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七人,分別是平西王麾下的七個統帥,加上聶辰麾下的五個統帥,然後是左右丞相和周安等三位猛將。

這十七人裏,除了歐陽明周平兩個文官,其他十五人都是將軍,全部賜予上將軍銜。

“以下為伯爵位者,分別為墨辰、墨巡、周順、張峰、徐宏之、齊桓、李盡忠……彭舉。

以上全部賜予中將軍銜。”

爵位隻能靠軍功來獲得,文臣做的再高,那也是最多位列三公,而得不到爵位。

爵位就是貴族,說白了,就是幫著一起打天下的人,來一起分天下這塊蛋糕。

人家跟著你拚命,你打下了天下賞賜爵位那是應該的。

隻要這個國家還在,那麽你的子孫後代都可以在這個大食堂裏吃飯。

風國的老貴族們,不願意投降明軒的,都被明軒殺了,願意投降明軒的,都被聶辰殺了,全都在戰爭中死光了,現在的全部都是新貴族。

而歐陽明和周平,也是憑借軍功獲得的爵位,歐陽明一直隨軍作戰,製定戰略戰術,出謀劃策。

周平則是管理後勤、軍械、糧草,為前線大軍源源不斷的運送,確保大軍能夠順利的作戰。

要知道,那個時候,他們管控的地區還不多呢,周平僅僅以幾郡之力,硬生生供養起了聶辰的軍隊。

平西王控製區域內的糧草軍械都是直接運送給他的。

所以,周平不僅是侯爵,更是功勞排名第一的爵位。

人們往往隻能看到在外運籌帷幄征戰沙場的將帥,看到那金戈鐵馬的犧牲和精妙絕倫的戰術,卻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後方有人也在拚盡全力的付出。

其艱難程度,絲毫不比前線作戰的將帥差。

前線戰場都是明刀明槍,後方卻是鉤心鬥角,暗箭難防啊。

周平於聶辰而言,就像是劉邦的蕭何、劉徹的董仲舒、朱元璋的李善長。

對於這一份名單,眾人都沒有異議。

畢竟這是聶辰和陳無疆兩個人商量出來的。

至於彭舉,雖說現在也是新軍統帥,但麾下隻有四萬多新兵,而且資曆尚淺,立下的功勞還遠不如其他幾位統帥,所以隻能給伯爵位、中將軍銜。

後麵再有功勞,才能提升。

皇帝在問完眾人沒有異議後,便接著說道,

“好了,現在絕大部分的將士都封賞完了,但還有兩位功勞最大的人,還沒有封賞呢。

諸位愛卿不如說說,征北王和平西王二位王爺,該如何封賞。

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

朕想了好多天,也沒有想出個辦法來,大家不如一起商量如何?”

對於這個封無可封的問題,姬坤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封賞吧,實在是沒辦法封了,不賞吧,又要被人說賞罰不明。

所以最好還是當著聶辰陳無疆的麵提出來,最好呢,是讓他倆自己提出來不要封賞,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種小心思,誰都看的出來,聶辰二人也確實沒有想過自己的封賞。

權力比皇帝都大了,還要那些虛頭巴腦的封賞幹什麽?

陳無疆先站出來說道,

“皇上,臣不要封賞也可,打仗的都是臣的部下,給他們加官進爵就好了。”

聶辰也說道,

“皇上,臣也可以不要封賞,不過有一個請求,在此戰中,臣的夫人與平西王的夫人,皆對戰事立有大功,這是有目共睹的。

臣請皇上冊封她們為我們二王的王妃,封誥命即可。”

聞言,姬坤笑了,說道,

“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好,既然二王如此豁達……”

“皇上不可!”

忽然,百官中有一人站了出來,大喝一聲。

眾人無不紛紛皺眉。

這還有人敢忤逆二王和皇帝的意思?

聶辰看去,隻見是韓隨走了過來。

韓隨是當成明武的軍師,被嶽東文偷襲大營活捉,後來就一直跟著聶辰進了京城。

周平見他還算足智多謀,那時候又是用人之際,需要盡快組建朝廷,便給了他工部的官職去做事。

韓隨義正言辭的說道,

“皇上,淩夫人與翁夫人功勞之大,舉世皆知,理應封賞,但同樣是世人皆知,主導平定叛亂統一全國的人,就是二王。

二王若是不賞,恐百姓難以服氣,反而會埋怨朝廷賞罰不公,有損皇上和朝廷的威儀啊。”

姬坤有些不耐煩,臉色為難道,

“韓愛卿啊,二王自己都說了,無需封賞……”

“皇上!二王可以不要,但朝廷不能不賞!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什麽時候,封賞臣子要臣子自己做主了?那還要皇帝做什麽?”

“那韓愛卿你說,該怎麽封賞!”

姬坤皺眉道。

韓隨這才得意的笑了,他看似義正言辭,其實是想趁機討好聶辰和陳無疆。

他立刻說道,

“皇上,以二王的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便是開國之初的那些將帥王公們,也遠不如二王功勞高。

皇上看似是繼承皇位,但我大風先帝被殺,形成了斷代,全國被逆賊占領,皇上其實是與開國之君沒什麽區別了。

而二王,竟然還隻是二字王,而不是一字王。

臣知道,二字王為軍王、郡王級,一字王為親王級。

二王雖然非姬姓皇室,但其功勞,要遠超任何皇室親王。

試問我曆朝曆代中,又有哪個親王能夠如二王一樣,橫掃天下,一掃寰宇,統一全國?

二王之功勞,封親王綽綽有餘!

臣提議,封二王為一字親王,更改王號,並賜封地、封王妃。

威虎郡、漢中郡乃征北王起家之地,可封給聶王爺。

西山郡、平昌郡可封給陳王爺。

二王之王號,大家可以集思廣益,共同商討。

陛下以為如何?”

“這……”

姬坤有些為難了。

此時,文武百官全都站了出來,力挺韓隨,紛紛讚同韓隨的觀點。

迫於巨大的壓力,姬坤隻能說道,

“韓愛卿所言有理,那大家都一起商量一下,二王的王號吧,聶師,不如您先說?”

聶辰想了想後,說道,

“承蒙皇上厚愛賞賜,臣的話,既然封地在漢中郡,不如就叫漢王吧。

臣,比較喜歡漢這個字。”

因為他的前世,就是漢族,心中也對曆史上的大漢極為崇敬熱愛。

所以聶辰想要請封為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