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子規山杜鵑墓(1/3)
三句毫不相關的詩句,到底是什麽意思?
薑若水拿出手機,一頓查資料,我們則在冥思苦想,畢竟,這關係到八個人的未來。
半個小時後,
我有些煩躁,說道,“我們中了蝴蝶蠱,要找九龍銅劍,但兩次出現望帝春心托杜鵑什麽意思,難道又多了一個杜鵑蠱?”
“我心中好像有些眉目,這詩迷看起來雲山霧罩,實際上也沒那麽難。”
薑若水抬起頭,說道。
“薑老板快說啊,都快憋死了,鬥粽子胖爺不含糊,猜謎語不是我強項,剛才想的腦瓜仁都疼。”
二胖有些惱火的說道。
“這詩詞要從全文來看。”
薑若水接著說道,“大力看到的詩詞是李白的《宣城見杜鵑花》,全詩是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這首詩提到了子規鳥,杜鵑花,古蜀國,
李白是巴蜀出來的大詩人,有許多關於巴蜀之地的詩歌,比如《蜀道難》,比如這首詩。
田雞看到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所做的《臨江仙》,上片詞是,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其中提到了蝴蝶,提到了子規啼月。
至於小茶看到的最有名,也是最難令人理解是詩詞,是李商隱的《錦瑟》,全詩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才華橫溢,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隻不過詩詞華美,構思新奇,卻有一些過於隱晦迷離,難以讓人理解。
這首詩中,同樣提到了蝴蝶,提到了望帝,提到了杜鵑。
李商隱晚年也曾在巴蜀之地,《夜雨寄北》中就提到了巴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三個偉大詩人的詩句,出現在佛光中,聯合起來,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線索,那就是杜鵑,也就是子規鳥。”
“可一個鳥有什麽線索?難不成杜鵑鳥肚子裏有九龍銅劍?”
二胖聽了半天,還是沒有聽明白。
“接著說啊。”
我心中隱隱明白了一點點。
“先從子規的來曆說起。”
薑若水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周朝末年,群雄割據,在群山環繞,交通不便的巴蜀之地,杜宇稱帝,成了神秘古蜀國的領導者,號曰望帝。
杜宇是非常開明的君主,發展農耕生產,開疆拓土,帶領人民走出了蠻荒時代,非常有貢獻,古蜀國人民很愛戴他。
但是當時的蜀國,三峽一帶淤塞,到處都是大山,蜀國近乎全封閉,國內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的洪水也無處排泄,因此蜀國盆地經常洪水肆虐,人民愁苦不堪。
杜宇竭盡全力治水,效果卻不好,之後一個叫鱉靈的人很有本領,據說他是一具逆流而上的屍體,死而複生,後來鱉靈當了宰相,開始治水,後來在巫山一代開鑿石壁,將
今天的巫峽開通,原本橫流肆虐的洪水從巫峽衝出,****,形成滾滾長江。
由於治理水患成功,鱉靈在古蜀國民眾心中有了威望,“望帝”杜宇覺得鱉靈有功,禪讓君主之位,鱉靈成了古蜀國新的君主,號開明,又稱“叢帝”。
杜宇禪讓後退隱西山,不料退隱沒多久,傳來了留言,說杜宇趁著鱉靈治水,與他的妻子私通,羞愧讓位。
杜宇氣惱無比,原本年齡就大,因此一病不起,含恨死去,由於掛念蜀國人民,化身為鳥,晝夜鳴叫,提醒人民耕種,叫聲是“快快布穀”,鳥不停啼叫都流出了血,流在大地上。
古蜀國人民沒有忘記,把鳥叫做“杜鵑”或者“子規”“蜀帝魂”“望帝魂”,表達對望帝的思念。
望帝春心托杜鵑,這三首詩都離不開子規鳥,所以,我判斷出,這可以破解蝴蝶蠱的九龍銅劍,定然與杜鵑有關,定然與當年的望帝杜宇有關。
極有可能藏在古蜀國君王杜宇墓內,當然,杜宇墓現在肯定沒有屍體,因為化作了杜鵑,可以稱之為杜鵑墓。
咱們現在,就是要找到杜鵑墓,而杜鵑墓所在,就是杜宇化鵑的山脈,暫時叫它子規山吧。
聽明白沒有,綜上,九龍銅劍就在子規山杜鵑墓。”
薑若水講完,長出了一口氣。
我們聽的都有戲呆傻,和聽神話故事一般。
“薑大小姐你說的很精彩,也很有條理,可這杜鵑墓到底在哪裏啊?”
我想了想問道。
“不知道。
成都西北部的郫縣,古稱“郫”,是古蜀國的都邑,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由於“杜宇化鵑”的傳說,郫縣別名“鵑城”,縣花是杜鵑花,縣鳥是杜鵑鳥,此外還有祭奠望帝叢帝的望叢祠。
但是,杜宇既然已經禪讓給鱉靈,退隱西山,是不可能在都城附近的,望叢祠隻是紀念,不會有什麽線索。”
薑若水皺了皺眉,說道。
“你這不廢話吧,說了半天還不知道在哪裏?”
二胖有些焦急。
“能推測出這麽多已經很不錯,誰能一下子全知道,你行你上。”
薑若水氣惱的說道。
“行,算我沒說,吃飯去了。”
二胖被頂的沒脾氣,出去找飯吃。
“大家也去吃飯吧,我再查一些資料。”
薑若水臉色不太好,把我們都攆了出來。
“別著急,線索嗎,抽絲剝繭一般,隻要努力尋找,總會找到線索的,有些事情不能太著急,別給自己壓力太大,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我勸了薑若水幾句。
“謝謝你,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薑若水說道。
“你先休息吧,我出去了。”
說完,我也出去吃飯。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我起來就看到薑若水在舍身崖邊徘徊。
“怎麽樣,不會想不開跳舍身崖吧。”
我走過去說道。
“我沒那麽脆弱。”
薑若水笑了笑,說道,“大體上有了眉目,我判斷出杜宇隱居的西山,或者說杜鵑墓,應該在古蜀文明的發源地,岷山一代。
發源於岷山的岷江,自古稱為“江源”,是古蜀文化最先發達起來的地方。
我又
查了一些資料,還有一些盜墓秘籍,得之杜宇隱居的西山,就是岷山。”
“岷山?”
我重複了一句,“既然有線索,那還不準備,現在就動身。”
“岷山北起甘肅東南岷縣南部,南止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山,南北逶迤700多公裏,有“千裏岷山”之說。
咱們隻有二十幾天時間,岷山一千多裏,這樣盲目去,恐怕沒有找到杜鵑墓就毒發身亡了。”
薑若水看了看四周,並沒有其他遊客,低聲說道。
“一千多裏,那怎麽辦?”
我心中剛剛燃起些希望,又迅速破滅了。
“岷山是古蜀國的發源地,杜宇隱居之處,應該有特殊方位,多找一些古蜀國的線索,應該有機會。”
薑若水說道,說完,把我領回了賓館,畢竟外麵人多眼雜,明目張膽的談論倒鬥,實在不妥。
“古蜀國?
最初咱們盜墓小隊去了神秘的古樓蘭,無量山蝶妃墓,又看到了古滇國和古大理國的痕跡,現在弄出個古蜀國。
越來越有意思,這古蜀國到底怎麽回事,簡單介紹一下。”
我心中大感好奇,問道。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薑若水朗朗吟哦,“這是李白著名的《蜀道難》,其中蠶叢和魚鳧,都是古蜀國君王的名字,
相傳上古時,古青藏高原的古羌族人向東南遷居,進入了岷山地區,後稱為蜀山氏,成為古蜀國最早的居民。
之後,黃帝娶蜀山氏的一位女子為妃子,剩下一縱目男嬰,所謂縱目,或稱目縱,指的是眼睛怪異,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居住在岷山下的石穴中,
他擅長養蠶,被部族稱為蠶叢,後成為蜀地首領。
晉常璩《華陽國誌.蜀誌》:“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蠶叢以農桑興邦,經濟很好,蜀國的蜀字是一棵彎曲的桑樹,樹下一隻蠶蟲而構成的,蜀國成為蠶桑絲綢之邦,直到現在依然非常有名。
之後還有兩位君王柏灌,魚鳧,之後就是杜宇了,據說古蜀國還參與了武王伐紂,古蜀軍隊是伐紂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之一,當然,這些都是傳說,並沒有太多的證據。
後來,古蜀國被秦國所滅,劃入秦郡縣製體係。
這次盜岷山的杜鵑墓,很可能解開古蜀國的神秘麵紗,而我們對古蜀國了解的越多,越容易找到古蜀王杜宇的杜鵑墓。”
“聽你這麽一說,還真有些門道,沒問題,你是隊伍的領隊,聽你的沒錯。對了,昨天出現佛光,呂教授說的血鸚鵡怎麽回事,難道真的有血光之災?”
我想了想問道。
“血鸚鵡其實就是杜鵑,杜鵑啼血,子規啼血,形狀差不多,呂教授一開始不明白看錯了,這也正常,但是佛光中出現紅色血光,這實在不是好的兆頭,當真可能有血光之災。
這次我也隱隱感覺到,子規山杜鵑墓之行,不會那麽順利,盜墓小隊,很可能會出現重大傷亡。”
薑若水沉聲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