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皇家馬德裏的實力還是有的。

表麵看起來,球員個人能力似乎隻處於NBA替補輪換水準,兩個明星球員也勉強剛夠得上NBA首發。

不過球場拚搶的積極性、凶悍程度卻要勝過NBA常規賽一大截,但球隊的平均高度已經超過了205公分,且並不喪失其運動能力,更重要的是,歐洲的團隊籃球一向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基點。

從林東看過的錄像來說,皇家馬德裏特別擅長高位聯防,不但對外線的限製相當強硬,且仗著整體的平均身高,隨時收縮內線的陣容也對內線有著相當強悍的保護性。

隻可惜……戰術這東西隻是理論,比賽比的終究是人。

當有一個人強大到可以肆意摧毀你的整體防線、越過了你團隊籃球的紅線時,那戰術在這種時候就反而成了拖累,它會限製球員的自我意識和反應速度,反過來讓球員變得束手束腳。

戰術得不到發揮,反而成為限製,再讓本就隻是NBA替補和普通主力的個人能力去對抗林東這樣的籃球之神……結果可想而知。

被歐洲人視為‘可以教育籃球之神’的皇家馬德裏,從第一個球開始就沒有得到過過任何機會。

防守端被林東一個人完全鑿穿,要麽是個人的各種花式過人表演,甚至於迎著皇家馬德裏三四人收縮的籃下各種穿襠過腋後強砸虐框,要不然就是讓皇馬所有球員如臨大敵的收縮在一起後,隨便扔給一個等在外線的球員。

而進攻端,由於被林東的氣勢壓製,皇馬也沒能發揮出本該有的實力來。

不止是林東各種搶斷,連同籃下全力爆發的易建聯也給皇馬製造極大的麻煩。

莫比斯它的防守顯然無法和超音速相比,但皇馬顯然也比不上騎士和湖人的進攻。

有林東和易劍連組成的重點防線,再帶動莫比斯它的策應點,讓皇馬全隊整場的命中率都被死死壓製在了35%以下。

比賽才剛過半場,20分鍾的時間,就已經以68:33的比分,徹底殺死了比賽的懸念。

下半場的林東直接下去休息了,仙道、澤北榮治和大致也全下,隻留下易劍連帶隊全替補陣容。

大前鋒河田雅史、小前鋒徐永,得分後衛土屋淳,控衛陳江華。

除了土屋淳是今年剛來的以外,另外幾個都已經算是莫比斯它的老替補了,就紙麵實力來說,屬於在皇馬絕對主力麵前並沒有太多反抗之力那種。

可是……不管是河田雅史臉上的自信,或者是徐永臉上的興奮,亦或是陳江華那滿臉的表現欲望,乃至於連剛加盟莫比斯它的土屋淳臉上都並沒有畏懼之色,已然能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這些平時坐板凳時間更多的替補們正在狀態之中。

林東的加入,帶來的絕不僅僅隻是王牌作用和球隊實力的提升,更是一種精神麵貌與絕對自信。

我們有林東耶!我們會輸嗎?所以你怕個毛,隨便造,就算丟光這三十幾分的優勢,林東上來一樣能贏!

實力夠不夠先不說,但敢打敢拚的態度得先拿捏住,這讓幾個替補上來時簡直就像是一隻隻打著雞血嗷嗷叫的小牛犢子。

皇馬幾大主力雖然都沒下,但一來上半場著實是被林東打得有點懵逼了,完全不在狀態,二來這幫生力軍一上來就拚命的架勢,居然衝擊力十足。

林東在場邊安靜的看著。

易劍連在籃下已然完全壓製住了皇馬那個215公分的中鋒,有史蒂芬的調理,易劍連這兩年在莫比斯它的身體素質上升極快,儼然已經有了打NBA內線的實力,看來明年就可以送阿聯去NBA參加選秀了,差不多能撈個首輪樂透區,而一年的NBA適應,會讓阿聯在08奧運麵對美國隊時爆發出更強大實用的戰力。

陳江華的速度也是真練出來了,在林東看來,如果單論速度,陳江華已經不在馬刺GDP的帕克之下,且不同於他在另一個世界裏時的浮躁和容易失誤,莫比斯它有最先進的基礎訓練,也一直都最強調這一點,更早接觸專業的訓練,這讓陳江華的控球變得相當出色,比起另一個世界08奧運時動輒丟球的那位亞洲閃電,如今的陳江華才是一員真正合格的控衛,且身高似乎也比前世稍高了一點,到了190公分。

他或許不太適合去NBA,但歐洲聯賽卻是相當適合他的土壤,屆時他的加盟也必將成為龍國奧運軍團不可或缺的一員,能填補一些戰術空缺。

而河田雅史給林東的感覺則隻是中規中矩,一個讓人挑不出什麽毛病,但也沒有什麽個人特點的大前鋒,什麽都會一些,且還都練得不錯,但與皇馬的那位主力大前一對位,就能感覺到他既缺乏攻堅手段、也缺乏定海神針一樣的防守氣勢,對抗差了些、精細化的技術相對薄弱,不過好處是配合度高,對球隊的戰術理解和執行比較透徹,雖然在球場上沒有太多存在感,但既不會成為球隊的漏洞,必要時候也可以完成戰術閉環的這麽一個角色。

至於剛來的土屋淳則就相對較差了,畢竟之前一直隻是在日本的B聯賽裏混,那裏的整體環境水平與西甲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讓他對上皇馬的2號位是比較吃虧的,但態度積極,且看得出來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林東經常還是會和安西教練聯係的,知道安西教練的打算,也知道如今日本國家隊缺乏優秀的二號位替補。

畢竟如今日本國內最強的幾個人,也是安西教練心目中的奧運名單,櫻木是鐵定的大前位置,仙道彰是鐵定的控衛,森重寬是中鋒、澤北榮治小前,流川楓則是二號位。

其中大前位置有河田雅史可以替補,控衛位置大概率是這次來莫比斯它的藤真去替補,森重寬的中鋒位置和澤北榮治的小前鋒位置,目前日本還找不到替代對象,但至少,流川楓的二號位,得有一個替補空間,那就是土屋淳。

把土屋淳和藤真弄來莫比斯它,就是安西教練再三拜托的結果。

這在林東看來就是隨緣了,球隊肯定會給他一些機會,但能到怎樣的水平,得看土屋淳自己。

不過單就這場比賽而言,土屋淳雖然對位時處於下風,但皇馬的狀態卻著實不在,被易劍連帶著這麽一幫替補,居然和皇馬五大主力在第三節打了個有來有回,完全不落下風。

上半場結束時林東率隊領先的35分,到中場結束時,雙方的比分定格在了108:79,莫比斯它以29分的優勢,輕取皇馬,拿下了林東加盟西甲後的首秀戰。

歐洲媒體和球迷們集體沉默了。

原以為林東來了歐洲聯賽後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可現在看來……

適應還是需要適應的,但不過林東去適應歐洲聯賽,而是需要歐洲聯賽其他所有球隊去適應林東的存在啊!

或許,隻有等歐冠這幫球員適應了林東的存在、適應了他可怕的實力後,還是有可能在麵對他時,慢慢打出原本團隊籃球該有的威力來。

可在那之前……

三連勝、九連勝、十五連勝、二十七連勝、三十八連勝!

僅隻兩個多月的西甲賽程,林東率領莫比斯它,以全勝114的滿積分戰績,拿下西甲總冠軍,挺進歐冠。

林東的存在實在是太BUG了,他屬於那種不止是自己強,而且球權無私、可以帶動全隊的類型,有他存在的球隊,實力直接上升一個台階。而更要命的是,因為他的人氣、因為他的氣場,不但可以影響著身邊的隊友、影響著主客場的球迷,甚至還可以直接壓製住對手,讓每一支球隊在麵對他時,都先背負上無比沉重的心理壓力。

他的個人實力就足夠將球隊提升一檔了,他的聯動卻將球隊再提升一檔,一個足足提升兩檔的球隊本身就已經足夠可怕了,偏偏他還要再給對手疊個DBUF,讓你削弱一檔……

這還怎麽玩?

意甲、英超、法甲等一些皇馬的老對手球隊都是笑著看完今年整個西甲聯賽的。

在往年,歐洲籃球聯賽中,一向就以西甲為首,甚至許多媒體都將西甲視之為了這個世界唯一僅次於NBA的籃球聯賽,以至於意甲、法甲、英超等聯盟都相當不爽。

西甲這幫人一個個眼高於頂,平時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還扯出一個名詞叫什麽‘西選’,意思是隻要從西甲殺出來的球隊,就是天選之隊,就是天生要比其他球隊高一檔次。

大家都是歐冠的下級聯盟,憑什麽就你們西甲獨一檔啊?

於是,看著林東率領莫比斯它在西甲見誰滅誰,其他幾個聯盟的其他所有球隊,心裏那叫一個暗爽,簡直是爽透了,隔著屏幕都恨不得大喊幾聲讓林東多灌他們幾個。

可是……莫比斯它進入歐冠了。

看他們虐西甲其他球隊時,大家固然很爽,但現在輪到自己要被虐了……天呐,這簡直就是噩夢!

說是不服,但其實所有歐冠球隊心裏對西甲的水平還是認可的,連西甲所有球隊都被虐了個遍,毫無還手之力,誰會覺得自己就一定能行?

當然,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

西甲那幫人也就不適應林東的存在,不適應這種一群團體運動員中突然冒出了個個人英雄主義的打法而已。

但這都兩個多月了,大家天天看林東的比賽,該了解的、該適應的也都適應了。

研究啊!針對啊!

他個人能力強,那就和他打團隊籃球啊,你看西甲那些家夥一個個總想著去夾擊林東,你幹嘛夾擊呢?做好自己的進攻和他對飆不就行了嗎?反正莫比斯它的整體防守能力也不怎麽樣。

這還隻是最基礎的,對腦洞大開的歐洲人來說,他們還能想出一萬種古怪的方法來。

隨後的歐冠小組賽、淘汰賽,無數懷揣著擊敗莫比斯它好一戰成名的球隊,帶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針對戰術、帶著各種各樣拚命的信念,集體狙擊莫比斯它,哪怕隻是贏他們一場呢?!那不也比西甲被剃個光頭強多了?

隻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整個歐冠聯賽環節,從小組賽到淘汰賽再到總決賽,莫比斯它全都無一敗績。

其他球隊是在適應林東,仿佛開始慢慢打得出自己的特點了。

可他們忘了,莫比斯它也在適應林東。

超音速曾經仗以橫行NBA的空間小球戰術,被莫比斯它漸漸熟悉了起來。

莫比斯它固然比不上超音速的戰力,但莫比斯它的輪換深度卻要比超音速強出不少。

以易劍連為絕對核心,王誌郅、河田雅史和森重寬輪換支撐起來的內線,其實已經有了幾分超音速內線的影子。

都是移動速度快的大個子,適合跑轟的攻防轉換,輪轉防守雖然始終沒能練出來,但大體幾分影子還是有的,加上林東這樣一個關鍵插件,以及外線仙道、徐永、陳江華的穩定三分,這讓莫比斯它的空間小球戰術也有巔峰超音速大約七八成的功力了。

何況就算這都還不能解決問題,也還有林東呢。

而這樣提升的結果,就是歐冠無人能敵,且一切仿佛都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加盟這裏僅僅幾個月時間,就已經為馬爾貝拉這座城市、也為莫比斯它這支球隊輕鬆拿下了隊史和城市曆史上第一個歐冠總冠軍。

馬爾貝拉滿城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穿著短裙滿街跳起桑巴,整座城市的狂歡,與在西雅圖奪冠時一般無二。

由此帶來的城市熱度、籃球熱度,乃至於周邊等等自也是無比瘋狂。

當然,更少不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

西甲和歐冠的籃球聯賽,往年在全世界範圍內是並沒有太大知名度的,基本沒有什麽國外的轉播。

但今年龍國和日本的轉播權買斷,加上美國那邊ABC買下了一些單場比賽的轉播權,使得歐冠聯賽的知名度由此大升。

當然,比不了美國當初的氛圍,想要像當年在全美範圍壓倒橄欖球一樣,去壓倒足球在歐洲的熱度,顯然還是有些過度誇張了。

但至少,歐冠的聯賽影響力大增。

對下,連接CBA的轉會交易,讓今年有至少四個五歐洲球員轉會去了龍國,而一些看重龍國球迷基礎的歐冠球隊,如西甲、意甲、英超等等,也都各自吸納了一些來自龍國的青訓球員。

而對上,在美國的轉播權在引來了全美球迷一些關注的同時,也給歐冠引來了更多NBA球探的矚目。

今年夏季NBA的選秀,注定將多出不少歐洲麵孔。

這是幾方共贏的事,林東這步承上啟下的轉會,仿佛將NBA、歐冠和CBA這三級聯賽給鏈接到了一起來。

唯一吃虧點的或許是NBA,畢竟今年NBA的收視率因為林東的離開而出現斷崖式下滑,總決賽的收視率也已經被NFL重新壓倒。

畢竟,今年NBA的總決賽,不但缺了曾經締造出無敵輝煌的那個男人,也缺了讓全美球迷已經耳熟能詳的超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