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人大部分都很質樸老實。
答應幫韓影幫忙蓋房子,一大早便都趕來。
韓影回來時,村民們已經各自商量著幹活了。
“各位,不好意思,我回來晚了。”
說好的管三頓飯,飯還沒吃就讓人幹活,韓影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村民們卻都隻是笑笑,說不礙事。
“平時在家也舍不得吃三頓,兩頓就成。”
韓影當然知道,村裏人能飽腹餓不死,就是最大的追求。
但他不能做言而無信的事,連忙將硝石放進雜物間。
隨後,就跑去隔壁王嬸家,把十三個媳婦叫回來燒鍋煮飯。
十三個媳婦的年齡都介於十五到十八歲之間,梳洗過後,模樣看著都不錯。
韓影頗感欣慰。
卻見武玲瓏混跡其中笨手笨腳,顯然沒做過這些事。
韓影擔心她露馬腳,取出一兩銀子。
“你去鎮上買幾塊料子回來,每人做一身新衣裳。”
一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村裏人半真半假打趣。
“一下給你媳婦這麽多銀子,不怕她跑了不回來?”
韓影搬出糧食,往鍋裏添。
笑著說:“不怕,我這裏有吃有喝,又不隨意打罵女人,她們跑出去可找不到更安穩的人家。”
這話說的是事實。
在大乾國,嫁人生孩子是女人的使命,嫁給誰家都跑不了這一條。
當然,青樓瓦舍裏的女人除外。
但,哪個女人又甘願做男人的玩物呢?
女人們默默低頭,手腳更加麻利。
如果真如……相公所說,讓她們吃飽飯,不隨意打罵,對她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歸宿了。
韓影這邊和村民們拉著家常,煮米的香味漸漸沸騰起來。
正好他預定的豬油和肥肉也送了過來。
韓影另外起了個灶頭,熬製豬油。
然後用油渣熬了一大鍋白菜,招呼村民們吃完飯再幹活。
村民們生活清苦,一年難得見肉腥,家裏的鐵鍋都生著厚厚的鐵鏽。
飄著厚厚豬油的熬白菜,蓋在糙米飯上,聞著就讓人流口水。
村民們吃得滿頭大汗,邊吃邊誇韓影厚道。
“過年都舍不得吃幹飯,韓少爺請咱們吃得這樣好,咱也得好好做活,不能虧心。”
“正是,韓少爺是厚道人,必有大福。”
韓影哭笑不得,一頓糙米飯,他就成少爺了,刷聲望還真夠簡單的。
“我哪是什麽少爺,再說都在一個村住著,平時大家沒少照應我,還像以前一樣,叫我韓小子就是了。”
“那哪成啊。”
村民們感情質樸,受人好處,定要有所回報。
“你是讀書人,和我們這些泥腿子不一樣,等你考上舉人,我們都得叫你一聲老爺。”
韓影拗不過村民們,反正隻是個稱呼,隨便叫啥都一樣。
“大家都多吃些,吃飽才有力氣幹活。”
“可惜來不及去鎮上,否則買幾塊豆腐和白菜一塊熬,味道更好。”
村民們不約而同停下筷子,一臉好奇問他。
“豆腐是啥?”
“我活了四十多歲沒聽說這玩意。”
這個世界連豆腐都沒有嗎?
“豆腐就是……以前在府城吃過一回,趕明兒我想辦法做些,大家嚐嚐鮮。”
韓影又試探著開口,“豆腐、豆芽都是好東西,回頭咱都弄些嚐嚐。”
村民們紛紛誇韓影,“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見多識廣。”
看意思,這個時代也是沒有豆芽的。
韓影瞬間想到一條生財的路數……生豆芽、磨豆腐。
他本來是想做肥皂賺第一桶金。
但,肥皂製作不易,製成後還需要一段時間晾幹。
最主要的是,價格不可能定得太低。
普通人用不起,有錢人暫時接觸不到,想要打開市場不但需要時間,更需要一點機緣。
豆腐、豆芽就不一樣了。
一斤豆子能出四到五斤豆腐,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誰都買得起,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賺錢的同時還能多結交些人脈,為將來做大生意打基礎。
韓影越想越覺得這生意做得好,當晚村民們收工離開後,他便到王嬸家借石磨。
王嬸三十來歲就死了男人,一個人拉扯大一兒一女。
女兒嫁到隔壁村,兒子卻在成親前夕落水沒了。
王嬸上了年紀,越發羨慕別人有親人陪伴。
見韓影無父無母無人照顧,十分同情他,經常照顧他。
韓影提出借石磨,王嬸一口答應下來。
拉他到旁邊小聲叮囑他,“我聽說你給你媳婦們一人做了一身新衣裳?疼媳婦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太縱著。”
“得多為將來打算,有銀子也得留著以後讀書考狀元。”
韓影心裏大為感動,不是把自己當親人,誰會關心這些?
“王嬸放心,我心裏頭有數。”
“以前是我年輕不懂事,大手大腳亂花錢,我已經知道錯了,以後好好讀書,好好做生意,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
王嬸還是不放心,不過也沒忍心說太多。幫著韓影把石磨清洗幹淨,讓他什麽時候用隨時過來。
韓影回到自己的小屋裏,泡了半桶黃豆,打算下半夜起來磨豆腐,早上送去鎮上先試試水。
武玲瓏跟了過來。
“韓影……”
“相公。”
啥?
武玲瓏一時沒反應過來,愣了愣。
韓影正色說道,“你現在的身份是我媳婦,該叫我相公。你不怕露馬腳,也別連累我。”
武玲瓏抿了抿嘴唇,換了稱呼。
“我聽到你和王嬸說的話了,你要做生意?可不可以帶我一起?”
“不行。”韓影想都沒想,拒絕了武玲瓏的要求。“女人家拋頭露麵算怎麽回事,想當我媳婦就老實在家待著。”
這女人來頭不小,誰知道她安著什麽心。
自己正準備開始美好生活呢,萬一毀在她手裏,不是虧死?
武玲瓏連理由都沒來得及說出口,就遭到韓影斷然拒絕,心頭火起。
想起眼下的處境,強壓下對韓影的不滿,轉身回王嬸家休息。
韓影沒理她,睡了幾個小時起來,磨豆子點豆腐。
天亮時王嬸起來,他已經做好豆腐,準備擔去鎮上了。
“王嬸,灶頭上留了幾碗豆腐,你們早上趁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