而來的物資被水賊所劫的事情告訴了他。
聽到劉辯所講,諸葛瑾眉頭也隨之一皺。
雖然諸葛瑾隻是聽劉辯講起這些物資,但是他也明白,若是沒有這些物資那劉辯將無法真正地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
因此,那些物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到這裏,諸葛瑾當即神情嚴肅地對劉辯行禮道:“大王莫慮,待臣想一下……”
說著,諸葛瑾便陷入了沉思。
而劉辯也在想著要不要讓南陽太守劉磐出手相助,畢竟這些物資對他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片刻之後,諸葛瑾沉聲道:“啟稟大王,依臣之見,如今我們沒有辦法,隻有全力攻打那些水賊眾物資奪回來。”
劉辯點點頭神情嚴肅地點點頭:“嗯,孤也是這麽想的。”
說著,劉辯繼續道:“如今我已經將斥候都派了出去打探那些水賊的動向,看他們是什麽來頭,同時還令近一千的兵力事先去圍堵那夥賊寇了。”
聽到劉辯的安排,諸葛瑾當即恭敬道:“大王真是機敏過人,盡管事態緊急卻依舊能從容做出決斷,真乃雄主也……”
沒人不喜歡聽好話,包括劉辯。
聽到諸葛瑾這般誇讚自己,哪怕是臉皮厚得像劉辯,也不由得不好意思起來。
但是同時,他心中的焦慮也少了一些,畢竟對方再怎麽樣也隻是一夥賊寇而已,隻要他能做出周密的計劃,那些物資早晚都能奪回來了。
因此劉辯當即笑著對諸葛瑾道:“孤身旁有子瑜相助,孤對此倒不是很擔心。”
聞言,諸葛瑾恭敬地作揖行禮:“能得大王賞識乃是子瑜之幸!”
說著,諸葛瑾指著自己身後的部隊道:“臣奉大王之命領來一萬五千兵馬,請大王檢驗……”
說罷,他立刻拿出一枚調兵符奉上給劉辯。
看著那枚調兵符,又看著他身後那雄壯的一萬五千兵馬,劉辯在心中低語:“這才有一個大王的樣子啊!”
要是手上沒點人,沒點兵權,這也能叫做王?
想到這裏,劉辯就在諸葛瑾的陪同之下緩步走向那些從南陽太守劉磐那裏借來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