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璦一路收編難民,在難民中宣揚李治的仁德。
這越是走投無路越是聚攏民心的時候,中國曆朝曆代的王朝興衰皆是如此。
他們嘴裏吃著李元璦給予的食物,耳中聽著李治、唐王朝的仁義,自然是對朝廷感激涕零。
本來唐王朝就因為戰無不勝獲得了極強的向心力,李元璦的舉動行徑,無疑加深了百姓對新朝的認可。
李元璦的善舉亦開始在災區廣為流傳,聞訊的災民們皆有了動力希望,開始向泗州聚集。本就聚在泗州的災民對於李元璦的到來,更加翹首以盼。
當李元璦抵達泗州的時候,泗州刺史張大安激動的涕淚橫流,連連作揖叩拜,“吳王終於來了,卑職日夜期盼,終於等到了。”
張大安恭著身子,便如沒有骨頭一樣,腰都直不起來。
李元璦連忙上前將之扶起,看著麵前這不過三十許歲,卻有五十姿態的壯年,道:“苦了你了!泗州若非有你,後果不堪設想。”
他這話並非虛言。
遇到這種突如而來的天災,朝廷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得到命令的李元璦也需要時間準備才能動身。
在這段時間裏,災區亂不亂,全看地方官吏處置妥不妥當。
張大安是將門之後,父親張公謹位居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作為張家三子,張大安是沒有資格繼承父親的爵位的,想要出人頭地,得靠自己拚搏。
相比他人,張大安的起點還是要高上不少,但能夠做到刺史這位子亦與他的幹略密不可分。
這水患一出現,張大安立刻就安排了各項救災措施,將受災村鎮的百姓接入城中,安排他們住所,然後利用泗州地勢高的特點,將洪水引入泗水,誘使之進入大海。
張大安出色的應對方式,讓泗州成為江淮災區唯一可以生存的土地。
也是因為張大安處理得當,災民才會聚集在泗州。
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難民的聚集,超出了泗州府衙所能承受的範圍。
張大安頂著自己刺史的頭銜,張公瑾這老父親的麵子,不住的舔著臉上門求見泗州豪紳大商,否則將府庫清空亦無力救助源源不斷的災民。
尤其是李元璦入淮,將泗州定為賑濟中心,往泗州趕來的災民更是成倍上漲,泗州府衙的壓力更大,差點就沒將張大安給壓垮。
泗州災民不亂,全靠張大安的兢兢業業。
“將泗州府衙所有官吏全部聚集起來,我們開個小會,將賑災救命的基調定下。”
李元璦一路上見了太多慘狀,腦海中隻有一個念想,竭盡自己所能將災情減至最低,刻不容緩的召開會議。
不過小半時辰,泗州府衙就聚滿了泗州大大小小的官吏。
李元璦看著堂下的百餘人,說道:“賑災是大事,且災情如此嚴重,沒有時間細談。孤先說幾點,有異議直接提。非常時刻,無需顧忌太多。等我說完,你們有更好的法子也可以說明。”
他語調清晰快捷,直接道:“路上聽張刺史略說泗州災民情況,泗州城附近已經聚集了近乎十一萬的災民。再加上泗州城原有的十數萬百姓,要管控這些僅靠我等百餘人分身乏術。於此,孤先做一決定,從百姓、災民中選擇有威望有才學以及有善心自願為災民付出的人協助管理百姓災民,我們可稱之為誌願者。”
“這些誌願者並非公職,但可將經曆義舉記錄於案,提拔幹吏時,優先擇取。”
張大安眼睛一亮,這些日子除了糧食不足,最大的麻煩就是官吏太少。
他們州府的官吏麵對超負荷的工作,無以為繼。
李元璦這一手,大大的減免了主事者的壓力,能夠更容易準確的管製災民。
“其次,一直不計成本得失的賑濟災民太耗損經濟,朝廷亦不富裕。不能將所有壓力都交給朝廷,我們可以垮,朝廷不能跨,以工代賑是減少朝廷壓力的不二之法。應當將災民裏的男人、女人,老人、孩童都區分開來。男人幹體力活,女人或縫補或做飯,老人也找些不耗費體力的事情給他們幹。至於孩子,選擇一平坦安全的地方,讓人教他們讀書習字,要他們知道他們這個年紀,讀書學習是最重要的。總之,不能養成災民躺著就有的吃的習慣。賑災,朝廷賑災賑的是急救的是命,真正要克服災禍,還得靠自己。”
“我們最先要解決的是災民住宿問題,不能讓他們一直露宿街頭。現在是多雨時節,時不時就來一場大雨,一直淋著雨身體會垮的。擇一塊適合搭建屋舍的土地,搭建簡易的小屋,幾塊木板,幾根支柱,一些茅草就行。四麵通風都無所謂,現在七月份的氣候,通風的環境反而舒適,隻要能避雨就可。未來還會有很多災民,可以提前為他們做準備!”
“另外據說還有一些城鎮至今沒有消息,這不行,得派人去聯係,去調查,如果為堰塞湖困在,該救援的救援。不能不聞不問,都是大唐子民,所有難民皆虛一視同仁。”
“最後也就是糧食問題,這些你們別管。孤會想盡一切法子籌措,盡全力的讓所有江淮百姓、災民吃的上熱飯。”
謀定而後動,在來的路上,李元璦就一直再想賑災環節步奏,在腦海中模擬,此刻將想法一股腦的說出來。
如此嚴重的災禍,堂下官吏皆未遇到過,沒有什麽經驗,不敢隨意發言。
李元璦見眾人不言,將自己的方法實施下去。他也不怕政策有誤,都這個時候了,發現錯誤,總比什麽都不幹,沒有錯誤強。
張大安倒是對於李元璦的誌願者很感興趣,多問了幾句。
李元璦將細節說明。
張大安聽得神采飛揚,直呼:“吳王英明!”
安排眾人下去各司其職,招募誌願者,做好以工代賑的準備。
李元璦見眾人下去,對石磐陀道:“你告之門外護衛,要是有叫狄仁傑的求見,直接讓他入內。”
狄仁傑早他一月入淮,屬於微服私訪,所行所見將是災情最真實的寫照。
而今自己已達泗州,狄仁傑沒有第一時間前來拜見,讓他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