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軍坐在椅子上,眉頭皺起,心中思緒萬千。
大兒子王先駿的房子建起來了,可二兒子王先鵬眼看也要到談婚論娶的年紀,那房子也得好好拾掇一番,不說重新推倒建過,總要裝修出兩件新房出來。
不然,要是姑娘上門,瞧見自家這老房子的模樣,再對比大哥的新房,心裏難免會生出些別的想法,這也是人之常情。
建王先駿房子時,王勇軍自己也貼進去不少錢,他當時想的,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們能過得更好。
思索再三,王勇軍決定把心裏的想法跟孩子們攤開來講。
王勇軍看向王先駿,開口說道:“先駿啊,那老房子,本來是打算你們兩兄弟平分的,現在你這邊新房建起來了,我的想法是,把那老房子分給你弟。”
王先駿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聲:“這樣挺好啊,我沒意見。”
王先鵬剛要張嘴發表看法,王勇軍抬眼朝他望去,目光中帶著幾分威嚴,接著說道:“當然了,隻是房子給你,要怎麽裝修,你自己來,裝修的錢,你自己想辦法,既然要成家,就要自己賺錢來養家。”
王勇軍說著,抖了抖手中的煙,煙灰簌簌地落下:“我就你們三個孩子,家裏東西不多,既然說到這裏了,就把這些事都說清楚。”
王勇軍頓了頓,目光在兩個兒子臉上依次掃過,繼續說道:“我們家裏就這兩塊地基,先駿你在這一塊建了房子,那另一塊就給先鵬,這樣,你們兩個沒有意見吧?”
王先駿和王先鵬對視一眼,隨後幾乎同時點頭,異口同聲地說道:“沒意見。”
“好,那些田和山,還有我們自己家裏的魚塘,我現在還能動,就暫時放一放,今天主要說清楚這建房子的事。”
王勇軍挺直了腰板,神色莊重,作為一家之主,他希望看到兄弟之間和睦相處。
提前把這些事情談開,今後孩子們就不會因為這些東西爭吵反目。
鎮上有些人家,兄弟姊妹眾多,為了那一畝三分田爭得麵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鬧成了笑話。
王勇軍一向把那些糟心事,當成反麵教材,不希望家裏也出現那樣的情況。
王勇軍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聲音中帶著感慨和期望:“這些年,先駿是吃了不少苦的,先鵬去當兵也是,我沒什麽本事,留給你們的東西不多,今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創造。”
王勇軍和陳桂英仿佛生來就有著未雨綢繆的性子,無論大事小事,總想著提前為孩子們謀劃周全。
這不,王勇軍神色凝重,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語重心長地說道:“不論你們兩個今後怎麽樣,都要留一間房給你們妹妹,無論她嫁到哪裏,回來都有地方住,無論她今後過得怎麽樣,回了我們自己家,就不會受委屈。”
王勇軍說完,一家人相互對視,紛紛頷首點頭,沒有絲毫異議。
張丹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公公的這番話,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要是自己的爸媽也能如此為子女著想,或許她現在也不會對他們心存怨氣。
洪水過後,張丹曾回去過一趟娘家。
她娘家所在的地方並非受災區域,除了屋頂有些漏雨,其他地方倒也沒什麽損失。
還是老樣子,一踏入家門,林珍花張口閉口就是談錢,她爸張鋼板著一張臭臉,像她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
她能做什麽呢?不過是再次拒絕了要拿錢給弟弟張宇建新房的要求罷了。
張丹去了一趟娘家,給了林珍花兩百塊錢,勉強吃了個午飯,便匆匆趕了回來。
這會聽完公公王勇軍的一大段話,張丹在心裏長長地歎了口氣。
張丹默默地望向窗外,心中感慨著人與人之間還真是不一樣,家與家之間的差別更是天壤之別。
王曉燕讀高中,放月假,一個月隻能回來短短三天。
假期轉瞬即逝,一大清早,王先鵬就準備帶著王曉燕一同回縣城。
陳桂英早早地起了床,她昨天下午就在廚房裏忙了兩個小時,這會出門就叮囑:“給你們做的菜,都帶上了吧?”
“拿上了。”王曉燕抿唇笑笑。
陳桂英握了握王曉燕的手,說道:“這樣也好,今後你們兩個人一塊回來,有個伴,路上也要安全一些。”
“這是做的幹魚,我用油炸的,這個天氣,放個半個月沒問題,你們吃完就把蓋子蓋上。”陳桂英耐心地叮囑著,那用來裝幹魚的容器,是之前吃的罐頭。
吃過的橘子罐頭,被她仔細地用水洗淨,又用熱水燙過,如今用來裝東西再合適不過。
王先鵬把這些罐頭都推到王曉燕麵前:“都給曉燕,我在外麵有東西吃,她在學校,吃的東西少。”
“都有都有。”陳桂英笑笑,“你在外麵想吃,也可以吃啊,平時一定要按時吃飯,出門在外,不能虧待了自己。”
王勇軍從屋內走了出來,手上拿著兩把傘,說道:“帶上傘,今天說不定會下雨,手表也要記得帶好。”
王先駿跟張丹也站在門口,看著弟弟妹妹。
王先駿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王曉燕和王先鵬手上的手表。
他記得,自己剛出去打工時,王勇軍就送了一塊手表給他。
後來,他跟張丹結婚,手上的手表換成了張丹送的。
王勇軍以前總是對他說,出門在外,兩件東西一定要帶好,一件是手表,另一件是雨傘。
手表可以看時間,不至於耽誤功夫。
在外麵若是看不到時間,就如同睜眼瞎一般,到了什麽時辰都不清楚。
有了手表,知道到了哪個時候該回去,心裏有數,就不會天黑了還在外麵。
而雨傘,天晴時能擋太陽,下雨天則可遮雨,避免被雨水淋濕,主要還是為了擋風雨。
王勇軍年輕的時候,有過冒著雨從縣城走回來的經曆,那次回來後,他發了一場高燒。
從那過後,王勇軍便養成了一個習慣,出遠門時總是會帶一把傘在身上。
如今,這個習慣,他也傳給了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