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昌大喝一聲,“風明指”果斷出擊,這風明指是周如昌的獨門絕技,丐幫之中無第二人會,風明指變化如電,狠辣異常,專點地方要穴,故而在大戰之際,往往能夠扭轉戰局,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但見周如昌風明指變化如風,一會兒指向對方胸部,一會兒指向對方肩頭,一會兒戳向敵方雙眼,端的是如風入魔,力量驚人,每一指均是點向那師弟的全身要害,頓時之間,師弟的要穴就籠罩在周如昌風明指下。

師弟掌法忽動,變化無常,此刻招式淩亂,似乎全然不是血域派的獨門絕技,但見他掌法一張一合,和周如昌的風明指鬥成一片,罡風湧動,客棧內雖然黑暗一片,但月光皎潔,這點光亮足以讓眾人在此大幹一場。

風明指如夢如幻,師弟的掌法毫無章法、淩亂如麻,一時間,周如昌和那師弟又是鬥得難解難分。

其餘人在旁看得清楚,盡皆目瞪口呆,這一場酣暢淋漓的打鬥似乎是一張栩栩如生的水墨畫一般,使人如同身在幻境一般。

王段天和那師兄鬥得也是難解難分,但見王段天“飛龍在天”堪堪使出,而那師兄拳法超群,似乎如同天外之音,一張一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

飛龍在天是降龍十八掌中極其厲害的一招,但見王段天此刻變成了直立雲端的蛟龍,龍翔雲端,使人如夢如幻,王段天掌法驚人,於一招之間突現大家之風。

那師兄見到降龍十八掌中的精要招式,頓時心中大駭,方才還自認為降龍十八掌不足畏懼,此刻見到真正的降龍十八掌,心中已然變得異常驚懼。

眾人見到飛龍在天掌法驚人,氣勢獨到,心中俱是大驚,唐奇心道:“降龍十八掌果然驚人,長老使出這一招,定然是能夠將他打敗的!丐幫降龍十八掌名不虛傳,赫赫有名,中原武林有此掌法,果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敏敏心道:“好厲害的掌法,這就是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啊!掌法中透出無窮勁道,果真是一門奇怪的掌法!”

王段天“飛龍在天”使完,第二招“貝龍在田”接著使出,但見王段天身形晃動,雙掌猶如龍爪一般,虛虛實實,似夢似幻,龍翔雲端,頓時變為蛟龍臥在深淵,變招迅速,使人目瞪口呆。

那師兄見到如此招式,心中大駭:“丐幫降龍十八掌果真厲害,倒是小瞧了他,此人掌法精純,有些許本事,看來丐幫之中也有人物,好生接招,不可輕敵!”

想罷,手中拳法忽變,一拳之中忽然如雪花錯落,花開花散,頓時一招生出兩招,招招渾厚之極,使人領略到厚厚的真氣翻騰,拳法精到,腳下遊動不已,時不時地雙腿交叉攻擊,使得王段天腳下連連遇到險招,但王段天掌法驚人,腳下功夫更是另有一番風味。

但見王段天腿腳靈活,一會兒左腿出擊,一會兒右腿醍醐灌頂一般直直攻出,猛攻對方下盤,二人手上腳下一起纏鬥不休,鬥個不分伯仲。

突然,王段天掌法忽變,一招精妙絕倫的招式堪堪使出,此招是降龍十八掌中極盡力道和美感的招式。

此招名為“神龍擺尾”,招式精純,王段天使得爐火純青,此刻,三招降龍十八掌已然全部使出,王段天雖然隻練會三招,但這三招之中蘊含著他數十年的功力,招式精猛,內力渾厚,一般人絕難抵擋。

而眼前這個血域派弟子竟然毫無畏懼之心,手中拳頭呼呼,直飛向王段天周身各處,二人纏鬥如斯,卻也是高手過招,不願輕輕易易的將對手打敗,而是要令對手將武功全部展露,然後尋找破敵招式,讓對手輸得心服口服。

現下,這二人武功卓絕,均是江湖中罕見,出招之際,風聲呼呼,衣帶飄舞,雖然這裏是並不太寬敞的客棧,但是二人在如此之地相鬥,卻絲毫未見碰到桌腳之物,由此可見,二人武功均是高明之極。

唐奇等人眼見王段天和此人鬥個不相上下,心中便欲上前幫助,此刻突然聽到周如昌大喝道:“嚐一嚐我的飛龍探雲手!”

話音剛落,周如昌招法忽變,手中幻化成一團銀翼,但見周如昌出手如電,猛攻向那個師弟,飛龍探雲手一使出,便引起眾人的驚奇,這套飛龍探雲手果真渾圓純熟,彰顯大家之風,招招精純,式式變化。

周如昌飛龍探雲手使得如瘋如魔,劈砍橫奪,上斬下撩,左擊右環,一時之間竟讓師弟掌法呆滯,如見夢靨。

那師弟掌法雖然已然零亂不堪,但他的腳下絲毫不停,腳下功夫異常狠辣,但見“鴛鴦腿”“如意腿”“狂龍腿”“星夢腿”“破浪腿”一一使出,連環不已,使人毫無喘息之機,這些腿法雖然不是上乘腿法,但是加在一起,變成了獨一無二的混合腿法,腿中出招迅速,雙腿如銅柱般堅韌。

眾人眼見此人腿法驚人,配合著掌法,好似無懈可擊一般。周如昌飛龍探雲手使到一半,略略占得上風,周如昌見敵人似乎力怯,趁機加快手法,使得如夢如幻,招招連環,攻防相濟,環環相扣,敵方周身要害盡皆籠罩在他的飛龍探雲手之下。

突然一聲驚叫,那師弟胸口正中周如昌厚實無比的一掌,但那師弟似乎內力無比高強,還是戰鬥不休。

這兩對打鬥之人鬥個難解難分,不分上下,眾人心中暗暗心驚肉跳。

正在此時,客棧之外突然傳來一段如癡如醉的吟唱之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聲音似虛非虛,似實非實,便如同一個喝醉酒的潦倒之人所唱。

聲音時而淒厲,時而高昂,飽含感情,著實已將當年李白寫這首《將進酒》感情顯露無疑。

眾人聽到如此歌聲,心中不禁大為震撼,均不知這聲音是從何人口中傳出?難道此人身負絕頂武功?難道此人又是一位世外高人?但聽得這首詩飽含悲情,此人絕非泛泛之輩。而他的聲音似是充滿著無限哀怨,更有種超凡脫世之態。

周如昌等人頓時停止戰鬥,那兩個血域派弟子也是驚懼異常,不敢再戰,心中好奇萬分。

眾人盡皆向客棧之外走去,均想瞧一瞧吟唱這首詩的人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