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擊潰高句麗四萬援兵後,淵蓋蘇不敢在輕易救援。

李世民親自摔著後續部隊渡過了遼水與李績合軍一處。

李績向李世民匯報著情況:“蓋牟城已經拿下,張儉駐紮於建安城,張亮率領水軍隨時聽命。遼東城以成孤城,淵蓋蘇短期內是不敢派兵來援了。”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說道:“如此說來,萬事,隻差一步了?”

李績默默頷首道:“就差拿下遼東城。”

用兵不是兒戲,唐軍之強,不隻強在兵卒的勇悍,還有對全局的謀劃。

此番征伐,唐軍籌謀已久,從李績孤軍深入開始就是他們全盤布局的開始。

遼東城易守難攻,楊廣揮軍百萬,都拿不下來,可見一般。

是故李世民先以虛張聲勢的方法,直接安排李績奇渡遼水,出其不意的先攻克蓋牟。

遼東城與蓋牟城互為倚仗,少了蓋牟城,遼東如斷一臂。

同時他們奇兵天降,打亂了高句麗的節奏。

本來高句麗是打算逐步退守,如對付楊廣一樣,誘敵深入,最終堅壁清野,將周邊百姓兵卒都匯聚遼東城,利用堅固的遼東城固守。

可是唐軍直入遼東腹地,兵鋒直指遼東城。

如此一來,高句麗即失去了堅壁清野,將遼東兵龜縮遼東城機會,隻能分兵死守周邊城池,導致遼東城裏的守兵嚴重不足。

同時唐軍擊潰高句麗援兵,令遼東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後唐軍的水軍時刻威脅高句麗的大後方,跨海而戰,讓高句麗腹地的淵蓋蘇心存忌憚。

如此一環環皆是李世民一開始就如麾下謀臣諸將定下的戰略,李績看似無謀自持勇悍的打法,一步步卻是妙在其中。

遼東城在他們的謀劃下,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世民並未久等,等得越久,後勤壓力越大。

在他與李績匯合的第二日,即對遼東展開了攻打。

五日,遼東城破。

唐軍斬殺殺高句麗兵萬餘人,獲城民四萬口。

薊城。

李元璦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個饋運使的權力,直到接手饋運使的工作以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現在掌控者唐王朝河北道的財政經濟大權。

黃河之北,東並海,南臨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這北方的糧草銀錢任由自己調配。

李元璦望著手中的糧草、軍餉賬簿,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自己隨便貪墨一些,就夠吃上十輩子了。

“難怪曆史上一個個的貪官那麽多,這天大的數額擺在麵前。定力差一點,都把持不住。也虧得是自己,換個人來,保管出個和珅來。”

李元璦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殿下!”

韋挺手裏拿著份件來到近處,道:“這是屬下統計的第一批糧食數額,您過目一下,還請下令蓋印。陛下他們所帶的糧食應該還能堅持一個半月,我們此去遼東,應當花費一月時間。押送糧草的兵士兩千人,還有六千勞力。”

這不幹後勤無法體會後勤的繁重。

十萬大軍的糧食,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數字。

他們不隻是要將相應的糧食送過去,在運送糧食需要勞力搬運,需要護衛保護。

他們不隻是要帶上前線兵卒的糧食,要帶上自身來回吃喝的用度。

還要計算下一波糧食運達的時間。

各種細節,一樁樁,一件件都要算計其中。

李元璦看著韋挺給自己的名單,並沒有急著認同,而是隨手抽出了帛布在上麵列出了乘法公式。

前線兵士一人一天所用之糧是多少,乘上個九十天,算出三月一共所用之糧是幾何。然後運糧護衛運糧勞力一天的口糧,乘以大致運達的天數,還要算上延誤的風險。

刷刷刷的,李元璦在盞茶的功夫間就算出此次糧隊總共所需的糧食。

用自己算出的數額跟韋挺的數額一對比,相差不大。

“就用我這個吧!”

李元璦對於自己的算術水平是相當自信的。

韋挺根本看不懂帛布上的彎彎繞繞,但是也沒有任何的猶疑,直接用李元璦的數據了。

其實一開始韋挺對於李元璦是極不服氣的。

他出身京兆韋氏,有道是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韋氏在京畿之地,那是可以於五姓媲美的存在。

此次朝廷動兵,可不隻是武將心動,臣也是削尖腦袋要往裏鑽。

饋運使這個美差,韋挺是垂涎已久,也走了很多關係,最後卻隻得了一個副使,心底極不平衡。

韋挺自持資格老,李元璦不過是關係戶,根本沒有與自己相提並論的資格。

自己這個副使,幹正使的事情,正使老老實實當個擺設就好。

故而韋挺一入內,開口就說讓李元璦過目,然後蓋印。根本就不打算詢問李元璦自身的看法意見

此刻見李元璦隨便在帛布上隨便寫寫畫畫,就否定了自己費盡心思與屬下多人耗費三天一並計算出來的數字,心頭火起,道:“殿下這過分了吧!”

李元璦一臉訝異道:“怎麽過分了?”

他真不清楚什麽緣由。

韋挺已經五十過半了,在李元璦眼裏算得上是長輩。

一起共事,雖是自己的下屬,卻給足了尊重,莫名的找自己麻煩?

韋挺怒瞪雙眼道:“這是下官跟諸多判官用心計算出來的數字,你隨隨便便的改動了一下,將它變成自己算出來的?豈不是將我們的功勞一並抹去了?”

他直接將李元璦的計算當成了做樣子,然後根據他們算出的數字,瞎編一個。

反正這數額本就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確的,都會給予一定的意外保障,相差一點,並不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