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冶整軍!

這是趙術慎重思考過的!

東冶整軍,可以兼顧剿滅頑抗的東甌遺民,對於這些頑固分子,采取高壓化,常態化剿滅。

與此同時,東冶距離百越不遠,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更相似。

當大秦銳士適應了東冶的環境與氣候,也就意味著適應了百越的環境與氣候,甚至於中南半島之上,也能夠縱橫無敵。

除此之外,趙術想要趁此機會,為大秦打造一支善戰的海師,大秦地處西北,不管是漢水,還是渭水,乃至於大河,皆是河流!

大秦樓船士是水師,而非海師!

現在水師就可以,但未來的大秦帝國,需要一支可以縱橫海洋的無敵之師。

很多東西,都在海外。

比如紅薯,土豆這些主食,趙術清楚,大秦隻有得到這些糧種,才能徹底的人**炸。

而這些,隻有海軍才能奪取!

大秦樓船士,縱然是經過了訓練與嚐試,也適合在近海,靠著海岸線航行。

但是,閩越的海師不一樣!

趙術可是清楚,不光是中南半島,還有瓊州與夷州,都是孤懸在海外。

大秦隻有擁有了強大的海師,才能掌控這些島嶼。

他要為後世子孫,留下自古以來的證據!

畢竟,一個民族,一個王朝,都會有衰落期,他要為後世子孫留下鐵證。

以便後世子孫,一旦發達起來,便可以以自古以來說事!

......

章台宮。

“王上,公子送來軍報!”

趙高神色恭敬,將軍報遞給秦王政。

接過銅管,秦王政打量了一眼,隨即打開了銅管,取出了帛書。

由於不是什麽機密軍報,趙術以明碼通信。

“傳長史李斯,丞相王綰入宮!”將軍報放下,秦王政斷然,道。

“諾!”

一炷香的功夫,李斯與王綰聯袂到來,朝著秦王政行禮,道:“臣王綰,李斯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見到兩人到來,秦王政示意兩人起身:“兩位愛卿,免禮,平身!”

“臣等謝王上!”

兩人行禮,然後在一旁落座。

秦王政繼續開口,道:“剛剛公子術送來軍報,我軍擊破東甌,閩越王族留勍斬殺閩越王無諸,投降我大秦!”

“現在我大秦樓船士以及大秦銳士已經接管東甌與閩越!”

“公子神武!”

李斯與王綰心中一陣,隨即高呼。

他們都清楚,大秦距離殲滅百越已經盡在咫尺。

南中國將會徹底的屬於大秦!

“這是軍報,兩位看看,然後對於公子術上麵的問題,商議一下。”

這一刻,秦王政大笑,隨即朝著王綰與李斯,道。

“諾。”

王綰作為丞相,率先接過軍報,一一看了起來,一刻鍾後,將軍報遞給了李斯。

許久,李斯終於看完。

見到李斯看完,王綰也剛剛整理好了言辭與思緒:“王上,合東甌與閩越為閩中郡一事,遷徒諸地庶民三萬戶一事,臣讚同!”

“至於封王一事,我大秦尚未有先例,一旦封王,隻怕軍中諸將.......”

“嗯,這也是寡人擔憂之事,但,公子術之所慮也不無道理!”秦王政皺著眉頭,語氣幽幽,道:“以留勍為閩中郡郡守,恐有尾大不掉之勢!”

“長史,你有何想法?”

“王上,閩中郡以及遷徒中原之民填之,臣亦讚同!”

李斯坐直身子,沉聲,道:“想要讓閩中郡徹底的並入我大秦版圖之中,遷徒中原之民化之,乃是必須之策!”

“三萬戶隻是一個開始!”

“至於留勍的處置,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說到這裏,李斯話鋒一轉,道:“丞相說的有理,我大秦尚未有封王的先例!”

“縱然戰功赫赫如武安君,也未曾封王,此慣例不可開!”

“朝廷不可以王詔明令冊封留勍為閩越王,但,一切的文書以及軍報之中,可以是留勍斬殺無諸,在閩越之地稱王,然後其棄暗投明,向我大秦投誠。”

“王上,天恩浩**,念及閩越王之忠勇,保留其王號,僅此一代!”

.......

章台宮中,三人都清楚,趙術此舉是為了樹立一個典型,一個榜樣。

反抗大秦者,一如東甌王搖,舉國殺絕之。

棄暗投明者,一如閩越王留勍,封王遷於鹹陽,厚待其族人。

在這個時候,朝廷不能逆行。

“王上,長史之策可行,但此策將秘密進行......”

這一刻,王綰也是在沉思之後表態。

“此事就以長史之策!”

秦王政斷然決定,朝著兩人,道:“與此同時,國府著手安排遷徒三地之民一事。”

“國府頒布政令,宣布建立閩中郡一事!”

“諾!”

見到兩人點頭,秦王政話鋒一轉,道:“這閩中郡新建,所有的官吏都需要從鹹陽抽調,兩位愛卿有何建議?”

“王上,郡守,法吏從鹹陽抽調,郡丞啟用閩越王族,其餘求盜以及遊徼等,皆從軍中抽調。”

王綰臉色有些不好,朝著秦王政尷尬,道:“王上,縱然是有各大學宮的學子,但,我大秦文吏不足!”

“如今大規模抽調,導致大秦故土之上的官吏,基本上都是新人。”

“當下已經不適合繼續抽調關中文吏了。”

“好!”

思考了半晌,秦王政點了點頭,道:“就以兩位愛卿之策,傳信於公子術!”

“至於閩中郡郡守,就由長史長子李由擔任!”

“李由文武皆備,與公子術也相熟,長史以為如何?”

聞言,李斯連忙回答,道:“臣沒有異議,這是犬子的榮幸!”

雖然閩中郡苦寒,尚未開發,而且局勢混亂,但,李斯清楚,這對於李由而言,未嚐不是一個機遇。

隻要李由前往閩中郡,便是兩千石俸祿的大臣,已經算是大秦的中層。

有了在閩中郡為政的經曆,李由便有了遷入朝堂的資本。

見到李斯同意,秦王政隨即開口,道:“至於郡尉,便由公子術自己決定,同時替寡人向公子術帶話,一切安好,讓他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