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誠堯也歎了口氣,點頭表示同意。
“陛下,我們願意出錢,補償……補償給娼女的家人!”
幾個藩王明知道陛下這是在“敲竹杠”,可他們還得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
兒子在人家手裏呢,不給錢,說不定幾個小家夥都得在天牢裏麵渡過後半生了。
趙淩天抬了抬手,讓那幾個禁軍退出了大殿。
五位藩王這頓飯吃的是味同嚼蠟,但趙淩天卻笑的很開心,不時地讓於澤過去給他們倒酒。
離開皇極殿的時候,趙誠堯臉黑的像鍋底一樣,外麵呼嘯的寒風吹過,他不自覺的緊了緊袍子,又看了一眼身後跟著的趙翰,心中的怒意更多了。
一頓飯吃出去了兩百萬兩,明天就是萬壽節了,總不能空著手給趙淩天賀壽,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回到給他們安排的府邸,趙誠堯板著臉訓了趙翰幾句,門外忽然響起了腳步聲。
轉頭看去,平王趙厲過來了。
趙厲雖然比他年紀小,但按照輩分來講,趙誠堯還得喊他一聲叔父。
“平王深夜來我這,有事?”趙誠堯站起身,並沒有讓趙厲進屋的意思。
“明天萬壽節,咱們該給陛下送點什麽賀禮啊?”
趙誠堯這會正火大呢,趙厲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看給錢更合適!”趙誠堯沒好氣的回道。
“陛下讓咱們陳兵景山,蜀王覺得這是何意啊?”趙厲湊近了一些,小聲詢問道。
“不知道!萬壽節之後,我就立刻提兵回蜀州。”趙誠堯麵色不悅,這次來京城被狠狠宰了一頓,他腸子都悔青了。
趙厲搓了搓手,輕聲道:“這會還早,去中山王那邊坐坐吧,裕王和翼王也都在那呢。”
趙誠堯眉頭皺起,毫不客氣的回絕道:“本王有些乏了!”
說完,趙誠堯隨手關上了房門,一點沒給趙厲麵子……
皇後的坤寧宮內,紅燭搖曳,暖意濃濃。
趙淩天坐在木桶之中,舒舒服服的閉著雙眼,上官昔瑤站在他身後,纖細的手指輕輕摁捏趙淩天雙肩,麵色潮紅。
“陛下覺得可還行?”
響起剛才在**那旖旎的場景,上官昔瑤羞澀的咬了咬嘴唇柔聲問道。
“坐進來陪朕一起洗!”趙淩天心情不錯,壞笑著拉住了上官昔瑤小手。
一旁的婢女趕忙垂下頭,默不作聲的退出了房間,上官昔瑤一聲呢喃,被趙淩天抱進了木桶內。
“天冷了,多泡泡熱水能祛除寒氣,睡的香!”
趙淩天慢慢脫掉上官昔瑤那薄如蟬翼的衣服,手也摸站在了她小腳上。
“陛下,癢……”上官昔瑤害羞的護住自己胸前,臉紅的像是快要滴血了一樣。
“這叫足療……”趙淩天笑了笑,輕輕在那粉雕玉琢的腳丫上揉捏了起來。
第二天大清早,守在外麵的於澤被凍醒了,抬頭看去,天空中竟然飄起了雪花。
一旁的小太監趕忙給他拿來了件袍子,於澤看了看,又推到一旁,站在雪地中搓了搓手。
“宮裏宮外都裝扮好了嗎?”於澤壓低了聲音詢問道。
“都是連夜裝扮的,全安排好了!”
“今天你們都小心著點,誰要是觸了陛下的脾氣,我扒了他的皮。”
不多時,屋內響起了叫喊聲,於澤小心翼翼的推開房門,守候在外麵多時的太監跟奴婢魚貫而入。
剛洗漱過,一名小太監快步走來,跪地回稟道:“陛下,惠妃娘娘,寧妃娘娘,攜後宮諸嬪前來請安。”
武朝有個規矩,萬壽節這天大早上,後宮嬪妃要在一起和陛下用膳。
為此上官昔瑤已經吩咐下人將坤寧宮仔細收拾了一遍,今天還特意換上了鳳冠鳴凰錦服。
自打趙淩天魂穿武朝,他隻臨幸過皇後和惠妃寧妃,至於後宮的其他諸嬪,都沒見過幾麵。
“帶她們去東暖閣吧,我和皇後一會過去!”
坤寧宮擺宴,一般都是在閣房,容納二三十人不成問題。
看著身邊儀態端莊的上官昔瑤,趙淩天笑了笑,輕輕牽住了她的手……
來到東暖閣,二十多名嬪妃已經在這裏早早等著了,見到趙淩天後,齊刷刷的跪地請安。
但除了惠妃和寧妃之外,趙淩天對其他人並沒有太在意,端坐在主位上,示意於澤可以傳膳了。
這些嬪妃年齡都是二十出頭的樣子,姿色各異,容貌甚佳,用膳的時候都格外的小心,隻有寧妃和惠妃偶爾跟趙淩天聊幾句。
上官昔瑤坐在趙淩天身邊,母儀萬方,頗有後宮之主的氣勢。
今日是萬壽節,趙淩天還要去“收禮”,簡單吃過早膳,帶著於澤離開了。
宮中張燈結彩,地上是雪白一片,趙淩天心情大好,先去禦書房看了會折子,隨後讓人叫來了禮部尚書跟鄒安隆。
“鄒安隆,傳朕口諭,命五位藩王前往景山大營!”
鄒安隆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了一抹激動,緩緩退了出去。
“既然文武大臣執意要讓朕過萬壽節,你去傳旨,命他們前往奉先殿隨朕祭祖!”
文武大臣一早就進宮了,雖然大多數人都沒得到參宴的名額,但都帶著厚禮而來。
新上任的禮部尚書章吉巒躬身回道:“臣,遵旨!京城內諸位皇親也都來了,不知……是否一同前往奉先殿?”
“也都去吧!”
誰會嫌送禮的人多?
大半個時辰後,趙淩天來到奉先殿外,眾人齊刷刷跪地,山呼萬歲,放眼看去,少說也有五六百人之多。
來到大殿內,早早在這裏等著的禮部官員上前,將香點燃遞給趙淩天,默默退到殿外高聲喊道:“陛下於萬壽節祭祖,百官跪拜!”
趙淩天也跪在蒲團上朝前方供桌的牌位磕了幾個頭,又有禮部官員走出,將香接過,遞給了趙淩天一杯酒。
“朕承天命,禦極萬方,今逢生辰誕日,謹率百官,虔誠奉祀於列祖列宗之前。追思列祖創業之艱辛,垂統之深遠,朕心深感敬畏。”
“列祖之德,昭昭日月,庇佑我朝,國家昌盛,百姓安康。朕承列祖之緒,夙夜憂勤,以期不墜祖宗之基。”
“今特備香帛酒饌,敬獻於列祖靈前,以表朕之孝心。祈願列祖在天之靈,繼續庇佑我朝,子孫興旺,國運昌隆。”
“朕當恪守祖訓,勵精圖治,以光大家業,不負列祖之望。謹此告慰列祖在天之靈,伏惟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