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在廟堂之上為李世民譽為明鏡。

作為一個連李世民都忌憚的人,在長安可謂是無人不懼。

甭管你是天子皇儲,還是品級官吏,隻要落在他手上,無人能夠逃脫。

在元淩的曆史記憶中魏征是個剛直不阿的名相,為貞觀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腦海裏李元璦的記憶就跟惡魔一樣,避之不及。

早年因為好賭,給魏征參了一本。

當時李淵猶在,李世民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魏征死活不讓,非得出個結果,事情鬧得不小。

從那以後,李元璦見到魏征都要繞著走,生怕給他逮到小毛病。

但這一刻,元淩卻出現在了魏府,恭恭敬敬的遞上了拜帖,為了避免拒見,還特地夾帶了筒車的草圖。

魏征得到商王李元璦求見的消息正在榻上閉目養神:近年來,他精力愈發不足,每日廟堂之事讓他頗有心力憔悴之感,都不知從何開始,一回府上便要小歇半個時辰,方才有精力處理廟堂上殘留的瑣事。

從下人手中接過拜帖的魏征滿心疑惑,如他這種性格,朋友極少,知己不過二三,幾乎沒有什麽往來,這收到拜帖,真是稀罕子事。

隨意的揭開拜帖,首先看到的就是夾著其中的筒車草圖,魏征看著草圖原本還帶著隨意的雙眼越發明亮,甚至還有幾分激動,根本不看拜帖內容,直接說道:“來人,將商王請入大堂敘話。”

魏征並沒有急著動身,商王的身份在他這個宰相麵前算不得什麽。

一年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隨著李世民的幾個兒子足見明理,天生高貴的帝王之後在長安自然享受非一般的待遇。

然而王珪、魏征眼中卻容不得沙子。

王珪直接上疏:“三品以上的官員在路上遇到親王,需下車下馬,表示恭敬,違背了禮儀的標準。”

李世民當即不悅了,怒道:“你們一個個位高權重,就能輕視我兒子?”

魏征哪會在乎李世民的麵子,直接開懟:“從古至今,親王列在三公之下。今三品皆是天子列卿和八座之長,為親王下車馬,非親王所當受的禮。求之於舊例,也無可作憑證的依據;施行於現在,亦違背國法”

一通長篇大論直接懟的李世民認慫,同意了王珪所請,削弱了親王的地位。

李世民的親兒子都是如此,別說李元璦這樣的親王。

魏征認真的看了元淩寫的拜帖,再三細看了筒車的草圖,方才走向府中大堂。

元淩第一眼見魏征心底頗有些失望,在他的印象中魏征應該是風度翩翩高大全一樣的人物,卻不想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糟老頭子,微微躬著有些直不起來的脊背,丹鳳眼迷城了一條細線。

若非親眼所見,元淩怎麽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魏征居然是此番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