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這裏已經聚集好幾個營官。

其中就有程吟和董四海。

他們這四人中,隻有程吟把秦風的忠告聽了進去。

在得到楊仁龍的守軍大舉進攻的消息時,他的軍隊正距離十八號戰俘營不遠處。

程吟迅速做出決斷,向十八號戰俘營靠攏。

最終,一個士兵也沒有損失。

而董四海就慘了。

他之前打心眼裏看不起,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少年將軍。

根本把秦風的忠告當做耳旁風。

在向鄭城進軍的過程中,一路狂飆猛進,最終被楊仁龍的楊家軍,包了餃子。

要不是秦琴血玉笛的器靈“帝邪”及時趕到。

恐怕他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每每想到這些,董四海就對秦風感激不盡。

劉小義和金南一兩人,在秦風為他倆安排的住處中洗完澡,換上幹淨的戰袍後,便接到親兵傳來的消息。

邀請他們兩人參加軍事會議。

如果是以前,劉小義和金南一肯定一口回絕。

大家都是戰俘營營官,一個級別的將領,你憑啥命令我?

但是,現在他們倆改變了看法。

雖然同為營官,但是秦風確實比兩人優秀啊!

從進軍之初對劉小義等四位營官的諄諄告誡。

再到身邊的臥底要刺殺他們時,秦風派人前去營救。

最後還奉獻計策,助兩個營官殲滅敵軍,保全自己軍隊。

這少年將軍處處料敵在先,讓他倆不得不服!

並且,即使敗退後,秦風也不曾冷落他們兩人。

連軍事會議都讓參加,可見對兩人的尊重。

劉小義和金南一懷著對少年將軍感激之情,小心翼翼的踏入縣衙大堂。

連他們兩人自己都沒覺察到,再次即將麵對少年將軍時,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下屬了。

本來是審訊犯人的大堂,被秦風在臨時改成了議事廳。

少年將軍把大堂改成會議廳的原因,無他,夠大而已。

此時,大堂中央擺放著,兩張長桌拚成的一個大長桌。

這是秦風之前在將帳中,經常用來召開軍事會議的那兩張桌子。

此時,已經被他搬到了縣衙大堂。

金南一和劉小義進入大堂後,很自覺的坐在長桌兩旁的太師椅上。

此時,長桌兩旁已經坐滿了軍官,隻有正對著軍事地圖的窄麵空著一張太師椅。

眾將領對這張太師椅視若無睹。

因為他們知道,隻有一個人有資格坐在這張太師椅上,那就是秦風。

在座的這些軍官,有十八號戰俘營的千夫長,還有幾個之前如金南一、劉小義一樣,被秦風救了的營官。

這些高傲的營官,原本不屑於和比自己身份低的千夫長們平起平坐的。

現在卻甘之若飴。

誰讓人家是十八號戰俘營,自己的救命恩人,秦風秦營官手下的千夫長呢?

少頃,少年將領出現在大堂門口。

刷!

坐在椅子上,剛才還談笑風生的將官們,紛紛站起身。

“秦將軍好!”

“秦將軍您來了!”

“秦大人早!”

“……”

秦風緩步走進大堂。

他那俊秀白皙的臉上,帶著熙和的笑容,不時與眾將打招呼。

“胡營官好。”

“高將軍早上好。”

“董營官你也好。”

“……”

少年將軍徑自走到最裏麵,長桌窄麵的那張太師椅,很自然的坐下。

而將領們都筆直的站在長桌兩旁,不發一言。

仿佛這個最尊貴的位置,就是屬於少年將軍的一般。

秦風坐穩後,伸出右手虛空壓了兩下:“大家也別站著了,都坐下吧!”

眾將軍這才紛紛坐了下來。

秦風待眾人坐穩後,麵色一肅:“這次叨擾大家,前來參加軍事會議。”

“本將是想和大家來共同商量下,咱們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接著,他對右手邊坐在第二席的徐川,做了個請的姿勢:“下麵有請十八號戰俘營的總情報官徐川,來向大家做一次敵我態勢分析。”

秦風左右手兩列位置,很自覺的分為兩個陣營。

左邊是劉小義、金南一、程吟、董四海等,從前線敗退下來的戰俘營營官以及監軍的位置。

右手第一席是監軍黃門,依次往後為十八號戰俘營的總情報官徐川、協助秦風處理軍務的副手兼甲字隊千夫長趙磊。

再往下則是千夫長李鑫、王強等將領。

徐川是偵察小隊的隊長,由於自家上官極為重視情報工作,所以,他在營中的地位僅次於營官秦風、監軍黃門,甚至比趙磊的地位都高上一些。

此時的徐川聽到秦風命令,立刻站起身。

他拉開座椅,繞到秦風身後的軍事地圖處。

徐川清清嗓子,這是他第一次麵對這麽多戰俘營營官,心裏不免有些緊張。

這時他無意中接觸到秦風目光。

看到這位少年將軍向自己投來鼓勵的眼神,徐川的心中有了些許鎮定。

他開口道:“諸位將軍應該都聽說了咱們民變軍主力突然失蹤的事。”

在場的將領,包括各個戰俘營營官,都不由自主的點點頭。

在各個戰俘營遇到危機時,第一時間向民變軍老營求救,後來都得知老營主力突然“消失”的消息。

徐川接著道:“老營主力突然消失,讓我軍一時一直不知如何自處。”

他從桌上拿出一根竹竿,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地點道:“這是我軍現在所在的位置,鄭城和洛城交界處—清和縣城。”

他的竹竿在地圖上,清和縣城東麵的一處大黑箭頭,劃上一圈:“這是楊家軍向我們進攻的方向。”

“據我十八號戰俘營偵察小隊得到的消息,這支大軍由楊仁龍的弟弟楊迪龍率領。”

“這個楊迪龍是個看似莽撞,實則心細如發的將領,軍事指揮經驗十分豐富,在將來的戰場上,一定要小心此人。”

“他手下的軍隊大概有七萬人到十萬人,全部都是楊家軍的精銳,要不然也不會極短的時間內,一舉殲滅我軍七個戰俘營。”

“並重創十個戰俘營,把大家搞得如此狼狽。”

劉小義等營官在聽到最後一句話時,不禁羞愧的低下頭。

他們的失敗一方麵是因為敵人兵力強大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大意之下,中了楊迪龍誘敵深入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