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的顧慮,朕也能理解!”

這一刻,始皇帝深深地看了一眼兩人,隨即開口,道:“召集各大官署會商,製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盡最大的可能,降低風險!”

“若是國府威信不夠,可以以帝國的名義,以朕的名義!”

“此事關係重大,朕就交給你們二人了,到時候,除了問題,朕會找你們二人追責!”

“諾!”

點頭答應一聲,李斯與王綰不由得心頭一驚,他們自然是清楚,一旦發行專項國債,必然會有人動心思。

巨大的錢糧,會讓不少人眼紅。

那些不怕死的人,未嚐就不會伸爪子。

心念電閃,李斯與王綰對視一眼,然後朝著始皇帝,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全力以赴!”

“嗯!”

微微頷首,始皇帝輕笑,道:“對於兩位愛卿的能力,朕還是相信的!”

“岷君此去隴西郡,耽擱的時間不會太久!”

“這意味著,南州鹹陽道也要著手部署了!”

“諾!”

點頭答應一聲,李斯不由得神色微沉,他不得不承認,始皇帝與贏術都是高瞻遠矚,但是,這些事情,基本上都壓在了國府身上。

他與王綰,這一段時間太忙碌了。

但是,其他人,有尚未培養好,隻能是他們頂在前頭。

“臣等告退!”

“嗯!”

望著李斯與王綰離去,始皇帝收回目光,看著案頭的文書,眼底掠過一抹精光。

這件事,贏術在很久之前,朝著他提了一嘴。

但是,這件事上,他一直都有些猶豫。

一個國家,絕對不能失信。

要不然,這對於大秦帝國的損害是前所未有的。

........

這一日,贏術低調啟程,親率三千鐵鷹銳士,趕赴隴西郡。

伴隨著詔書頒布,駐紮在隴西的隴西大營,精銳集結。

等待著贏術到來。

與此同時,隱宮情報處,重新於西域的分支取得聯係,黑冰台也是朝著隴西之外滲透而去。

一份份書信,送到了贏術的案頭。

當贏術抵達隴西大營的時候,對於隴西之外的情況,也是多少有了一個了解。

“末將見過君上!”

李信前來迎接贏術,作為大秦的隴西候,李信主持隴西大營的練兵。

“隴西候不必多禮!”

贏術輕笑,虛扶了一把,道:“本君與隴西候,爵位一樣,不必行此虛禮!”

“隴西候,最近可好?”

“勞君上掛念,末將尚好!”李信朝著贏術行禮,態度極為的恭敬,道:“君上,裏麵請!”

“請!”

三千鐵鷹銳士留在了大營之外,贏術跟隨著李信,走進了隴西大營,李信輕笑,道:“君上,可否要校軍?”

“不了!”

贏術笑了笑,然後朝著李信,道:“本君此番前來,也隻是看一看隴西大營!”

“父皇雖然決定用兵,但,用兵規模不會太大!”

“這一次,朝廷不會承擔,用兵的開支糧草,全部就食隴西郡,這就注定用兵規模不會超過十萬!”

“一旦用兵超過十萬,隴西郡的財政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嗯!”

這一刻,李信也是點了點頭,作為一個武將,而且還是一個名將,對於這個情況,他自然是清楚的。

“君上打算怎麽辦?”

贏術在幕府之中落座,喝了一口涼茶,道:“很簡單,父皇讓本君前往隴西,軍政一言而決!”

“那便是要為隴西郡,留下一些底蘊!”

“至少這一戰後,也會讓隴西郡變得富庶起來!”

“要知道,從本君指揮的第一場戰爭開始,從來不打沒有利益的戰爭!”

“哈哈哈.......”

這一刻,李信也是大笑:“君上到來,是老秦人的福氣!”

“隴西候說笑了,能來隴西,才是本君的福氣!”喝了一口涼茶,贏術朝著李信,道:“替本君挑選五萬騎兵,一人三馬!”

“全部配備騎兵三寶,糧草問題,你不用擔心,本君會親自去找隴西郡守!”

“諾!”

點頭答應一聲,李信心中激動萬分。

挑選大軍,這可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今贏術將此事交給他,便是代表著對於他的信任。

“君上放心,末將一定挑選最精銳的大軍前往!”

“嗯!”

點了點頭,贏術便起身告辭:“今日到此為止,等本君見了隴西郡守,再行與你詳談!”

“諾!”

點頭應諾,李信也不敢留贏術。

他自然是清楚,大秦突然要開展,必然是有原因,隻是始皇帝與贏術都沒有提及,他自然也不敢問。

這些事情,十有八九都是機密。

屬於他不適合知曉的哪一種。

將贏術送出大營,李信一直目送贏術離去,然後轉身返回了幕府,喝了一口涼茶後,朝著軍司馬,道:“擂鼓聚將!”

“諾!”

點頭答應一聲,軍司馬轉身下令,驟然間,戰鼓隆隆而起,響徹整個隴西大營。

大軍千夫長以上,紛紛朝著校場集結。

一刻鍾後,諸將集結,李信也是走上了點將台,看著諸將,道:“方才君上到來,言及要從大營之中,挑選五萬精銳騎兵!”

“然後跟隨君上征戰沙場!”

“為了公平起見,明日大營演武,勝者可以進入!”

“諾!”

眾人點頭答應,氣勢如虹。

每一個武將眼中都冒著精光,大秦岷君,可是從沙場中殺出來的對於大秦銳士而言,贏術那便是信仰。

此刻聽到能跟隨著贏術而戰,眾人都激動不已。

除了岷君贏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但凡是跟隨著贏術征戰沙場的人,無一例外都升官發財了。

而且,贏術用兵如神,每一場戰爭下來,就會都是以最小的傷亡,斬獲最大的代價。

這也是一直以來,大秦銳士都渴望跟隨著贏術征戰沙場的原因。

因為,跟隨著贏術,活下來的可能性最大,但凡是活下來,必然是大勝,論功行賞之時,必然會有厚賞。

........

就在這個時候,騎兵主將子車市,道:"將軍,能不能讓君上多帶一些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