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周克端的這個疑問,蘇景雲陷入了沉默之中。

的確!

若是遇到犄角旮旯、三角地、不規則的土地,即便是量出了邊長,也很難計算出麵積的。

畢竟,現如今財會學堂帶出來的那些學子,也隻會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

對於一些複雜的運算,還是不會。

而且,也還沒有係統地教導他們學習幾何。

隻會算術,不會幾何,肯定不能勝任的!

現在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教導那些學子學習幾何知識。

在這一點上,的確有問題啊!

蘇景雲陷入了沉思。

沉思良久,蘇景雲開口說道:“其實,這也好辦!”

“北山縣北邊山區附近,犄角旮旯地較多。”

“而南邊一帶,地勢較為平坦,則大都是平地。”

“如有一些犄角旮旯、不規則之地,也好辦!”

“有人認領,則認真丈量。或者選取附近無人認領之地,與之交換。”

“若是無人認領,則直接全部推平、平整,消除犄角旮旯之地。”

“若是,”

蘇景雲眼睛微眯,繼續說道:“平坦之地,也遇到較多這種情況的話,那就全部平整在一起,消除界溝、地界等,統一丈量!”

“然後,按照每家地契多少畝數,來進行劃分!”

“這是其中一個溫和的辦法!”

蘇景雲嘴角微翹,神秘一笑,說道:“我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

“更好的?”

周克端皺著眉頭,問道:“你這個辦法,溫和,那更好的辦法,是不是……”

蘇景雲平靜地看著周克端,說道:“更好的辦法,就是……”

“燒毀現有的所有地契!”

“平整所有土地,按照每個村的人數,平均分配土地!”

“不管之前是地主、富農,還是貧農、佃戶、長工,全部分配土地!”

“全部打亂、推倒重來!”

聽著蘇景雲的一番話,柳明德、周克端全都愣住了。

“這……”

這手段,還真是有魄力啊!

按人分配土地,這不就是匪寇起兵之後,喊出來的口號嘛!

均田地!

這方法還最好?

那不是要了世家大戶的命嘛!

恐怕反抗者,也會非常多啊!

周克端苦笑著搖搖頭,說道:“蘇小兄弟,你這辦法,倒是討好各地的貧農、佃戶、長工啊!”

“對於地主、富農,倒是極為不友好啊!”

“而且,”

周克端看著蘇景雲,笑著說道:“我聽說,你在三岔溝村買了很多地,現在你就是你們那邊的大地主了。”

“你現在要均田,豈不是先拿自己開刀啊!”

“若是你連自己都起不到帶頭作用,又如何能說服其他人接受你的提議呢!”

說著,周克端似笑非笑地望著蘇景雲。

“我自己肯定要帶頭的!”

蘇景雲自信滿滿地說道:“均田製,要的就是公平!”

“既然是我提議的,那我自然要起到表率作用!”

“隻要柳大人同意這個提議,我立刻組織均田工作隊,從我們三岔溝村開始!”

“如此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籠絡北山縣占九成以上的中農、貧農、佃戶、長工!”

“得民心,才能保證我們的政策順利推行!”

“最大的壞處,就是損壞了世家大戶、地主豪紳的利益!”

“蘇小兄弟,”

周克端笑著說道:“還有個好處,你沒有說。那就是能夠徹底斷絕匪寇在北山縣生事的可能性!”

“咱們主動均田了,百姓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田產。屆時,即便是遭災,那豐年也能夠補償回來。不至於被地主逼到絕路,也就不會鋌而走險。”

“匪寇,也就不會在我們北山縣出現了!”

“老柳,你覺得呢?”

此時的柳明德,眉頭緊皺。

片刻,柳明德開口說道:“均田還是太激進了,而且不單單會得罪北山縣的世家大戶、地主豪紳,甚至還會同時牽連臨近府縣的地主豪紳。有可能還會引起朝廷,對咱們的不滿!”

“到那個時候,恐怕朝廷怪罪、地主豪紳針對,咱們均田的政策沒有徹底推行下去,就會無疾而終了!”

“這個方法,暫時不可行!”

柳明德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倒也在蘇景雲的意料之中。

這個方法,在北山縣推行下去容易。

但是想要一直維持下去,就需要麵對來自方方麵麵的壓力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們有極大的魄力!

甚至需要抵住來自朝廷的壓力!

必要之時,甚至……

蘇景雲微微頷首,表示了讚同。

“依我看啊,”

柳明德繼續說道:“蘇景雲第一個方法,還稍微保守一點,也合乎實際一點。可能最大的困難,就是一些地主豪紳的反抗吧!”

“壓力也還是會有,不過還是能夠承受一點吧!”

“要不,咱們就試試看吧!”

說著,柳明德轉頭看著周克端,說道:“老周啊,你在縣內為官也有很長時間了。三班六房之事,也較為熟悉。”

“咱們北山縣典史之職,以及三班六房之事,需要你多多指導了。”

“有什麽問題,我還要請教你呢!”

“老柳,說這些就見外了!”

周克端笑了笑,說道,“現在按照蘇小兄弟的推倒重來,其實困難已經少了很多。”

“不過,問題、壓力也會有很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決定好了這件事情之後,當務之急就是選派何人擔任三班六房之職。

三班班頭,由張勇負責。

六房,就需要讀書識字之人了!

縣城內大部分讀書識字之人,還是和世家大戶、地主豪紳,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就連常思遠的學生,也是如此!

思來想去,蘇景雲開口說道:“柳大人、周大人、常先生,縣城學子大都是富庶之家的,難免會出現和現如今那些胥吏同流合汙的情況。”

“我建議,六房人員盡量選用寒門士子,以及鄉野讀書識字之人。前提是家產不多,貧農、佃戶出身的最好!”

“屆時,政策推向下去之後,他們家庭也會獲利,才不會與世家大戶、地主豪紳相互勾結!”

柳明德微微頷首,說道:“蘇景雲,還是你考慮得周到!”

“那就這麽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