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在上古洞天曆練之際,楊師兄與師弟我還是同處於先天境巔峰之精,如今數年時間眨眼而過,師兄已然是更進一步,成就大宗師之境。”
“師弟我自認資質不差,卻遠不如師兄矣,卻是不知師兄可否指教一二?”
謝傾天天資極為出色,
一直被無數人期待,身受一眾同齡人的仰望。
是以一直以來,也是養成了有些直來直往的性格。
心中複雜疑惑,便是忍不住直接出聲問道。
楊清雲微愕,
不過還是仔細思考了片刻,認真回答道:
“指教不敢當,修行經驗倒是能夠交流一二。”
“在楊某看來,一切都不過是唯認真而已。”
“認真?”
謝傾天麵上露出了些許的疑惑之色。
“不錯,就是認真。”
“認真做好每一天的努力,認真做好每一次的修煉。”
“或許一天的時間收獲不會太多,但隻要一天天堅持下去,日積月累,當會有繩鋸木斷,滴水匯成江海。”
楊清雲認真地對謝傾天道。
他這一番話,卻也並非是什麽敷衍之語。
誠然,
自重生以來,他的運氣都不錯,
所遇到的諸多機緣,一步步奠定了他騰飛的基礎。
但是,
一個人的成就,又豈是單單機緣氣運所能夠決定的?
就比如眼前的謝傾天,
天生劍靈骨,是為十大修煉體質之一。
能夠與劍道共鳴,迅速提升對劍道的感悟,堪稱是劍道的親兒子,同時隻要劍道感悟到了,便能夠直接引靈氣入體,以劍骨輕鬆煉化靈氣,化作自身的修為境界。
在虛境之前的道路,堪稱是一片坦途。
可以說,
這謝傾天一出生便是跑贏了無數人,
而這樣的體質得到宗門的看重,花費大力氣進行培養,各種神功法門,培養根基,鍛體靈物之類的靈藥,也根本不會缺少。
他一路以來所消耗的天材地寶等資源,
又豈會比楊清雲差?
甚至於,
他的修煉環境要遠比之楊清雲為之優渥!
但他的實力進境,終究是比之楊清雲要慢上了一大步。
這其中的差距,
差的便是那“認真”二字!
“重活一世,我最大的財富,並非是未來那先知先覺的優勢,也不是前一世的修煉經驗,而是在那底層當中摸滾打爬三十年來磨練出來的那一顆堅毅的道心啊!”
直至此時此刻,
楊清雲內心之中也是升起了一絲明悟。
前世雖然多活了三十年,見識過玄天界入侵,見識過天下大亂,世間離苦的大場麵,
但直至臨死之前,他的實力也不過是練髒境界巔峰罷了,
所站的高度有限,
見識也很有限,
先知先覺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優勢。
乃至於當他晉升先天境後,前世的修煉經驗的餘蔭也自此徹底消耗殆盡了。
然而在先天之後,
他修煉的速度也未曾有半點落下。
這其中,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世所磨練出來的心性的緣故。
“前世的我,見識過身處底層艱難求生的黑暗,親身經曆過花費十倍以上的努力卻依舊進步渺茫,嚐試過因為身體根本缺失,導致卡在一個瓶頸數年乃至十年都難以得到寸進的艱難。”
“所以重活一世,重新走上武道之路後,每走一步,每一次的修行,都是認認真真,力求做到最好。”
“一天兩天的努力認真,或許難以看得見其中的進步。”
“但日積月累之下,滴水匯聚成江河,足以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那一份花費了三十年磨練出來的心性,才是我前世賦予我的最大財富啊!”
楊清雲心中感慨地道。
和他相比,
其他的同齡人終究隻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難以做到如他這般,能夠在努力修煉的同時,每一天都不厭繁瑣地認認真真走好每一步路。
而這,
也正是他在晉升了先天境界,前世的積累和遺產都消耗幹淨之後,修為提升的速度並沒有降低,反而依舊是一路突飛猛進,超過無數同齡人的原因所在!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一切都不過是唯認真二字而已。
而前世所遺留的這一筆豐厚財富,作用也遠比之上一世打拚下來的些許修煉經驗要大上很多。
“認真麽?”
謝傾天呢喃出聲,麵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他麵上有些疑惑,也隱約有所得。
不過顯然,
沒有楊清雲那般經曆,謝傾天是不可能有楊清雲那般深入的感悟就是了。
“好一個唯認真而已!”
就在此時,
一旁卜長老感慨的聲音傳來。
他摸了摸下頷花白的胡須,目光複雜地看向了楊清雲,眼中帶著些許的敬佩,感歎,
“能夠有這樣的認知,難怪你能夠後來居上,有今日這般成就。”
“如此心性,未來頂不可限量!”
感慨的同時,卜長老眼中也不由得閃過了一絲疑惑。
因為這樣的心性和認知,
也不太像是年輕人應該有的,也不像是二三十歲尚未脫離跳脫的年輕人所能夠做到的。
但眼前的楊清雲也確確實實是一個年輕人,
所以他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也就隻能將其歸咎於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出乎常理的天才的存在了。
卜長老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
於是他目光看向楊清雲,笑著出聲道:
“話說清雲小子,你不請我們進去一下嗎?”
“啊,抱歉兩位,失禮了!”
卜長老的提醒,也讓楊清雲反應了過來,兩人在外麵已經呆的有些久了,這不太適合。
於是連忙致歉,隨後將兩人引入洞府之中。
“裏麵請!洞府新開辟,有些簡陋,還請不要在意。”
“哈,清元小子不必太客氣,說起來還是老夫等冒昧上門拜訪,是我等叨擾了一二才是。”
卜長老待人接物的場麵話,自然很是熟練。
而起身後的謝傾天,
則還是沉浸在楊清雲給予他的答案當中,沉思著認真思考,腳步自動跟在卜長老後。
洞府外開辟出來的簡陋竹亭庭院內,
四個楊清雲削出來的橢圓形的石凳,以及一方圓形的石桌上,三人各自分主賓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