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月底,市麵上的糙米價格已經漲到了十五文一斤了。

甚至在一些地方,還有價無市。

就連湧入到北山縣的流民,也越來越多了。

現如今的三岔溝村東北部,搭建的地窩子,已經綿延到了北正店北部一帶。

站在一處瞭望樓上,觀看著這處情景,蘇景雲連連感歎:“這不得有大幾千人啊!”

“景文呢,讓他組織點人手,清查一下有多少流民。”

“還是要控製好!”

這些人,用好了,那就是龐大的人口紅利!

用不好,那就是不穩定因素!

盡管這段時間,已經在想方設法地處理了,不過流民每天都在快速增加。

甚至就連一些逃到了北山縣城附近的流民,也回過頭來,又來到了三岔溝村附近。

他們都知道,在三岔溝這邊,能找到謀生的手段。

經過幾天的清查,對於外麵那些流民,也有了基本的數字。

一萬八千餘人!

看到這個數字,蘇景雲徹底懵了!

怎麽會這麽多呢!

“大哥,”

蘇景文開口說道:“這一萬八千餘人中,有一部分,是這段時間,剛剛遷徙到這邊的,大約有四五千人。還有一大半,是今年來的。”

“其中,有六七千人,有活兒幹,都在各處作坊中做工呢。”

“還有一部分,是老人、小孩。”

“不過,我發現也有一部分青壯年勞力,沒有活兒,還在四處找活兒呢。”

聽著蘇景文的話,蘇景雲皺著眉頭。

青壯年勞力多了,也是問題啊!

不穩定因素就多!

尤其是青壯年勞力,上有老、下有小,他們要是吃不飽、沒工作,對於局勢影響很大!

看了看周圍,蘇景雲陷入了沉思中。

建築隊,有幾千人。

水泥窯、磚窯、炭窯,也有幾千人。

還有紡織作坊,一兩千人。

伐木場那邊,也有幾千名散工。

就這,還不夠安置的!

看來,還是需要再找點活兒啊!

開采石頭吧!

思來想去,蘇景雲決定開采石頭!

“景文,”

蘇景雲吩咐道:“你和大伯說一下,招點流民,讓他們去開采石頭!”

“長石條,或者方石塊!”

“長石條,到時候用來建房子、砌牆!”

“方石塊,不要那麽大,普通人能抱起來就行,暫時堆放起來!”

“讓他們組織流民開采吧,工錢核算一下,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聽著蘇景雲的吩咐,蘇景文愣住了。

他不知道,大哥這樣安排開采石頭,為的是什麽。

不過,蘇景文也沒有多問。

隻要是能給流民安排活,就好!

最起碼,那些流民不至於鋌而走險!

……

到了三月初,開采石頭的活兒,也安排下去了。

整個三岔溝村,已經大變模樣了!

高高矗立著的瞭望樓,中間還有小瞭望樓。

而在這一麵,建築工人們正在不斷建造著,東麵的這一道牆,已經鋪好了模板,開始澆築混凝土。

高達兩三丈、寬約一丈的牆體,已經有了雛形。

混凝土堅固,因此中間修築了諸多倉室。

以後,用於囤積物資也好,住人也罷,也能夠廣泛利用!

最關鍵的是,也能夠省工期!

除了外圍瞭望樓、城牆之外,三岔溝村也大不一樣了。

盡管原來村中的舊房子,還沒有拆除。

不過,在裏麵居住的,大都是最近一段時間,來到蘇記作坊做工的流民了。

而原本村中的居民,幾乎全部搬到了新村之中。

新村中的房屋,也是最新修建的。

規劃得整整齊齊,家家戶戶都修了火炕。

從北山上引下來的山泉水,直接通到了每一家。

每家每戶,也修了下水道、廁所,有溝渠相連,直接匯聚到了西南部的一個大化糞池中。

到時候,也用於堆土肥!

不僅僅是三岔溝村,經過這兩個月的努力建設,周單莊新村、柳埠渠新村,也已經建設完畢了。

那邊一些地方的舊村落拆除了。

一些百姓搬遷到新村之後,舊村原有的建築全部拆除。

建築隊依然在這邊進行規劃,建設房屋。

房屋多了,自然是為城外那些流民準備的!

一部分流民,一家幾口人中,已經至少有兩人在蘇記作坊中做工了。

有恒產,自然有恒心!

尤其是經過各個作坊的篩選,留下來的人,讓他們住到這裏,也能放心!

在住宅區外麵,一條主引水渠通往東邊。

在主引水渠旁邊,就是紡織作坊。

沿著主引水渠東邊,分成了幾個小水渠,通往田間地頭。

還有一條水渠蜿蜒流到了東邊,越過了正在修建的城牆。

在外麵,還有幾條水渠,將這座城環繞起來。

這,就是蘇景雲的構思!

盡管東麵地勢較高,蘇景雲也沒有擔心。

他甚至還打算,從華河上遊再修築一道滾水壩,攔蓄一部分水。

在這裏,開挖一條水渠,與村東的水渠相接。

在三岔溝新村附近,成片的工坊,囊括了三岔溝村大部分壯年勞力。

這裏,便是蘇景雲最早的產業!

造紙坊、印刷坊、釀酒坊、肥皂坊等產業,全部聚集於此。

蘇景雲還打算在附近修建一些倉庫,以及其他加工作坊。

這些構思,很宏大。

等到全部落實下來,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時間不成問題!

工人也不成問題!

有這麽多活,才能將流民全部安置下來。

當然了,在這段時間,蘇景雲也吩咐李泉,又招募了一部分人精銳人員,充實守禦百戶所的力量。

盡管,名義上,這是一個守禦百戶所。

但是在實際上,李泉手下已經搭建了一個千戶所的框架。

從河道工程隊、村民中,又招募了大量符合條件的人員,充實了守禦所的力量。

蘇景雲甚至還從係統商城中,兌換了兩三百架製式軍弩,裝備到了守禦所中。

其他人員,則分別裝備了大刀、長矛。

每天都在演練攻防作戰。

這些人群,也是百姓安居樂業最大的保證!

所有的事業,都已經打好了基礎。

隻要是跟隨著蘇景雲,都能夠吃喝不愁。

原來的三岔溝村,也儼然成為了這一帶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