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勝利照例給周玲送飯,用酒給她搓洗腳踝。

周玲的扭傷早都好了,紅腫也消退了,可她依舊裝病躺在**,要張勝利照顧。

下午,張勝利收拾完鍋灶,帶上學習資料,這才來給周玲送飯。

“哇!你真的帶著資料來了啊?等我吃完了,就幫你看著學習,你有啥不懂的就問我!”

周玲欣喜地叫道,以為張勝利回心轉意。

“不用了,你吃了好好休息吧,我去鄉中學的圖書室裏學習...”

張勝利平靜地說道:“我昨天去還書的時候,石老師把圖書室的鑰匙給了我,還說可以隨時輔導我。”

“啥?這個石老師是啥人?他能輔導你嗎?”周玲頓時大失所望,著急問道。

“石老師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對我一直很好,他不僅教我們初中,還教著高中的語文,曆史和地理,水平很高,輔導我完全沒有問題...”

張勝利說道:“石老師還說,理科方麵的問題我有不懂的,他也可以找老師幫助我。”

“這...”

周玲愣住了。

她雖然上過高中,可學習成績一般,沒有考上大學,隻能勉強幫張勝利解答一些基礎的問題,太高深的她也不懂。

聽張勝利說,這個石老師是個水平很高的老師,輔導張勝利自然比她要強得多。

周玲又想起了父親周雲說過,考函授中專並不簡單,必須紮紮實實地學習才有可能考上,這是張勝利一輩子的大事,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耽誤。

想到這裏,周玲隻好默默地吃完了飯,無奈地嘟嘴說道:“那你去找石老師學習吧...明天再來給我送飯。”

“嗯,我明天再來。”

張勝利收拾起了飯盒,出了供銷社,來到青湖鄉中學的圖書室,就見石老師已經在裏麵等他了。

“石老師,您不用陪著我了,我先自己看書,有啥不懂的問題攢著,完了一次請教您。“

張勝利有些過意不去。

“我不光陪你,也來查些資料寫我的小說呢!”

石啟明笑道:“我待在家裏,你師娘跑來跑去的我也靜不下來心,這圖書室裏安靜,剛好也陪陪你,你有啥不懂的問題,隨時可以問我。”

“好吧。”

張勝利知道,石老師不是因為師娘吵才來圖書室,完全就是為了陪自己。

“石老師,我昨天聽師娘說,您要調到縣文化館裏去?”張勝利又問道。

“是的,我出版了幾本書,去年加入了中國作協,縣裏就要調我去文化館工作...”

石啟明說道:“我本來也懶得去,可待在學校裏,教學工作太重,耽誤我的創作,我就想去縣文化館裏安心創作...

作家沉澱到了五十歲以後,一般才進入黃金創作期,我得抓緊這些年,把自己想寫的東西都寫出來。”

“那師娘咋辦,她想跟您去城裏嗎?”張勝利微微皺眉。

“沙城縣城又不是啥大城市,你師娘能習慣呢,她就是舍不得他的地和羊...”

石啟明笑道:“她現在年紀大了,地也種不動了,我就想著把她弄到城裏去,隨便給她找個事幹,以後有個病痛啥的,縣裏的醫療條件也好些。”

“嗯,不錯,還是您想得長遠。”

張勝利欽佩地點頭。

石啟明看起來隻是個鄉鎮中學老師,其實卻是個國內知名的作家,如果他不顧妻子,完全可以回北京老家,過上人人羨慕的生活。

可石老師處處為自己的農婦妻子著想,不離不棄,這份責任和情義,實在令人敬佩。

“行了,你抓緊學習吧,那邊架子上都是老師們用的參考資料,你有問題可以查查。”石老師說道。

“好的,謝謝您。”

張勝利坐在一張書桌上,取出了周玲幫他弄來的內部資料,結合老師們用的參考資料,先係統地製定了複習計劃。

青湖鄉中學雖然地處偏僻的騰格裏沙漠邊,卻是方圓百裏最好的學校,不僅有初中部,還有高中部,這在沙城縣的鄉鎮可不多見。

附近幾個鄉上的中學,隻有初中部,沒有高中部,那裏的孩子在本鄉讀完初中,就背著鋪蓋卷,來到青湖鄉中學讀高中。

這些年,青湖鄉中學的學生人數一直保持將近千人。

青湖鄉在騰格裏沙漠邊,生存條件艱苦,人們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育。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唯一能走出沙窩窩的途徑,就是讀書上學。

青湖鄉中學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在沙城縣也是數一數二的,每年都有好多學生考上大學,徹底改變命運。

青湖鄉圖書室裏的書籍資料雖然不多,卻很全,張勝利需要的資料基本都有。

他便靜下心來,認真學習。

晚上九點多,石啟明將一把新配的鑰匙給了張勝利,就先回家去了。

張勝利一直學到晚上十二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鄉政府睡了。

就這樣,張勝利白天做飯、放廣播、給周玲送飯,晚上就去圖書室,在石啟明的陪伴輔導下抓緊學習,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

周玲的腳早好了,卻還是賴著不下床,讓張勝利每天給他送飯。

她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讓整個青湖鄉都談論自己和張勝利的關係,進而逼李英知難而退。

這個計策很奏效,現在別說青湖鄉上,就連所有的村裏,都在談論張勝利和周玲的事情。

畢竟,縣長千金追求一個鄉下窮小子,實在是匪夷所思。

不等張勝利回家解釋,陽曹村的所有的人也都聽說了張勝利和周玲的事情,茶餘飯後都在談論。

人老一年,田黃一日,張勝利走的第二天,麥子就黃了。

收麥的時間很短,大約也就十天左右。

早收麥子還沒有黃,要是收得遲了,麥粒又都搖在了地裏。

張永泰帶著一家人緊張地收割麥子,用架子車運到場上曬打。

村裏的人對張永泰一家人指指戳戳,好事者就過來調侃道:“張老三,聽說你和縣長對上親家了?”

“夾住你的臭嘴,閑得慌了驢槽上蹭去!”

張永泰黑著臉,毫不客氣地罵道。

“你...”

好事者氣得直伸脖子,卻不敢和張永泰理論。

張永泰將來很有可能就是縣長的親家,就連夏荷現在見了張永泰,都是眉開眼笑地打招呼,誰敢得罪?

更何況,一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張衛東,他比他爹還不講理,弄得不好再嗆幾句混話,丟人可就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