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洗淨鉛華(1/3)

先有葉霜劍意淩天!

後有釋心引得諸天佛唱,寧靜使得天地大寂靜!

山清水秀之處,有綠樹桃花,身穿金甲的猴子躺在一顆古老的桃樹之上,其下青年盤腿坐在一處水銀色的泉水之中,猴子望著天空,“聚勢初成,且看天地百花開!”

話音一落,泉水之中的青年緩緩起身,雙腿微微彎曲,彈射空中,天空雷劫匯聚,猴子摘下一顆桃子大口大口吃起來,齊道臨登空而上,如古老神話的神袛巡守人間,萬劫無用!

地獄之中,有血海滔天,卷起萬丈巨浪,女子持刀,頭戴血色王冠,身披血色戰甲,立於大浪之中,血蓮綻放!

有道士行走天地間,身後青蓮朵朵開。

有白衣勝雪身處大墳,混沌氣彌漫,大道環繞,如眾星拱月!

有**上身於九天重水瀑布之下練拳者,一拳出,流雲散,天驚而地動!

有龍遊大海,萬獸臣服!

……

陸遊在一家酒店當掌櫃,每天笑嗬嗬的收些小錢,冥冥之中自有感應,但是陸遊卻一點都不著急人間九重天,都有他的足跡和身影,騎著冰雪神駒,唯獨不能喝酒,不算是美事,其餘的都很好。

酒店裏有可以買醉的,有閑聊的,有交友的,也有密謀事情的,總之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一個景色矍鑠的老儒生是常客,普普通通,卻最喜歡和人講道理,要不是每次都是陸遊賠了酒錢幫著他道歉,事後在偷摸的警告那些不講理的人一番,這老儒生才得以優哉遊哉的喝酒。

老儒生每次喝酒隻要三兩,一碟小菜,一盤花生米,一邊喝一邊和掌櫃的聊天,講講道理,現在也隻有這個掌櫃願意聽,有人聽就好。

同輩許多人已經破境,入聖君,入聖尊,甚至入聖皇的都有不少,曾經被年輕一代視為最大對手的陸遊,卻消失無蹤,天路之後,也隻有一次見過,便是陸遊帶著大秦長公主長樂遊曆的時候,和東方家族有些交情的人也在打聽過這位東方家族年輕一代最為出彩的一位,卻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至於陸遊的那幾個紅顏知己,如今也是光彩奪目,璃已經踏入聖皇境界,而一向單純,被認為沒有戰力的蕭靈兒,更是在妖族**之上,一舉奪冠,相比之下,將陸遊原本籠罩的無敵光彩都掩蓋了過去。

便是陸遊的至交好友們,都不知道陸遊到底去做什麽了,隻是知道陸遊在人間,卻不知道陸遊如今怎麽樣了,也沒有聯係他們。

相比很多人想念那個一肚子壞水的陸遊,他本人卻是過得瀟灑自在,心有枷鎖,一日不得解,日日思念,越陷越深。

“掌櫃的似乎有心事?”老儒生問道。

陸遊點點頭,又搖搖頭,一個凡夫俗子,如何能解他的煩憂,說與不說也是無用之功,不如不說。

老儒生笑了笑,說道:“我與你說個故事?”

“今日不講道理了?”陸遊倒是有些

奇怪。

老儒生撚須含笑:“道理嘛 ,在書上的都過於理想,聽得進去,做得到,能真正講出來的,還是得要經曆過才行,天下書生多如牛毛,幾個人將書本上的道理讀進去的?”老儒生對那些書生,卻是極為不屑的,讀書讀到狗身上去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連修身都做不好,何來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包容性最強,可學道,禮佛,知法,專研縱橫,但道不可至極,不然一心念清靜,則天下不事勞作,不知禮法,如死水無魚,漸將幹涸。

禮佛不可至極,不然一心吃齋念佛,事事求善而不知善,事事知惡而不知懲惡,事事知事事不為,天下人便多無情無欲,亦如死水。

法家嚴謹,內無人情,獨尊法家,酷吏嚴刑,眾生民不聊生,已失人道。

縱橫取巧,觀摩人心,順應大勢,亦可順勢而為,可大多數人隻學會了巧字,則天下熙熙皆為利,世人皆求利,而無善舉,違本心,也不好。

老儒生不覺得那些學說有什麽弊病,隻是學的人太過於專營,順本心欲望,就是不好了,那些個道理,有人聽,有人懂,但是沒有人做,講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可以聽聽。”陸遊笑著說道,招呼小二去了一壺酒過來,自斟自酌,老儒生每日飲酒三兩,不多一毫,也不少一分。

故事很簡單,卻又很複雜。

講的是一個將軍,幼年被送去敵國當間諜,他天資聰穎,能文能武,年紀輕輕便坐上了將軍之位,故鄉父女尚在,身在敵國,卻已娶妻生子。

兩國大戰,將軍又該如何取舍?

是報效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敵國,還是要做一個忠君報國的忠誠?

後來故國以其父母性命要挾,敵國也隱隱將他的妻子控製,老儒生問陸遊:“以前和你說話,你最喜歡說的就是大義。”

“那麽這個故事裏,大義是什麽?”

陸遊陷入了沉思,如果那個將軍是他,可能他會選擇先攻故國,再轉手滅敵國,“如果注定要失去的,那便隻能向前,順從本心。”

老儒生笑著搖了搖頭,“表明身份,先將道理,講不通再一死。”

“若是不能死,這便是兩難之地,我們不是故事裏的人,如何選擇都是我們自己而已,他要怎麽做是他的事情,這樣的故事,沒有結局才是最好的。”

陸遊抬起頭看向老儒生,老儒生笑著說道:“我們做事不要隻取看結果如何,未來發生的事情,是和現在息息相關,和過去也是千絲萬縷的聯係,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問心無愧,但在大和小麵前,可以選擇大正確和小錯誤。”

“那將軍之事如何解?”陸遊問道。

老儒生抿了一口酒,笑道:“能如何解?兩國相爭,受苦的是百姓,傷一人之心,傷百人之心,如何比得兩國百萬民眾?”

“但這樣的苦與痛,非常人所能承受,不是人人都是聖

賢,都是善待天下人的心。”陸遊輕聲說道。

老儒生點點頭,“所以要多讀書嘛,讀書知禮,曉得大義,仁,信,孝,都是要知道的嘛,知道才能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是不是錯的,是不是?”

“你一直在思考百家學說的由來和是否正確,”老儒生笑著說道,“先生教書,就是要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學問,然後學了學問的人,就會按照先生說的去做,如果錯了,先生自然就是錯了,但如果對了,學生還會有家人,有朋友,還會有學生,那麽對的人就越來越多,然後很多人就會覺得這門學問是不錯的,你說是不是?”

“人間的人心啊,道理啊,都是這天空落下的雨點,是一壇放入地窖的酒,隻有積累和時間,才會證明他的對與錯,好與壞,多與少。”老儒生說道。

陸遊輕輕轉動酒杯,陷入沉思,許久未曾醒轉過來,老儒生麵帶笑容,不枉費白喝了這麽多天的酒,窮酸書生,能有幾個臭錢?

有借有還嘛,你給我酒喝,我助你穩固道心,明悟本心,合理的買賣,商家的學說也是不錯的嘛 。

等陸遊醒悟過來之後,老儒生已經離開,陸遊笑了笑,他本身就十分聰明,現在回想過來,恐怕就是儒家的某位聖人了。

陸遊朝著門口與儒家禮儀作揖道謝,然後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優哉遊哉的喝著小酒,心情愉悅,陸遊從來都是陸遊,但不是聖人,有情欲私心,也有惡念,隻是自己陷入了死胡同。

人生當死則是,何必掛念太大,東方家族又不是隻有他一個有怨念,可都還是氣勢高昂的上戰場,在私情和大義麵前,選擇大義,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做不到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非聖賢,有過無過,自己要無愧,剩下的,願意多說兩句,誇兩句,罵兩句,都是別人的事情。

但也不可全然不在乎,終究是針對自己的嘛,道理多聽多看,從書裏,生活裏,都是有的,但是如何做,事事不能全對,也不能全錯,之前犯下的錯,不能因為之後做了好事就抵消,也不可能因為之後做了好事而彌補,因為錯了,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更改的,那麽就要去償還。

傷人者人必傷之,害人者人必害之。

善待人者人念其善,陸遊相信天下沒有以惡報善的人,如果存在,那隻是一隻有智慧卻無人性的野獸,光禿禿的沒有皮毛,凍得冷血。

既然身在這個位置,就沒有逃避的理由,往前看看,不要去看結果,要看過程,結果不是既定的事情,但是過程是可以更改的。

“今日所有酒水免費!”陸遊想到這裏,笑著說道。

酒店之中頓時熱鬧了起來,斤斤計較的年輕掌櫃,難得這麽大方。一個銅板都不給免去的人,要不是在酒水好喝,根本就沒有人來。

既然今日掌櫃的說免費,那可得把以前差的酒水都喝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