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親耕,王後親蠶!

這是古來自有的習俗。

作為一個農耕民族,躬耕與蠶桑是中國古代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最重要的事情。

為了體現對於躬耕與蠶桑的重視,自商周起就有類似的祭典。

禮記中的月令篇更是詳細記載帝皇親耕與王後親蠶的各項細節。

隻是後世君王對於此事態度不一。

畢竟高高在上的天子,又有幾人能夠踏踏實實的下地耕作受苦?

皇後亦當如是。

故而大多天子、王後對於親耕親蠶多是應付了事,也不會有人詳細追究。

但李元璦在這廟堂上如此慎重的提出此事,顯然不是隨便應付就能道明的。

這讓皇帝親自下地耕種,這無疑是對君王的一種刁難,尤其是李治這樣給李世民寵上了天,身體又不是很好的皇太子:李治自小多病,在大唐並不算秘密。

李世民太寶貝這個兒子了,隻要有個風寒感冒的都會求道士請天尊賜福,邀和尚念經祈福,哪次不弄得長安上下人盡皆知?

故而李治即位之後,廟堂武對於親耕親蠶也不強求,意思意思就行。

但對於李元璦的提議,他們也無法反駁。

這天子親耕,王後親蠶是先賢傳下來的製度,而且現在是非常時刻,帝後親自鼓勵百姓婦人勞作,可以很好的減緩朝廷麵臨的糧食壓力。

在任何時候,榜樣的號召力都是無比巨大的。

李治徐徐看了滿朝武一眼,說道:“非身先之,何以率下。朕讀漢書,記得漢帝曾下過一詔,曰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朕或許不及先皇有征伐天下,可有漢帝治世安民之心。今天下疲敝,朕不止要效仿先人親耕親蠶,亦要勤儉樸素。後宮上下,包括朕在內皆簡食素衣,以天下先。”

李治這番表態,說的是大義凜然。

其實類似的話,李世民也說過。

前期的太宗皇帝那是勤政愛民的楷模,隻是一熬過那個坎,就鬆懈下來,尤其是在長孫皇後去世以後

但滿朝的臣大儒吃的就是這一口。

勤政,簡樸就是仁君典範。

至於幹略什麽的都不重要,統領百官的宰相有能力即可。

李治這話音一落,瞬間殿中武一陣歡呼雀躍,對李治歌功頌德。

長孫無忌見狀,自不能冒這大不韙反對,隻是看了柳奭一眼。

柳奭心下戚戚,對於那個侄女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王家出生五姓,北朝名門,但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書左仆射,是西魏重臣的後裔,其父母兩族在李家還沒有得天下的時候就與李家聯姻,從而成為了關隴集體的一員。

王氏作為官宦士族之女,自小就含著金鑰匙出生,存在的意義價值就是為了家族聯姻。

是故自小王氏學的都是琴棋書畫,學的是掌財持家,作為家中大婦把持後屋的本事。她的出生注定是匹配門當戶對的官宦家庭,而不是需要自己紡織補貼家用,為生活付出。

即便是女紅,王氏都說不上熟手,何況是采桑、養蠶?

如果王皇後在親蠶禮上出了差錯,那廢後之事,將無可挽回

兩人皆不是易於之輩,看出了李元璦這提議是衝著幫李治廢後去的。

隻是這就是一個陽謀,哪怕他們權勢再高也隻能讚同。

這大義所向,不是輕易可阻的。

朝會散去,接下來才是真正處理軍國大事的時候。

朔望朝會主要目的不是議事,而是給百官一個麵見天子能夠與天子當麵說上話的機會,以此避免宰相欺上瞞下的事情發生。

這個時代真正總攬政務的還得是宰相眾,宰相負責統禦百官負責處理政務。

而皇帝的權力更加傾向於決策以及任命宰相。

如果不給百官見皇帝的機會,那宰相就能為所欲為了。

長孫無忌的態度絲毫沒有因李元璦親耕親蠶的提議對之冷淡,一如今日初見一般熱情,親自領著他去諸相議事的地方太極宮附近的舍人院。

舍人院的布局構造極為簡單,就是一處古色古香的小型宮殿。

這還未入大殿便聞到了酒食的味道,李元璦不由咽了咽誘發出來的口水。

這一大早的出門,又經曆了大朝會,早已饑腸轆轆,隻是不知食堂在何處,長孫無忌又過於熱情,不方便開口。

長孫無忌卻早已習慣道:“也就是朔望兩日會耽擱一些時間,尋常時間用膳是極準時的。陛下也會不時賞賜一些宮中美食,於此一邊商討國事,一邊享用美食,可謂人生一大快事。”

李元璦步入堂中,果然見一席席的案幾上除了各類公書劄,還有一疊疊精美的吃食。

這宰相的夥食自然不差,李元璦瞧得是食指大動。

長孫無忌指了指右邊第一席道:“這以後就是殿下的席位了,老夫年紀大,耐不住饑,先不客氣了。”他說著走上了首席,大快朵頤。

李元璦見李績等人也坐上了自己的席位開吃,也入鄉隨俗用筷子夾了一塊羊肉塞進嘴裏。

果然!

長孫無忌將嘴裏的肉咽下去之後,開始說起了國事。

“安東都護府傳來了消息說百濟近年來很不安分,跟倭國走的很近,恐有後顧之憂,要我們做好應對之法,此事諸位怎麽看?”

他說完,又低頭開吃起來。

軍事上李績的話語權最高,隻見他不疾不徐的咽下嘴裏的食物後,開口道:“百濟、倭國狼子野心,擴張之心,早早有之,若非覬覦我朝,早向新羅動兵。安東都護府沒必要動,戰線太長,後勤壓力過大。便是摧枯拉朽的勝利,於經濟而言,亦是慘勝。某覺得可以嚐試跨海而戰,直接從登州以戰艦直達熊津,就是不知海軍能否支持。”

他說著看了李元璦一眼,然後抓起一根肉骨頭啃食起來。

李元璦啼笑皆非,也很快融入進去,說道:“絕無問題,隨著海運的發展,我朝造船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尤其是航海戰艦,吸取了西方的精髓,將之融入我們的工藝,完全支持跨海而戰。”

長孫無忌道:“如此,安東都護府無需準備,登州方麵注意便可。”

他們一邊吃著東西,一言一語就決定了大唐邊防軍事調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