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忠心的狗(1/3)
隻有一個人與旁人的臉色相差甚大,那便是餘年。
姚天君不禁在心中感歎,果然忠心的狗還是要從小養起。
餘年甕聲甕氣的對姚天君道:“天兄弟,我爹請你進去。”
姚天君聽著好笑,請他進去送死嗎?說的話倒是客氣。
姚天君麵上絲毫不顯,大大咧咧地走了進去。
房間裏麵和那天晚上看到的情形一樣,亮如白晝,猛的一見到這樣明亮的光,姚天君已經適應了黑暗的眼睛一陣刺痛,便昏了過去。
在姚天君昏過去之前隱約聽到村長的聲音說道:“你也別怪我們……”
等姚天君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雙手被束縛在背後,被放倒在地上。
環顧四周,麵前隻有一個祭台,上麵擺放著一個奇怪模樣的雕塑,遠遠看去像是狼頭一樣,旁邊站著那個老村長。
這個地方極亮,四周圍繞著一圈一圈的蠟燭,白色的蠟燭上跳躍著紅色的光芒。在光芒的襯托下,姚天君第一次看清了這位村長的長相。
村長年紀極大,看上去起碼已經百歲了,但是看上去異常的健壯。胡子也極長,花白的胡子和花白的頭發連在一起,若是不仔細看,和那個狼頭雕像倒還有幾分相似。
村長見姚天君醒了,蹲下身子道:“小夥子,我不知道你從哪裏來,我也不知道你來到這裏的目的是什麽,我們村養了一個月,這就算是報酬吧。”
說完村長便準備將姚天君放到祭台上,姚天君道:“村長,你這是幹啥,這是啥地方?!”姚天君打定主意要裝傻到底,看看究竟能不能把這老頭子的嘴給撬開。
村長收回手,看著姚天君道:“想幹啥?想讓我們村今年有飯吃,就隻能將你獻祭,小夥子,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吧。”
姚天君看著老村長問道:“獻祭?你想要俺的命?!”
老村長看著他一副懵懂的樣子,長歎一口氣說道:“
也罷,你既已經是將死之人,這個秘密告訴你也無妨。”
隨著老村長的講述,姚天君終於了解了這個村子隱藏在最深處的秘密。
事情還要從七十年前說起,那時候的村長還正值壯年,這個村子也和現在大不相同。
那個時候這個村子還算的上富庶,家家戶戶安居樂業,每日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習慣,鄰裏之間隻有小的摩擦,但是從不會發生大的矛盾。
那個時候的天氣也剛剛好,雨水充足,陽光明媚,是一個適合大部分農作物生長的地方。
那個時候還算是年輕的村長還沒有當上村長,隻是一個每天隻知道揮灑汗水的勤勞男人,有一個擅長操持家務的妻子和兩個懵懂年少的兒子。
直到那一天,年輕的村長在勞作的時候撿到了一個孩子,孩子的胸口上有一個狀似狼頭的胎記,那個孩子便是餘年。
好心的村長把餘年收養到了自己家後,村子裏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先是村長家的狗莫名其妙的消失,後來被發現的時候,那隻可憐的小狗脖子被扭斷,孤零零的躺在水井邊上。
接下來便是在洗澡的時候,年輕的村長發現自己的胸口也長出了狼頭形狀的胎記,隻不過和餘年的相比小了許多。
漸漸的,就在收養了餘年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村子裏的人前前後後都長出了那個詭異的胎記,就連剛剛出生的孩子身上都有著這個詭異的胎記。
村裏的人們終於發現了事情的不對,紛紛叫嚷著讓年輕的村長把餘年扔掉,就像餘年的親生父母一樣。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年輕的村長終於在哭泣不止的老婆孩子的威逼利誘下,決心將餘年放回原來撿到他的地方。
可接下來的事情並不像村民預想的那樣一切歸於平淡,而且越來越不對勁。
起初隻是一個月不下雨,等到半年都沒下雨的時候,村民們慌了。糧食就是他們唯一的
依靠,不下雨要怎麽有收成呢。
後來村民們終於想起來餘年,紛紛請求村長將餘年找回來。餘年在的時候,盡管出現了一些不能用常識解釋的事情,但是起碼大家都能填飽肚子啊。
可年輕的村長卻遲疑了,已經半年過去了,餘年又那麽一點點大,要麽被別的村的人抱走,要麽也活不下來。不管哪一種可能,餘年肯定不會在原地了。
村長老婆卻不這麽看,這孩子這麽邪門,肯定還會在原地的。拗不過老婆的村長迫不得已去那個地方。
沒想到的事是,那個叫餘年的孩子竟然還躺在原來的地方!
年輕的村長害怕之餘竟然還夾雜著一絲慶幸,仔細觀察之下他發現這個孩子不僅依舊很健康,甚至還自己長大了。
當村長將孩子抱回村裏的那一刻,天空突然暗了下來,一道白光閃過,隨之而來的便是一聲激雷。
幹涸了半年的村莊竟然開始下雨了!
人們看著天空中淅淅瀝瀝的雨水,打心眼裏對餘年產生了恐懼。
餘年就這樣在村子中住了下來。
隨著餘年越長越大,人們也驚恐的發現,雨水又開始停了。村民們紛紛去年輕的村長家懇求,希望這神秘的孩子餘年可以給村民們帶來一些福祉。
但是依舊徒勞無功。
漸漸的,原本富庶的小村莊越來越貧瘠,也越來越幹涸。
還有一件事,村裏的人們忽然發現,年輕的村長和餘年竟然不會變老!幾十年過去了,村長依舊是一副耄耋老人的模樣,可連他的孩子都早已作古。
餘年就更加奇特了,始終保持著四十歲左右的模樣。
人們議論紛紛,猜測村長是不是通過餘年和某些邪神達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懷疑的人很多,可是並沒有人探尋出答案。
直到幾年前,終於上天給予村莊的雨水徹底停了下來。長久的幹旱,讓人們不僅僅無法擁有良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