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後期,京城出了一位秉公執法的官員許孟容。他做禮部員外郎時,有一個公主的兒子要進入弘文館(掌管編撰圖書的機構,也是唐朝的貴族學校),而這是違反相關規定的。許孟容不管公主的麵子,堅持拒絕。公主在皇帝唐德宗那裏告了一狀,唐德宗派人來調查,明白事情原委之後,不僅沒有責備許孟容,還稱讚他忠於職守,給他升了官。
過了幾年,浙江東道觀察使裴肅命令手下人齊總用搜刮來的財物進貢,以博得唐德宗的歡心。裴肅死後,唐德宗任命齊總為衢州刺史,越級提拔,大家紛紛表示不滿,卻沒人敢直接提出來。
許孟容認為這種做法不合適,對唐德宗說:“齊總沒有特別的功勞,突然越級提拔他,朝廷內外都會又吃驚又猜疑。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敕命,這道詔書還是不發為好。”再加上諫官們也議論這件事,詔書最終沒有發出去。18年來,沒有人在皇帝麵前爭論事情的對錯,唐德宗覺得許孟容的做法是打破了僵局,開了個好頭。為此,唐德宗專門召見許孟容,誇獎他道:“要是朝廷百官都像你這樣盡職盡責,我還擔心什麽呢?”
唐憲宗即位後,許孟容當上了京兆尹,負責處理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務。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有人來告狀,告的是神策軍的一個名叫李昱的官員。按理說,許孟容的官職比李昱大,本沒有什麽好為難的,依法辦事就可以了。可李昱的背後,站著整個禁軍隊伍,一不小心就會惹麻煩。
原來在唐德宗興元元年(784)時,李懷光等人發動叛亂,唐德宗被迫逃出京城,躲到了梁州(今陝西漢中)。眼看著天下大亂,唐王朝氣數衰微,隻有禁軍不棄不離,拚死作戰,打敗了叛軍,將唐德宗護送回京城,立下了顯赫的功勳。從這以後,禁軍在京城裏驕橫放縱,地方官沒人敢管。
在這種情況下,要處置一個禁軍的官員,談何容易。許孟容問清案情,得知李昱借了人家八百萬錢,過了三年還不肯還。人家上門討債,李昱不但不還錢,還口出狂言,將討債人趕出家門。討債人一怒之下,跑到京兆尹的衙門裏喊冤,要求許孟容為民做主。
許孟容大怒,這哪裏是借錢,明明是強取豪奪,他立刻下令抓捕李昱。旁邊的官員都說:“這案子都三年了,沒人能管得了,您又何苦惹火燒身呢?”
許孟容不理他們,堅持將李昱抓捕歸案,嚴刑拷打之後,給他限定還錢的日期。如果到時侯還是不還錢,就要將他處死。
消息傳開,整個禁軍都轟動了,他們推舉代表去唐憲宗那裏喊冤求情。唐憲宗也要倚賴禁軍,不想和他們發生摩擦,於是下令,讓許孟容把李昱交給禁軍治罪,許孟容不聽。唐憲宗再派人去傳令,許孟容還是不聽。到最後,許孟容忍無可忍,對唐憲宗說:“我知道不服從詔令就是死罪,但我奉旨治理京城,就應該為您鎮壓豪強。李昱如果不把錢全部償還,就絕不能放人!”唐憲宗認為他剛直不阿又恪盡職守,又一次稱讚他。
這件事傳出去後,京城的豪強大為震驚,行為大大收斂。許孟容的威名也就此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