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華的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她就那樣站在原地,接連不斷地接聽著電話,整整持續了半小時。
剛才離開的工作人員,也被她匆匆叫了回來,安排後續的接待事宜以及捐贈流程的各項細節。
等到她終於把最後一個未接電話回複完畢。
袁向華長舒一口氣,走到江凱和黑木子麵前,雙手緊緊握住他們的手,微微顫抖。
“孩子們有救了!太感謝你們了!麻煩你們回去告訴劉總,我們青鬆孤兒院全體上下都會銘記這份恩情!”
江凱微笑著點頭,“好人會有好報的,袁院長您其實不用太感謝我們,我們也就是在旁邊推波助瀾罷了。
那些企業願意慷慨資助,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們孤兒院本身就有著令人動容的故事。”
“我們孤兒院的故事?”袁向華下意識地輕聲疑惑了一句。
她其實自己都不知道,她們孤兒院有什麽故事。
江凱也不知道。
但他大致能猜到,要想把孤兒院推到大眾視野的流量高峰,背後的推手肯定是稍微虛構了一些細節,精心編織出感人至深的故事。
否則,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引發如此強烈的社會反響,取得這般顯著的效果。
這跟那些詐捐的孤兒院不一樣,袁院長會把這些錢用在孩子身上。
“你們幫了我,我也要回報你們。你們之前說的那件事,就算我承擔風險,也一定會做到!你們把資料發給我就好了,回頭我來安排一切。”
資料的事兒,江凱早就未雨綢繆,準備好了紙質檔。
電子檔容易留下痕跡,日後萬一被回溯追查,難免會有風險,還是紙質檔穩妥些。
孤兒院這邊的事,進展得比江凱預想中要順利得多。
他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回程的路上,江凱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收到了漆小雪回複的消息。
【漆小雪】:澄澄當然乖啦,這邊負責人說,她簡直比專業模特還要專業,一看從小就接觸過這些。
【江凱】:應該是未來的你教得好,對了,澄澄戶口的事有著落了。
【漆小雪】:真的?
【江凱】:我剛從孤兒院出來,這邊已經承諾幫我了。現在就差怎麽說服我媽,讓澄澄落戶到老江家。
【漆小雪】:抱歉,這件事我都幫不上什麽忙,但如果有需要幫忙的情況,一定跟我說。
江凱也頭疼。
該怎麽跟老媽講呢。
老一輩的人思想大多比較傳統保守。
要領養一個非親非故的孩子。
想說服他們,談何容易?
雖然澄澄是他們的親孫女不假。
但不交代清楚,他們也不知道這件事。
就算是說了,他們也很難接受……
關於自己的兒子九歲就驚為天人的超前發育,並在生活費告急的情況下,瞞著他們把孩子養大到9歲這件事。
網約車穩穩地停在了學校門口。
江凱跟黑木子告別後,獨自一人往出租屋走去。
路上,他撥通了老媽的電話,打算先獻獻殷勤。
在告訴對方一個可能不太好接受的消息之前,先多喂喂糖。
這樣她們就會……在打你的時候,稍微輕一點,不至於打死。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留下……”
江凱跟著電話那頭的手機鈴聲搖頭晃腦。
響了幾聲,電話被接通了。
“親愛的媽媽!”
“缺錢用了?”電話那頭,羅媛媛女士的聲音直截了當地傳來,顯然對兒子的德性了如指掌。
“我的好媽媽,你怎麽能這麽想呢,我隻是想給你問問好呀!”
照顧澄澄時,江凱學會了如何夾著聲音說話。
“少來,你是我親生的,我還不知道你?”
羅媛媛頓了頓,又問道:
“你不是說在寫小說有點收入嘛,怎麽還是差錢用?耍女朋友了?”
咳咳——
江凱被嗆了一下。
“才開學沒多久,哪有那麽快脫單。我真是來問好的,最近店裏生意怎麽樣?”
“就那樣唄,天天爆滿,客人排隊。你們老江家祖傳的手藝,在縣城又是老招牌,可惜老江家沒出幾個大學生,不然想想怎麽開連鎖店,多賺錢啊。”
羅媛媛說的老江家,是江凱父親那一輩的四兄妹。
他們在縣城開了三家餐飲店,主打特色烤魚。
烤魚的味道比傳統烤魚入味多了,而且花樣翻新,獨具匠心,所以每天店裏都是人頭攢動,生意火爆。
之前四兄妹也雄心勃勃地想過把生意從縣城拓展到市裏,擴大經營規模。
無奈味道雖好,卻不善營銷推廣,在市裏知道的人不多,生意頗為平淡。
折騰了一陣子後,幹脆就關門歇業,繼續維持縣城的三家店麵。
“等我學成歸來,一定把老江家的生意做大做強,到時候有錢了,娶個老婆,生個女兒,也讓你早點體驗一下當婆婆帶娃的生活。”
羅媛媛女士當即就達咩,回絕了:
“你別生娃太早了,現在你們年輕人好多都晚婚晚孕,生娃的時候最好是你們三十歲,我差不多五十多歲,那時候幫你帶娃還差不多。”
“……”
江凱揉了揉額頭,不死心地繼續試探道:“如果孫女很可愛呢,跟小團子似的,你帶出去溜多有麵兒啊。”
“哎,你今天怎麽回事?我記得中學那會兒,我和你爸問你有沒有談戀愛。
按理說,你這家夥長得那麽高,樣貌又帥,肯定有女孩喜歡啊,結果你都沒談。
高三畢業報考學校,你開始想去錦城科技大學,我和你爸商量之後沒同意,擔心你性取向有問題。
我看短視頻,上邊好多都說錦城那邊的風水有問題,隻有天府大道是直的,所以才讓你報了桂溪大學。”
又開始了。
唐僧念經。
江凱隻覺得腦仁疼,趕忙求饒:“好了好了,媽,我這邊還有事先忙,回頭再說。”
正好要到家了。
江凱最後又聽了老媽幾句嘮叨後,掛斷了電話。
哎——
“看來要說服老媽領養孩子這件事,還得慢慢做思想工作,急不來。”
“反正秋季上學已經來不及了,隻要在明年春季開學之前把戶口落實,這期間自學好上冊的內容,應該問題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