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問道:“都讀的什麽書?”

“四書五經皆讀了。”使者道。

“既如此,易經也讀了?使者可否談一談其中一章?”世子一聽此言,興致高漲,朝使者靠近而坐。

使者說道:“下官不才,略讀了幾章,不及小姐天資聰慧。初時我自學不懂,後聽小姐研習之時做注,方才明白。”當下使者隨便說了其中一章,世子聽了頻頻點頭,覺得使者參悟的不比自己悟的少。

世子追問:“照你所說,小姐懂得更多?”

“那是自然,世子與小姐有此共同愛好,可見乃天作之合!”使者說道。

“如此甚好,使者大人回去時可否帶上我之書信寄於你家小姐?”世子殷切問道。

使者前來說媒,自然樂見其成,便欣然答應。

出了驛館,世子迫不及待的尋來畫匠,讓畫匠按照自己的樣貌真實的話,不許有半點弄虛作假。

待畫畫成後,世子修書一封,內中寫自己仰慕凰兒小姐,並提了一些自己對易經有不懂的以及參悟的體會,錦帛上厚厚寫了千言,方才作罷。

使者一走,世子每日便會在城門口眺望遠方,期待使者的再次到來。

在古代,出門全靠雙腿和馬,潼關距離芮城雖說臨近,然需要翻山越嶺,馬不能行,一來二去,快則兩月時間,慢則三四個月。這一等,世子感覺自己等得頭發都快白了!

沒幾天,世子等不到使者到來,悶悶不樂,熱症剛被壓製下去,卻又犯了相思病,臥床不起。

侯爺、二公子等人心急如焚,一麵派腳程快的兵卒去潼西侯封地打探消息,一麵在城內四處尋訪有跟畫像上的凰兒小姐長相相似之人,以做權宜之計,先解了相思之苦。

這一日,二公子帶著隨從在城內走訪,忽然看到一座道觀,門上掛著一塊牌,上麵寫著:解簽算卦。

手下人見了,說道:“公子,接連多日尋訪無果,不如去這道觀裏抽個簽,讓道士給指一條明路,倘若可行,也節省不少時間。倘若不行,那就要另覓良策,世子的病情可再耽擱不得了。”

二公子年幼無知,不知這手下之人已經被夫子收買,是他刻意領著公子來到此地的。

二公子自己尚未學透易經,無法給兄長測算,便答應。

走入道觀,這內中的道士,都是張玄的徒弟,那下人打了個眼色,眾道士會意,便領著二公子走到大殿之中,跪拜在老君神像之下,道士遞上簽筒,說道:“公子請抽個簽,這不是易經簽,而是老君靈簽,來求簽者,都說本觀很靈。”

二公子心係兄長安危,便虔誠在心中禱告,少頃,一隻簽蹦了出來。

道士拿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