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望去,大榕樹的葉子落了一地,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黃的地毯。
而在那高高的樹尖上,隱約能瞧見一點點灰白的綠色,落葉的樹又快發芽了。
孩子們都在學校上課,往日熱鬧的榕樹下此刻空無一人,偶爾有幾聲鳥鳴傳來。
王先駿沿著小路,不知不覺走到了竹林旁邊。
他微微遲疑了一下,但很快,還是抬腳邁進了竹林旁那條略顯偏僻的小路。
小路的盡頭,隻有一棟破敗不堪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那裏,牆壁上的泥坯剝落了不少,露出裏麵斑駁的磚石。
然而,讓王先駿頗感意外的是,他在這裏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姑娘。
王先駿朝著地坪裏在鍘草的王朵問道:“毛毛,你沒有去讀書嗎?”
金黃的春日暖陽照在小姑娘的臉上,黑黃黑黃的皮膚像是在發光,她坐在小馬紮上,底下是一個圓簸箕,鍘好的豬草散落在簸箕上。
王朵聞聲抬起頭,手中的鍘刀頓時一頓,看清來人後,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驚喜地大聲喊:“叔叔!”
王朵站起身,雙手在褲腳上擦了擦,跑進房間裏,一邊跑,一邊興奮喊道:“奶奶,賣貨的叔叔來啦。”
王先駿注意到,她腳下穿著的鞋子明顯大了兩號,跑動時有些打腳後跟。
這雙鞋子,正是王曉燕以前穿過的,過年前,他看王朵家裏困難,便把這鞋拿給了她。
房間裏傳來一陣咳嗽聲,那聲音如同陳舊的二胡琴弦,幹澀、沙啞。
王朵的奶奶撐著一根棍子,一步一步緩緩地從房間裏走了出來。
老人一看到王先駿,滿是皺紋的臉上瞬間綻放出和藹的笑容。
她的臉上溝壑縱橫,皺紋凸起的地方泛著白色,看著像缺水幹枯的樹皮。
王朵轉身,又小跑著去泡茶。
不一會兒,她雙手小心翼翼地端著茶杯,遞給王先駿,輕聲說道:“叔叔,請喝茶。”
王先駿接過茶杯,留意到王朵的指甲縫裏都是草屑,臉上是凍傷的皸裂。
王先駿忍不住又問了一遍:“毛毛沒有去讀書了嗎?”
王朵奶奶愣了愣,長長歎一口氣,語氣心酸:“要去讀的,要送她去讀書的。”
“我這把老骨頭,就是砸鍋賣鐵,去討米,也要送她去讀書。”王朵奶奶抹了一下眼角的淚,一掌拍在王朵的胳膊上。
“她不聽話啊!我叫她去讀書,她就是不去,偏要在家裏幫我鍘豬草。”
“我們朵朵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啊,看到我前天割豬草摔下了田坎,她哭著不要我去割豬草。”
王朵豆大的眼淚直掉,抱住奶奶:“奶,我不要你去地裏。”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王朵明白,萬一奶奶出了事,她就沒有親人了。
王朵奶奶腿腳不方便,但家裏總要有個營收。
她以前就很能吃苦,做事勤快。
周圍的人看她們祖孫兩個日子過得苦,給他們支了個辦法,養豬。
從年頭養到年尾,過年時賣出去,也能賺到一點。
當然,那買豬仔的錢,也是家家戶戶借一點,湊起來的。
要是沒有周圍人的幫助,這祖孫倆的日子,更不知道要怎麽過下去。
王先駿剛想要開口說些什麽,突然,餘光瞥見路口有兩個人影走進來。
王先駿定睛一瞧,認出其中那個穿著黑色工裝衣的人,他之前去過這人家裏,正是村上的書記。
另一個人,王先駿反應了一下,也想起來了,這人是清水村希望完小的一個老師。
村書記和老師看到地坪裏有人,那眼神也很意外,像是在納悶,王先駿怎麽會跑到這裏來賣貨。
這一戶人家,要是想買東西,怕是連掏出五角錢都難,別說有餘錢買東西了,就連耗子都比其他家裏少,耗子沒東西吃也會往外跑。
王朵自然認得齊老師,瞧見老師進來,眼神變得有些閃躲,下意識地低下頭,小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
王朵奶奶臉上的表情也瞬間僵硬了一下,不過很快,她就強打起精神,熱情地招待二人坐下。
不用奶奶喊她,王朵就跑去房間裏,搬出兩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灰,顯然是許久未曾用過。
“去拿抹布來擦幹淨。”王朵奶奶轉頭,交代王朵,隨後又一臉歉意地朝著村支書和齊老師賠笑,眼神局促。
齊書記拿起一把椅子,用力吹了吹上麵的灰,又用手拍了拍,便將椅子放下,直接坐了上去,說道:“不用麻煩去拿抹布了,不打緊。”
幾人談了幾句,王先駿聽明白了,他們這次來,也是為了王朵沒有去讀書的事。
村上有人管這事,王先駿心裏也鬆了一口氣。
想到這兒,王先駿站起身來說道:“你們先聊,我就不打擾了。”說著,便準備告辭離開。
可就在他轉身要走時,王朵奶奶突然伸出手,一把拉住他,急切地說道:“你等一下。”
王朵奶奶側頭,朝王朵使了個眼色。
王朵心領神會,迅速轉身,一溜煙就跑進了房間裏。
不一會兒,她手裏拿著一個紅色袋子再次出現。
王朵奶奶拿過袋子,送到王先駿手裏:“這個你收下,我這老婆子,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也沒別的本事。”
王朵奶奶客客氣氣的,笑著說:“這裏麵,就是一些我自己做的紅薯幹,我做的是幹淨的,你不要嫌棄。”
“你都拿著,我謝謝你給朵朵送的衣服和鞋子。”王朵奶奶說著,將袋子塞在王先駿手裏的同時,還在王先駿的手背上拍了拍。
王先駿明白,這是老人家的一番心意,若是不收下,反倒會讓老人家覺得過意不去。
於是,他接過了袋子:“您太客氣了。”
王先駿在籮筐裏拿出兩個本子和一支筆,遞給王朵。
王朵奶奶連忙擺手拒絕:“不行不行,不能再要你的東西。”
王先駿越過奶奶,將本子和筆交到王朵手裏:“毛毛,一定要好好讀書啊。”
王朵奶奶還想推拒,齊書記也發了話:“就讓孩子收下,收下後認真去上學,這樣才對得起這位叔叔送這本子和筆。”
王先駿點頭:“正是這意思,好好讀書就好。”
王朵還隻是個三年級的孩子,稚嫩的臉龐上寫滿了純真。
這個年紀若不讀書,又能去做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