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確有此事。”
老者點了點頭,這件事他自然記得。
隻不過後來他因為有事外出了數月,
回來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楊清雲的身影。
隻覺得對方是因為受不了呆在鐵骨山當中,日複一日砍伐鐵枝木鍛煉刀勢的苦而離開了,所以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自己是誤會對方了?
作為前輩高人,他自然是不屑於將過往的承諾再收回去,於是目光望向楊清雲。
“你的意思是,你已經完成了對刀勢的掌握?”
“請容晚輩在前輩麵前展示一二!”
楊清雲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朝著老者拱手行禮地道。
老者摸摸下頷胡須,
也沒有拒絕。
收徒一事,現在的他確實沒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時間。
不過此子若是表現不錯,
獎賞激勵一番,
也是理所應當。
在得到了老者點頭許可後,
楊清雲長呼了一口氣,他從儲物袋當中取出長刀來,雙手緊握。
身後周長老看了一眼楊清雲身上攜帶的儲物袋,有些驚異,不過也隻當楊清雲機緣所在,並沒有什麽。
嗡!
長刀顫鳴,鋒銳的刀刃上,寒光閃爍。
楊清雲手持戰刀,手中長刀如同蟬翼連連綻放,耀眼的光芒撕裂空氣,閃電般的光芒照亮了天地。
耳邊卻是隻傳來了微不可見的細小聲音,像是飛蟲從高處掠過平靜的湖麵,所掀起的那一抹微不可見的漣漪!
如果不是在場的其餘兩人皆是實力在凡俗眾人眼中如同仙神般的強者,隻怕這點微小的聲音根本聽不到!
這是刀勢附著在刀鋒之上,連聲音都被斬切的可怕力量!
楊清雲於場中揮舞了一套基礎刀法,
刀刀破空,
又悄無聲息!
此時的他對於刀勢的掌控已然是爐火純青,在這一刻盡數展露無餘!
“厲害!”
站在身後將眼前一幕盡數看在眼中的周長老,眼中映照著那重重刀光,不由得在心中發起了一聲歎息。
能將刀勢掌握運用到這般細致入微的地步,不要說外門弟子了,就算是放在內門弟子當中,能夠超越他的,也絕對不會超過雙手之數!
而周長老可沒有忘記,
現在的楊清雲,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年紀,剛進入聖極宗成為真正的宗門外門弟子也都還不過一年時間而已!
如果不是有天生劍骨的謝傾天,隻怕眼前的楊清雲可以說得上是聖極宗百年來難以遇到的天才妖孽!
而這,
也讓周長老心中愈加確定了要給楊清雲找一個更好的師傅,以免得這一根苗子中途夭折的想法!
而就在周長老心中思緒湧現之際,
在他對麵,
不遠處的老者眉頭微皺,麵色好像有些變化,似乎有一絲猶豫一閃而過。
這一絲變化,
也被正快要完成揮舞一套基礎刀法的楊清雲給看到了。
“似乎還不行。”
“罷了!要是失敗那也就算了,但至少要在這之前,盡可能展示出更多的東西!”
楊清雲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原本打算將基礎刀法展示完畢之後就停下來的他改變了想法。
當基礎刀法的最後一招斬出後,
他深呼一口氣,
心神一刀斬!
在心神深處,那蘊養了十數日的一刀再度斬出!
刀光亮起,
天地間爆發璀璨的光芒,空氣像是被撕裂開了,銳利的音嘯像是海嘯奔騰,劈波斬浪,劃分滄海!
但讓老者為之變色的是,
那璀璨的刀光深處,
一股不屈的刀道意誌,撕碎了天幕,咆哮降臨!
“刀道意誌……”
老者低聲呢喃,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直到一刻鍾過後,
光芒褪去,四周天地當中被那一刀所攪動的洪流消散,一切都是恢複了先前平靜的模樣。
空氣安靜了片刻,
但緊接著,
便見得老者目光望著楊清雲,手撫摸著下頷胡須,嘴角翹起,原本渾濁的眼中重新變得清明,似乎有著別樣的光芒:
“你小子很不錯。”
“老夫木襄子,有一些同道便喚我木道人,如果你不嫌棄老頭子快死了的話,老夫可以教導你一段時間。”
見此一幕,
楊清雲哪裏還不知道,事情已經成了!
當即朝其拜道:
“弟子楊清雲,見過師尊!”
……
時間飛逝,
眨眼間一個月的時間便是過去。
鐵骨山山頂的秘境之內,
此時的楊清雲正穿著普通的麻布衣裳,一下接著一下地揮舞著手中的鋤頭,和當初木襄子道人一般正在耕耘秘境當中的田地。
這段時間以來,
伴隨著一年之期即將結束,周長老也開始帶領那七百餘的新晉外門弟子們開始到處奔走,熟悉宗門上下的各種狀況,外出曆練,並且一一教導指點,安排他們真正進入外門之後的各種事項。
有能力的人開始趁著這最後的時間接連主動表現,
希望能夠被周長老所看重。
不想融入那上萬的宗門外門弟子之後,如同水滴掉落大海般融入茫茫人海當中,消失得無聲無息。
在這過程當中,
也發生了不少的大事。
有人名聲聲言鶴起,也有人黯然落幕,更有人為了精英外門弟子的名號,奮力爭奪。
新晉外門弟子群體之間,
一下子也就熱鬧了起來。
不過這些與楊清雲而言都沒有多少的關係。
自從那一日拜師之後,他在宗門當中上了名冊,就被師尊留在了這裏,並且一直鋤地耕種到了現在。
雖然他的名字和事跡無疑深刻地烙印在這七百多的新晉外門弟子們當中,
並且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傳說,被許多人敬慕仰望,還逐漸流傳到外界,被更多的人驚歎討論。
他的名聲,也隨之流傳開來。
路上偶爾也都還能夠聽到路人發出對他的議論。
但這些一直呆在秘境當中耕種的楊清雲,也自然是沒有什麽機會去了解這些了。
不過就算知道了,
他也沒有心思去關注這些了!
因為此時的楊清雲,正沉浸在鋤地當中!
也是直至拜木襄子為師之後不久,他才知道,原來對方耕種鋤地,原來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這一個月以來,
他所得到的好處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