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等人邁著沉穩的步伐,踏入了大炎皇朝那莊嚴肅穆的朝堂。
剛一進入,一座巨大的龍殿便映入他們的眼簾,那恢宏威武之態,仿佛是一頭沉睡的巨龍,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勢。
朝堂的柱子高聳入雲,粗壯得需數人才能合抱。
每一根柱子上都盤踞著栩栩如生的盤龍,那些龍張牙舞爪,龍須飛揚,仿佛下一秒就要騰空而起。
而在這盤龍之上,還刻畫著一道道古老神秘的符文,閃爍著幽微的光芒,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王朝的傳奇。
符文流轉之間,隱隱透露出一股強大而神秘的力量,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整齊站立。
文官們身著飄逸的長袍,氣質儒雅,他們專注於修法,舉手投足間,仿佛能掌控天地間的靈力;
武將們則身著厚重的鎧甲,身姿挺拔,他們苦練體魄,渾身散發著剛猛無匹的氣息。
每個人身上都湧動著強大的靈力波動,如同一座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彰顯著他們的實力與威嚴。
蘇銘等人的目光順著朝堂向上望去,隻見兩排皇子整齊排列,一共有十幾人。
他們全都身穿鮮豔的紅袍,猶如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散發著青春的朝氣與活力。
唯有一位太子,身著華麗的金袍,在陽光的映照下,金袍閃耀著奪目的光芒,顯得格外尊貴。
這位太子一臉高傲,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他便是大皇子羅鴻勳。
而在大皇子之上,便是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皇位。
龍椅之上,端坐著一個中年男子。
他身上散發著一股無形的威嚴,仿佛是天地間的主宰。
然而,他的臉色卻十分憔悴,麵色蒼梧,透著一股病弱之氣。
他身穿紫金龍袍,那袍上的金線細密繁複,閃爍著華貴的光芒。
胸口刺繡的五爪金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彰顯著他九五至尊的身份。
然而,這原本威嚴嚴肅的朝堂,此刻卻呈現出一幅荒唐的景象。
皇帝羅天佑竟然左擁右抱,身邊各坐著一位妖豔的美女。
這些美女全都穿著輕薄的紗衣,那曼妙的身材若隱若現,大部分肌膚都暴露在空氣當中,雪白的美腿隨意地搭在龍椅上,盡顯嫵媚與**。
更有一個女子,麵容宛如狐狸一般妖媚,一雙勾人的眼睛仿佛能攝人心魄。
她嬌笑著坐在了皇上羅天佑的懷裏,雙手還不停地為他斟酒。
羅天佑則沉浸在溫柔鄉中,盡情享受著身旁美女的服侍。
他一邊喝著美酒,一邊吃著珍饈佳肴,麵前的盤子裏還堆滿了各種各樣的丹藥。
那些丹藥散發著奇異的光芒,一看便知是珍貴之物。
他時而放聲大笑,時而與身邊的美女調笑,全然不顧朝堂上眾人的目光。
文武百官們雖然表麵上神色平靜,但他們的目光卻都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蘇銘和七皇子羅振東的身上。
蘇銘微微皺眉,心中對這荒唐的場景感到十分震驚。
而羅振東則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緩緩地走上前去。
他走到大殿中央,優雅地彎下腰,雙膝跪地,聲音洪亮而清晰地高呼道:“孩臣參見父皇!”
那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上回**,久久不散。
羅振東跪在地上,聲音洪亮而懇切地呼喚了幾聲“父皇”,然而上方的羅天佑卻好似沉浸在另一個世界。
他被身旁環繞的美女們簇擁著,嬌柔的笑語、美酒的醇香以及珍饈的美味,讓他完全沉醉其中,根本無暇理會下方羅振東的呼喊。
羅振東眉頭微皺,眼神中閃過一絲焦急,他深吸一口氣,再次提高音量呼喚了幾聲。
直到這時,一旁的太子羅鴻勳才慢悠悠地來到羅天佑身旁,輕輕俯下身,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羅天佑這才似有察覺,不耐煩地點了點頭,這才慵懶地垂眼向下看了一眼,仿佛是從美夢中被突然叫醒,聲音帶著些許不悅問道:“出去巡邏回來了。外麵狀況如何,速速報上來。”
直到此刻,這位皇帝才像是想起了朝堂之上還有國家大事等著處理。
羅振東依舊跪伏在地,神情嚴肅,沉聲說道:“父皇,西方勢力來勢洶洶,他們如同一股黑暗的洪流,已經侵占了我國兩座山脈,掠奪了大量資源。如今,他們正瘋狂攻打東方的青龍門,一旦青龍門被攻破,敵軍便會**,直逼皇城。”
然而,聽到羅振東如此嚴峻的匯報,羅天佑卻表現得極為淡定,沒有絲毫的慌張之色。
他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美酒,漫不經心地說道:“我大炎王朝,國勢雄渾,底蘊深厚,區區一個西方勢力,何足掛齒,不必如此緊張。不過,倒是有一件事,本皇要弄清楚。”
說到這裏,羅天佑的聲音突然頓住,他伸出手輕輕招了招。
那個麵容如狐狸般妖媚的女子便嬌笑著扭動著身姿,再次坐入了他的懷裏。
羅天佑立刻伸出雙手,在女子身上肆意遊走,動作十分大膽。
那女子也不反抗,反而嬌嗔地依偎在他懷裏。
在這莊嚴的朝堂之上,羅天佑的行為愈發過分,眼看著那女子的衣衫都快被他扯落,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膚。
可令人驚訝的是,下麵的文武百官們對此竟無動於衷,仿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他們有的眼神麻木,有的則裝作沒看見,各自站在原地,沉默不語。
唯有羅振東滿臉的難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無奈與憤怒。
他輕輕歎了口氣,強忍著心中的不滿說道:“請父王明示。”
羅天佑這才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羅振東,冷笑著說:“聽說你要叛國,還勾結西方勢力,而且已經有了人證和物證,你該當何罪啊?”
羅振東聽到這話,心中一驚,連忙高呼冤枉:“父皇!我對大炎王朝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怎麽可能做出叛國之事?定是有奸佞之臣在您麵前進讒言,蒙蔽您的聖聽,還請父皇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