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提親的人,太陽已經開始偏西。

晚飯仍然是木薯。

在有了一次愉快的飽餐經曆後,李玉蓮對於食用木薯這件事已經不再抵觸。

死就死吧,和相公死在一起,那也是幸福的。

而且就算這是毒果,但能夠填飽肚子,而且還那麽美味,那也死得其所了。

蘇硯在一旁操作,李玉蓮就在旁邊看著。

李玉蓮學習的模樣十分認真,蘇硯準備給她頒一朵小紅花。

晚飯過後,便宣告著一天的結束。

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娛樂活動,晨出暮歸,生活就是這樣簡單。

在剛穿過來的一兩天,蘇硯感覺很不習慣。

約莫著六七點吧,人們就開始準備睡覺了。

這對於以前經常半夜還在泡吧的蘇硯來說,太早了。

不過沒有手機,甚至都沒有燈,他又能做什麽呢?

現在他漸漸習慣了。

有時早晨還能起個大早,這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隻不過他仍舊保持著每天沐浴的習慣。

這倒並不是多麽過分的要求。

李玉蓮也在蘇硯的影響下,養成了這個習慣。

其實這也好。

晚上,蘇硯無聊,便會教李玉蓮一些新遊戲。

而洗個澡,則是更方便二人玩耍。

二人經常玩到渾身香汗淋漓,才幸福滿足的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蘇硯還在做美夢。

門外一群人便在等著他了。

作為代理族長,他想賴會兒床也不行。

在李玉蓮的服侍下,蘇硯洗漱完畢,將昨天剩的木薯吃了,便跟著村民出發了。

他並不準備帶村民去挖木薯。

首先要向村民解釋木薯無毒,這本身就要費一番功夫。

而且估計沒幾個人願意像李玉蓮那樣以身赴死,陪他吃木薯。

另外,這些木薯是屬於他的戰略物資。

要是被太多人知道了,那麽多饑民,到時候一陣哄搶,他可就什麽都不剩了。

用最小的代價控製住這些木薯,那才是第一步。

當下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田地都種上糧食。

按照傳統的法子,等水稻長起來,日子可能就長了。

到時候可能天氣不適合,水稻便失了批,不結穗。

不過江寧府的氣候總的來說還是很適合種植的。

一些種的早的水稻都開始掛穗了,而一些地方才開始插秧。

這主要跟當地具體情況有關。

但即便如此,先後播種的地區都能夠收成。

眼下蘇塘縣周邊幾乎完成了插秧,少數沒插的,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蘇硯先是安排四五個人犁田,翻一下,讓整塊田更適合插秧。

接著,他便帶著老老少少,先是去砍了幾棵不大不小的樹,剃光樹枝,立在一塊稻田四角。

接著,又砍了很多竹子,根據四個角而搭了一個傾斜的屋頂。

讓人找了一些稻草,編成草簾,蓋在上麵。

大山個頭大,幹活也利索。

一個人頂兩三個人,還真不是吹的。

蘇硯走到他身邊,鼓勵道:“加油幹,大山。”

“好勒硯哥兒。不過硯哥兒,你這是想幹啥,在田裏修房子嗎?”

蘇硯點點頭。

他沒辦法搞來薄膜,這能采用這種本辦法來搭建一個簡易大棚。

白天天氣暖和了,就把草簾揭開一部分,讓稻種見見光。

晚上降溫,便再讓人把草簾蓋上。

與此同時,他又讓懂得編織的農人,用篾條編了網格,每一個格子便是一株秧苗。

做完這些,他又讓人用草木灰和著農家肥,先進行一次預施肥。

而他則是用酒將穀種發濕,準備播種。

一群人看著蘇硯拿這麽珍貴的酒來泡穀種,都是一陣心疼。

這些米酒十分渾濁,想來讀書不高。

而且由於糖的稀缺,這些米酒也沒什麽甜味。

這倒是讓蘇硯又多了一個主意。

釀酒。

隻不過,從開始釀酒到發酵需要時間。

而且,釀酒需要糧食。

現在人們肚子都吃不飽,又怎麽會拿糧食出來釀酒呢。

而且大楚的酒主要是作為飲料。

要是按照後世的蒸餾法釀出來的酒,太烈了,這些人反而喝不慣。

遼人那邊其實也有稍微烈一些的酒。

不過傳到大楚卻並不受歡迎。

隻有邊關的一些士兵,生活在那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喜歡喝烈性酒。

再有就是一些底層的勞力愛喝烈酒。

不過蘇硯在酒吧混跡多年,調酒的手法多少還是學到了幾招。

到時候酒製作出來了,稍微調製一下,肯定也能風靡。

屆時如果再配上燒烤,那肯定受歡迎。

但這都是以後的事了。

蘇硯當下便是帶著村民把穀種先播種下去。

好的是村民們雖然不理解,卻仍舊無條件的支持執行,這讓代理族長很高興。

這樣看來,昨天被蘇文丕帶走的一些刺頭反骨仔,也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現在蘇硯在這群人中的權威沒有人質疑。

蘇硯這邊忙得不可開交,李玉蓮那邊也沒閑著。

她召集了村子裏的半大不小的孩子,跟著她一起上山。

她按照蘇硯的吩咐,挖了許多木薯,然後又將木薯樹種了回去。

這些小孩子都接受了嚴格的‘就業指導’,不會把挖木薯的事透露半句。

而且很多小孩也不認識木薯,這倒省了向他們解釋的麻煩。

況且隻要教得好,很多時候小孩子是比大人還要靠譜的。

她們的力氣雖然不大,不過好在這並不是一個很費力的事。

而且這些孩子都是農村長大的,從小都在幹農活,業務能力還是非常強的。

蘇硯看到眾人挖回來了這麽多木薯,還是有些吃驚。

他讓李玉蓮帶著這些孩子啊,按照老辦法先處理木薯。

其他人幾乎都去勞作了,因此她們洗木薯並未被人發現。

木薯洗淨後,她先是將木薯蒸熟,又按照蘇硯的吩咐將木薯搗成泥,再往裏麵加一些野菜葉子。

最後,再捏成丸子。

這樣一來,這些帶著淡綠色的丸子,便和木薯最開始的樣子完全不同了。

蘇硯也帶來好消息。

村南頭的本地梨樹又有一批新果子成熟。

蘇硯讓人去摘了一大筐回來。

估摸著眾人活兒幹得差不多了,他便帶著李玉蓮開始做晚飯。

將梨切成丁燉湯,然後水開後把木薯丸子下在裏麵。

做法非常簡單。

不過還不待起鍋,香氣早已醉倒一大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