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廖三刀拜見弘農王殿下!”

在見到劉辯的那一刻,廖三刀倒吸一口冷氣,隨之慌忙地伏拜在地向著劉辯行禮。

僅僅一眼,他就確認了眼前這個十幾歲的少年是當初的漢朝天子。

而劉辯神情淡漠,平靜之中不怒自威,緩緩從輦駕之上走下。

當劉辯出現的那一刻,所有禁軍都神情嚴肅,略微頷首表示對自家大王的尊敬。

如果說先前廖三刀還有什麽懷疑的話,此時他心中的疑慮就完全打消。

看著伏拜在地廖三刀,劉辯平靜地問他:“你就是這裏的山大王?”

聞言,廖三刀頭如搗蒜:“不不不!草民隻是一山野村夫,怎能自稱為王?大王你才是天下的王!”

劉辯微微一笑:“想必何先已經跟你說過我是誰了吧?”

廖三刀此時暗暗後悔:“完了我竟然把弘農王殿下使者給扣下了!”

接著他恭敬地對劉辯回道:“是……”

“草民在得到殿下的招降之後就立刻下山前來歸順於殿下……”

廖三刀盡量讓自己的話委婉些,同時想著怎麽跟劉辯解釋何先為何會被自己扣在山上。

這時劉辯看著下山的一百西涼軍,有些好奇地問他:“嗯?怎麽不見何先將軍?”

聽到劉辯的詢問,廖三刀盡管心中害怕,但還是咬著牙將勸降的經過以及何先被留在山上作人質的原因告訴了劉辯。

“回大王,事情經過就是這樣……”

說完之後,廖三刀神情謹慎,眼神中極其緊張:“還請大王贖罪!小人現在就催促部下將何將軍請下來……”

聽到他的解釋,劉辯大笑一聲:“哈哈哈!”

接著劉辯讓廖三刀起身,和善地說道:“這有什麽可怪罪的呢?你雖然將孤的使者扣在山上作為人質,但實際上卻是為了防止有人打著孤的名義,而且你還一心向著漢室,我應該是要賞賜你才對!”

廖三刀一愣隨之激動地對著劉辯道:“不不不!大王願意接納我等已經是對我等最大的恩賜了!”

說著,廖三刀又對著劉辯一拜:“懇請弘農王殿下能收留我等!我等必將為大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辯微微一笑,將他召起,接著向他問起他們這夥山賊的關鍵信息:“你們共有多少人?山上還有多少人?可曾參加過什麽戰鬥……”

而對於劉辯的詢問,廖三刀都詳細地回答了劉辯。

在廖三刀回答的間隙,劉辯在腦海中呼喚係統:“係統,給我調出廖三刀的屬性麵板。”

下一刻,隨著係統的提示音響起,廖三刀的屬性信息就出現在劉辯的眼前。

【廖化:等級15(下一級還需經驗300)

目前品質:三顆星(中級)

可統領人數:1500

專屬戰法:固陣(低級1級):該戰法發動時,使自身所受到策略攻擊的傷害降低17.5%,持續2回合。發動概率:30%

其他戰法:暫無

……

當前屬性:(攻擊41;防禦40;謀略50;速度30;攻城15)

看到係統提供的信息之後,劉辯在心中低語:“品質為中級,戰法也很一般,屬性也沒什麽亮眼的……”

對此,劉辯沒有覺得有什麽意外的,畢竟若是隨便收服一夥山賊就有曆史有名的武將和文臣在其中的話,那就太玄乎了。

但是讓劉辯意外的是在他麵前的這個廖三刀竟然是三國後期有名的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雖然這廖化目前的屬性是低了點,但是若是按照曆史上的記載來看,他猜測廖化後期的屬性和戰法應該會產生一定變化,不然也不會被諸葛亮任命為先鋒。

提起諸葛亮,劉辯在心中呼喚:“我的軍師兼丞相啊,你什麽時候能來到我身邊輔佐我匡扶漢室?”

接著他將目光繼續移到眼前的廖化上。

“你本名叫廖化?”

聽到劉辯的話,廖化當即愣在原地,隨之顫顫巍巍地回答:“是……小人本名是叫廖化……不知大王是如何得知的……”

廖化有些不敢相信問劉辯。

劉辯微微一笑,想著這麽回答。

他剛剛下意識地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此時倒也不知道怎麽回答了。

隻見劉辯神情自若,隨之仰頭看向天空:“這個說來話長,剛才孤沉睡之際,夢到會有賢臣來投,並且模模糊糊之間聽到了好幾個名字,其中就有你的名字……”

聽到劉辯的解釋,廖化激動不已,心中暗道:“看來這是上天注定要讓我追隨弘農王殿下啊!”

接著廖化再度恭敬地向著劉辯行禮:“廖化一定全力輔佐殿下,助殿下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劉辯微笑著將他扶起,接著就任命廖化為右先鋒,領一百五十人。

而那一百五十人自然是先前被劉辯收編了的山賊,另外還有一百多人劉辯決定讓嶽山統領。

這樣既能補充禁軍的損失,也能避免這些山賊會產生反叛之心。

聽到劉辯的任命,廖化激動地向著劉辯一拜:“臣廖化多謝大王!”

劉辯微笑著點點頭,隨之有對嶽山道:“嶽將軍,你派人在此山的水源和關鍵道路之處進行巡邏,防止有追兵或其他勢力來犯!”

嶽山恭敬地拱手作揖:“諾!”

而一旁的廖化連忙拿出一張黃布,雙手奉給劉辯,恭敬道:“大王,這是這座山的詳細格局圖,上麵記錄關於此山所有的險要和關鍵之處……”

看到那地圖,劉辯心中一喜,同時暗道:“難怪他們能在此盤踞這麽久,原來此山不僅地勢險要,而且山上還有多處水源,就連逃跑的暗道都有不少……”

劉辯將地圖交給嶽山,同時對廖化道:“孤想暫且在此山中營寨中休整一番……”

聽到劉辯的話,廖化立刻明白地點點頭:“請讓臣為大王引路!”

說完,廖化便挑了一條上山的大道引領著劉辯一行人上山。

其實,雖然此山地勢險,但由於營寨並不高,而且道路並不崎嶇,哪怕是劉辯的輦駕也可上去。

看著秀麗的風景,劉辯心中暗道:“這裏剛好可以暫且作為我的領地,等從何家那裏得到一些資助再前往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