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開國謀士陳平從小就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他跟著自己的兄嫂過日子,哥哥發現他很喜歡讀書,就讓他去私塾中學習。

陳平長大後,天下正處於一片混亂中。陳平所居住的武陽最接近的地方是下相,而下相正是項羽叔侄起義的地方,於是他就攜帶家眷投奔了項羽。在楚軍之中,陳平隻擔任了一個行走秘書的職責,項羽雖然是一個豪傑,卻沒有發現陳平的才能,因為一點兒小事就要殺他。陳平非常擔心自己死在項羽刀下,便連夜逃走,投奔了劉邦。

劉邦對陳平非常器重,讓他跟隨在張良左右,給蕭何、曹參等人做助手。雖然身兼數職,但陳平感念劉邦對自己的恩情,非常賣力地幫助劉邦。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意識到糧草對於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不再攻擊劉邦的城池,而是一味地搶奪漢軍從滎陽送來的糧草。漢軍的糧草不斷被楚軍搶走,讓劉邦和謀臣們都非常頭疼,但又無計可施。劉邦便想到了議和的策略,希望能夠以滎陽為界,將天下一分為二,和項羽各自為王。但是這個提議並沒有獲得項羽的同意。

內外交困之時,劉邦想到了陳平,便向他請教。陳平對劉邦說:“項羽這個人,為人猜忌信讒,他最得力的助手就是亞父範增和鍾離眜等人。可是每一次獎賞功臣的時候,項羽都舍不得爵位和封地,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為他賣命。如果大王舍得幾萬金,我就可以施展反間計,讓他們君臣之間產生嫌隙,上下疑心,引起內訌。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趁機反攻,最後將楚軍擊敗了。”劉邦對於陳平的計策非常讚同,當即就給了他四萬金。

利用手中的黃金,陳平收買了楚軍的將士,讓他們散布流言。一時之間,楚軍之中流言四起,人人都在傳說鍾離眜等大將辛苦了這麽久,卻沒有享受到該有的待遇,楚王要是再不獎賞他們,恐怕這些大將都要投奔漢王了。謠言傳到了鍾離眜的耳中,他們固然不信;但是項羽聽到之後,卻心生疑竇。從此,項羽將鍾離眜等人排除在軍機大事商議會議之外,就連範增都開始懷疑。為了確認這些信息是否是真的,他便派遣了使者去漢營中探查。

劉邦聽說項羽的使者要來,忙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陳平。當楚營的使者來到漢營的時候,陳平便故意拿出豐盛的食物來款待他們,可是見到使者的時候,他又故意做出一副驚訝的樣子,低聲和旁邊的人議論道:“本來以為是亞父範增的使者,沒想到是楚王的使者。”說完,還讓侍者將食物都收起來,隻送上了粗茶淡飯。

受到這樣的侮辱,使者非常氣憤,將此事詳細匯報給項羽。項羽聽完,心中的疑雲也越來越重。範增根本不知道項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還忠心耿耿地為他出謀劃策,數次勸說項羽趕緊奪取滎陽。可是項羽再也不信範增的建議,反而不斷冷落他,範增發現之後感到非常氣憤,他悲憤地說:“看來天下的格局已經可以確定了,請大王好自為之,我請求告老還鄉。”

聽了範增的話,項羽不僅沒有悔悟,反而很高興地順水推舟,答應了範增的要求。範增隻好唉聲歎氣地離開了。在歸鄉的途中,他背上生出一個癰疽,未等回到故鄉彭城就一病死去。直到此時,項羽才發現自己中了陳平的反間計,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範增死去之後,項羽如同一隻無頭蒼蠅,一直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進攻,爭霸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了。沒用多久,劉邦就奪取了項羽的很多領地,最終逼得他四麵楚歌,在烏江自刎。

對於自己的下屬,一旦選擇就不能懷疑。俗話說:疑心生暗鬼。項羽的本性之中便有猜忌的缺點,而陳平正是利用他的這個缺點,讓項羽心中生出了“暗鬼”,對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不再信任,這是項羽開始走向失敗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