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憶咖啡館的門鈴叮咚作響。

三個女生踩著木地板的紋路魚貫而入。

朱清清,上次在影視學院那邊的奶茶店見過,也是燕雲NPC策劃組的核心之一。

今天是臨時通知的,所以她也沒化妝,就裹著淺灰色羽絨服和牛仔褲,頭發隨意地紮成馬尾,顯得清爽利落。

另外兩個女生,是後麵加入燕雲NPC策劃組的。

分別叫何夢冉和曾梓菡。

“你好,你們加的咖啡。”

服務生小姐姐將咖啡放在桌上,禮貌退去。

“好,人到齊了,那我們就開始吧。”

黃珂直起身子,雙手搭在膝蓋上。

“江子,你來先講講,短劇是個什麽東西,讓他們先了解一下,再決定要不要做這個事。”

江凱清了清嗓子,看到那幾個女生拿出了本子。

像學生聽老師講課一樣做筆記。

“你們平時應該都有經常刷短視頻吧?”

幾人默默點頭。

現在不刷短視頻的人,少之又少。

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小孩。

拿起手機無非就幹三件事:打遊戲、刷視頻、聊天。

“現在的人,已經被短視頻訓練成了,需要信息的密集化和需要情緒的擴大化。

其實我們一直忽略了,像我們的父輩,甚至爺爺奶奶輩,他們都是需要娛樂的。

但現在的影視劇,很多內容他們看不懂,節奏也跟不上。現在拍戲,喜歡拍古裝談戀愛,校園談戀愛,軍旅甚至也談戀愛,幹啥都談戀愛。

短劇則不同,它簡單直白,貼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短劇市場同樣受用。”

江凱說完,朱清清若有所思地微微頷首,眼神中透著思索。

“也就是說,寫得越土,就越受到下沉市場的喜愛?”

“土這個詞,其實帶有一定的偏見。如果把大多數人的喜歡當作主流,其實下沉市場更大,他們的喜好才是主流,反而是我們年輕人喜歡的是小眾,才是所謂的土。”

江凱雙手攤開,耐心地繼續說道:

“我們要代入他們,理解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情感,隻有這樣才能寫出一部好的短劇。拍攝一部短劇,成本幾十萬,我們隻有一次拍攝機會。”

黃珂坐在一旁,重重地點頭,臉上滿是認同。

都說不怕富二代敗家,就怕富二代創業。

吃喝嫖玩,對於富二代的家庭來說,都花不了多少錢。

但創業就不一樣了,虧損的錢可能夠吃喝嫖玩好多年的開銷。

“我隻找我爸要了70萬,最多再找親戚借30萬,總共一百萬的預算,包括了後麵的宣傳。機會隻有一次,100萬夠做一部精品短劇了,所以劇本很重要啊,哥哥姐姐們!”

黃珂微微弓著背,雙手合十,臉上露出討好的笑容。

明明是出資人,現在卻跟孫子似的低聲下氣。

“可是我們在學校學的東西,主要是傳統影視,也就是長劇,跟短劇的節奏和敘事方式完全不同……”

何夢冉小聲說道,聲音裏帶著明顯的不自信,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

“還是跟燕雲NPC策劃一樣,我最後把關,你們要做的就是,多刷短劇,尤其是熱門的,點擊高的,來理解為何這部短劇能火。”

江凱雙手抱胸,眼神堅定地看著眾人。

“還有多刷評論,看看下沉市場的爽點在哪,找到他們的共鳴點。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館》通過擬人化手法,引發觀眾對曆史文化的關注,播放量破億……”

楊宇點了點頭。

“這個我刷到過,確實好看,而且裏邊的人演得也很好。那時候還沒短劇的概念,隻是當長一點的短視頻在看。”

“這次跟燕雲策劃組的兼職不同,我們是正兒八經要做這件事。”

江凱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

“馬上老黃還要去注冊公司,我們還會找學校申請大學生創業的場地。要加入的話,就不能完全當作兼職來做,而是半全職。

你們想想,你們這個專業畢業後,要混多少年,才能正兒八經有自己的作品被導演看上,然後拍出來?

但是現在,寫好劇本,一周立項,一周拍攝,一周剪輯和後期,一個月內就能上線!

你們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才華,等著短劇火了,我們手頭寬裕了,拍正兒八經的電影也不是夢!”

黃珂不可思議地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一臉震驚地看著江凱。

江子這畫餅的技術,之前怎麽沒看出來?

難怪漆校花會喜歡他。

會寫文,嘴巴還會說,長得又高又帥。

這不把女生給香迷糊?

跟楊宇他們講了一個多小時。

等他們走後。

江凱將杯中的咖啡一飲而盡,隨後重重地把杯子放在桌上。

眉頭緊緊皺起,一臉愁容。

“不好搞。”

“啊?我看你不是講得挺好嗎?”黃珂疑惑地歪著頭,臉上寫滿不解,還以為江凱會說事情已經成了一半。

“科班出身,思維固化,難改。我們剛才聊了很多,給我的感覺,他們會下意識用長劇的框架去套短劇。”

江凱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抱胸,眉頭緊鎖。

“我最開始寫小說的時候,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我看得更多的是出版書。

寫了幾個開頭投給編劇看,他們都說太正經了,不適合網文小說的節奏。

其實我當時挺不服的,但現在回頭去看當時投的內容,確實不適合網文。

楊宇學長他們的情況跟我當時一樣,思想太固定化,難以跳出長劇的框架。”

黃珂著急得直跺腳,臉上滿是焦慮。

“那怎麽辦?要不去找那些寫網文的作者聊聊?”

“也難,現在一個短劇劇本的成本不低。”

江凱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我們的第一個劇本,我覺得還是由我來操刀,但我需要有人提供不同的創意和想法,我覺得我們最好是去找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新生。”

“新生?”黃珂疑惑地挑了挑眉,“新生能有經驗嗎?大家才剛開學兩三個月,應該也沒學到太多東西。”

“恰好就是需要這種新鮮感和未被固化的思維,他們還沒被長劇的條條框框束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新!”

江凱拍了拍黃珂的腿。

“若是我們資金夠,能同時搞10部劇來測試市場,我們就不用這麽小心翼翼了。既然隻有一次機會,那這次,就必須打造出絕對的精品!”

黃珂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後笑了笑。

“我反正不太懂,就聽你的,那我們明天就去影視學院看看,找新生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