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楊貴妃,李白(1/3)
忽然一陣妖風吹起,把我吹進畫雲中的輪回世界。
這一次我做了唐明皇。
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一位很有本事,多才多藝的風流天子,知曉音律,擅長書法,英俊雄偉,性格果斷。
“嘿嘿,李隆基還不錯,與2012年的我很相似啊,尤其是相貌。”
我點了點頭,鬆了一口氣,進入畫雲世界中,終於不用當末代帝王,而是一位開疆拓土,開創大唐頂峰盛世的帝王。
唐隆元年,年輕的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凶悍的韋後,兩年後,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在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當皇帝後,改國號為開元,最終形成開元盛世,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
“皇上!”
清脆的聲音響起,一位絕色美人款款而來,正是楊玉環。
我驚呆了,如此美豔,當真是世所罕見,是一種豔壓群芳,豔絕人寰的美,和西施,貂蟬比起來,更充滿一種令人犯罪的**。
西施,貂蟬的美,是**,驚豔的美,是讓人欣賞,憐惜,為之傾倒的美,而楊玉環,直接是最原始的**,令人不顧一切的美。
“皇上怎麽了,目光呆呆的,皇上所做的霓裳羽衣曲,清麗脫俗,根據此曲,我特意準備了舞蹈,名為霓裳羽衣舞。”
楊玉華,也就是楊貴妃笑著說道。
“愛妃是著名的宮廷音樂家、舞蹈家,自然要欣賞一番。”
我大喜說道。
現在正在華清池畔,流水叮咚,若能欣賞歌舞,定然是極好的。
十分鍾後,樂聲響起,楊貴妃還有一群衣著鮮豔的宮娥開始跳舞,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向往神仙,去月宮見到仙女的故事,共分36段,音樂,舞蹈和服飾,都描繪出縹緲仙境,和舞姿曼妙的仙女形象。
如今數十名仙子般的美豔宮娥,在煙霧朦朧,光影搖曳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當真有一種仙境漫遊,仙女環繞的感覺。
光是器樂,就有磬、箏、簫、笛、笙等眾多金石絲竹,如跳珠撼玉般唯美。
我看呆了,沒想到世間竟有如此**驚豔的舞蹈,便是在2012年的現代社會,也從未見過。
一曲終了,龍心大悅,下令封賞樂師和舞者。
此後,霓裳羽衣舞流傳開去,大臣張說《華清宮》寫到:
“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大詩人白居易,也曾寫詩歎讚,“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如今天下太平,我自然日夜與楊貴妃享樂,此中旖旎,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過纏綿歸纏綿,我試圖讓楊貴妃覺醒,恢複薑若水的記憶,但都沒有成功,而且隱約間,覺得與薑若水並不是很像。
楊貴妃雖然精通音律和舞蹈,是天才舞蹈家,但不算太聰明,不怎麽細心,甚至有些孩子氣,但此時我年齡已經不小,倒也歡喜。
後宮佳麗三千人,我獨寵楊貴妃,楊家自然飛黃騰達,族兄楊國忠成了宰相,楊貴妃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
對於楊貴妃的恩寵,白居易的《長恨歌》有精彩描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
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我可算不當末代帝王,恰逢大唐盛世,得到絕色美人,自然日日享樂,什麽上朝批閱奏折之類的,根本不管。
這一日,我不得不上朝,因為有番邦的國書呈現,大唐為天朝上國,這點禮節還是不可少的,讓這些番邦使臣見識一下天朝皇帝的龍威,還是很有成就感。
番邦使者在外麵等候,國書先呈遞上來,翰林院學士拆開番書一看,一個字不認識,跪倒說,“吾皇萬歲,此書皆是鳥獸之跡,臣等學識淺短,不識一字。”
我一聽不高興,讓楊國忠讀,結果楊國忠大眼瞪小眼,根本不認識。
滿朝文武輪流看,沒有一個人認識隻言片語。
我龍顏大怒,怒罵道,“你妹的一群飯桶,字都不認識,如何回複番邦,定會被這群蠻子恥笑,如發兵過來,又要打仗,令百姓受苦。
倘若在找不出人來辨識番書,三天一律停俸,六天無人,一律停職,九天無人,一個個抓起來挨個放血,全都推出午門外斬首。”
我把桌子都踹翻了,罵罵咧咧的回去了。
下麵文物群臣麵如土色,無一人敢說話。
第二天,賀知章奏道,“臣啟陛下,臣家有一秀才,姓李名白,博學多能。要辨番書,非此人下可。”
我說快點下詔書,請李白。
李白可是大名鼎鼎的詩仙,神仙一般的人物,我從三歲就開始背他的詩詞,如今能見李白本人,自然十分高興。
不料李白不來,說他是布衣,怕得罪權貴。
我有些驚訝,心說李白夠拽,天子命令都不來,問賀知章,賀知章說,去年李白在考場中,被試官塗抹了卷子,一頓侮辱,現在如果布衣如朝,自然不光彩,希望陛下給予賞賜,再派一位大臣同去。”
原來這裏麵有個小插曲,李白滿腹經綸,去長安考試,考官就是正是楊貴妃兄楊國忠,監視官是高力士。
當時賀知章已經與李白一見如故,特意引薦給兩位考官,不料楊國忠和高力士不以為然,以為賀知章收了錢,拿白紙做引薦貼討人情。
三月三日大考,李白洋洋灑灑,一揮而就,第一個交卷,楊國忠一看是李白,大筆一揮,胡亂塗抹,笑道,“這樣的書生,隻配給我磨墨。”
高力士冷笑道,“磨墨都不配,隻配給我著襪脫靴。”
說完把李白推了出去。
李白勃然大怒,回至賀知章家中,立誓:“久後吾若得誌,定教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與我脫靴,方才滿願。”
賀知章勸慰,終日與李白飲酒賦詩。
我了解後大笑,說道,“有個性,朕喜歡,欽賜李白進士及第,著紫袍金帶,紗帽象簡見駕。你一起去,請不來就別見我。”
李白穿了禦賜袍服,騎馬入朝。
我驚呆了,這哪裏是李白,這不是呂教授麽,隻不過是飄逸灑脫版的呂教授,麵容不再冷峻,而是充滿了倨傲之氣,飄逸**之氣,當真如謫仙臨世。
“這呂教授也太能變化了,比我還能變,之前是申公豹,後來成了又一版本的呂布,現在成了李白,與他本人形象很不符合。
究竟是怎麽回事?”
我心中充滿好奇。
李白並沒有認出我,坐在禦座上,口念番邦國書,宣讀如流。
意思就是渤海國如
今強大,需要將高麗一百七十六城給我們,有好禮相贈,倘若不肯,起兵廝殺,且看那家勝敗!
文武百官聽完,都震驚了,因為高麗地勢險要,地處偏遠,起兵打仗消耗極大,隋煬帝就是征討高麗消耗死的,高宗皇帝派薛仁貴統率百萬雄兵,經曆大大小小百戰,才消滅反叛,如今天下太平,久不動刀兵,沒有良將,怎麽打?
賀知章說,問問李白。
李白說沒事,明天讓番邦使臣直接入朝,我當麵回答。
第二天,李白喝的迷迷糊糊上朝,我命人做醒酒魚羹,李白吃了很高興。
番邦使者前來,聽到李白高聲朗讀國書,露出驚駭之色。
李白說,我可以寫詔書答複番邦,但之前被楊國忠,高力士趕出考場,神氣不旺,希望讓楊國忠與臣捧硯磨墨,高力士與臣脫靴結襪,才能不辱君命。
“有意思,準奏。”
我哈哈一笑,說道,心想呂教授果然厲害,一點虧都不吃,想一想穿越到畫雲世界,體驗一把詩仙的瀟灑,真是值了。
當然,我作為帝王,坐擁四大美人中的西施,貂蟬,楊貴妃三人,也不錯。
楊國忠和高力士臉都綠了,沒辦法,聖上有旨,隻好給李白磨墨脫靴。
李白洋洋灑灑,用番邦言語寫完,交給使者。
使者一見,麵如土色,退出大殿,問賀知章,“此人是誰,能讓宰相捧硯,大尉脫靴?”
賀知章說,“李學士乃天上神仙下降,讚助天朝,何人可及!”
番邦使臣大驚,回到渤海國,國王同樣驚駭,寫了降表,願意年年進貢。
之後我常常邀請李白宮中飲酒作詩,楊貴妃也是李白的粉絲,為此,李白還寫了三首讚美楊貴妃的詩詞。
當時牡丹花開,我宣李白進殿賞牡丹,樂師李龜年作陪,我是人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李龜年是音樂之王,楊貴妃是美豔之王,李白是詩詞之王,可以說是五王相聚。
我摟著楊貴妃,說道,“今日同愛妃賞花,不可無新詞。”
李**醉寫道,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佛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當真是絕句,我和楊貴妃都非常欣賞,李龜年按調而歌。
之後我伺機讓李白覺醒,但李白不領情,相反,認為我有些古怪,找了個理由,遊山玩水去了。
後來李白在采石江中,天音繚繞,明月朗照,乃騎鯨而去,再無蹤跡,直到北宋年間,有書生月夜渡采石江,見錦帆西來,寫“詩伯”二字。
書生問,“誰人江上稱詩伯?錦繡文章借一觀!”
舟中人朗朗說道:“夜靜不堪題絕句,恐驚星鬥落江寒。”
書生大驚,何人能做出如此氣魄的詩詞?再看一人紫衣紗帽,飄然隱去,正是曾經的李謫仙。
“為什麽,為什麽楊貴妃和李白,都沒有覺醒?”
我心中鬱悶。
安史之亂來了,我倉皇逃離長安,到馬嵬坡前,隨行將士發生**,殺楊國忠,又迫使我殺了楊玉環。
我大怒道,
“楊國忠固然該殺,楊玉環一個女子,何罪之有,這不是躺著也中槍麽?”
三軍將士不答應,不肯行軍。
“陛下可令我自縊佛堂梨樹下,然後把我安葬在佛堂後三百丈外,那裏我自然會複活,離開這裏。”
楊貴妃悄聲對我說道。
“什麽?複活?”
我傻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