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潑大雨中,朱載堉將卷了刃的戰刀隨手一拋,趕忙快步上前將沈烈攙扶了起來。

抹了把臉。

這位尊貴的大明鄭王世子,略有些疲憊的大聲安慰道:“勝了!”

沈烈氣喘如牛,在朱載禦的攙扶下拄著刀,等著通紅的眼睛,有些狼狽的暴雨中看向了周圍。

看著那殘垣斷壁中橫七豎八的屍體,穿著各種眼色軍服的屍體堆積在一起,便怔怔的發起了呆。

而良久。

沈烈才吼了一嗓子:“還有活的麽!”

漆黑如墨的雨幕中,傳來了部下們有氣無力的聲音:“大人……這有一個。”

“活著呐!”

大戰徹底停歇了下來。

雨勢也小了一些。

明軍慘勝。

從屍堆裏爬出來的精銳老卒互相攙扶著,將己方傷兵扒拉出來,然後三三兩兩的冒著暴雨向城內退卻。

而那雨幕中。

再一次被趕回海灘的西洋聯軍似乎也沒了聲息,在這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選擇了偃旗息鼓。

午夜時分。

內王城。

慘叫聲不絕於耳。

沈烈赤著上身坐在廳中,由隨軍醫官診治著大大小小幾十處傷痕,一邊環顧著周圍滿營的傷兵。

粗略一數。

開戰前千餘名百戰老卒,如今竟已傷亡過半,活下來的都是運氣好的,還有不少重傷殘疾的。

這還是得益於精良的裝備,厚實的棉甲,內甲已經絲綢內襯,讓傷亡率極大的降低了。

太慘烈了。

如此慘重的傷亡,讓沈烈沉默了,甚至連疼痛都變得麻木了。

可軍中上下都嚇壞了,專門給沈烈請來了最好的醫官,給沈烈治傷的醫官四十來歲,是李時珍的兒子李叔同。

隨著那傷口變得清涼舒適起來。

沈烈幽幽的歎了口氣,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不管怎麽說總算是打贏了這一仗。

而生存的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

可是。

沈烈這輩子再也不想打這樣的仗了。

憋屈!

一旁。

反倒是朱載堉若無其事,優哉遊哉的樣子,除了衣衫破損了一些,反倒並沒有受什麽傷。

看起來他的刀法著實不錯。

沈烈目瞪口呆,腦海中,實在難以將這貨和大科學家牛頓,伽利略的形象聯係起來。

搖了搖頭。

沈烈是真的搞不懂這種人,或許先秦時的鬼穀子也是這般瀟灑人物,當華夏人把心思用在了對的地方。

那就真沒洋人什麽事兒了。

這一場暴雨下了兩天兩夜,仗是打不下去了,而實際上就算沒有這場暴雨,傷亡同樣慘重的雙方也已經都無力再戰。

兩天後。

天晴了。

隨著沈烈一瘸一拐的登上了城門樓,舉起望遠鏡放眼望去,便隻見海灘上淋了兩天雨的西洋列國聯軍,已經開始了大規模撤退。

許是知道無力再攻,這股洋兵撤的很果斷,成群結隊的士兵,水手將傷兵,屍體,大炮,火藥桶……

各種物資往海灘上一扔,便全員登上了戰船,施施然向著東南方向揚帆起航。

一陣沉寂過後。

殘破的琉球城牆上,響起了陣陣咒罵聲:“直娘賊……跑的倒是快!”

“賊子莫走!”

咒罵中。

沈烈無趣的揮了揮手。

省省吧。

不讓人家走,可是咱們打的過嘛。

咱們是陸戰,守城,依托掩體都還是靠著非常規戰法慘勝,到了海上和人家打海戰。

那不是活的不耐煩了嘛。

沒奈何。

沈烈所部隻好眼睜睜的看著西洋人的聯軍,接走了自己的士兵,扔下了不少受了傷的倭人,東南亞人麵孔的海盜。

那浩浩****的戰艦便首尾相連,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而他卻隻有望洋興歎的份!

“娘的!”

大戰過後,僥幸得勝的沈烈也不由得罵罵咧咧起來:“給老子等著……等老子也船堅炮利了,一口氣打到印度洋!”

可如今這隻是個美麗的願望。

半日後。

當東北方向的海麵上出現了懸掛著大明水師,日月波濤旗的艦隊,被暴風雨阻擋了兩天的汪順所部終於趕到了。

姍姍來遲。

大明東海水師追了一陣,顯然沒有追到什麽,便隻好悻悻然的返回了琉球。

傍晚。

夕陽西下,絢爛如火。

隨著艦隊靠岸,開始清掃戰場,本來期待著發一筆橫財的沈烈走在一片狼藉的海灘上。

才發現西洋兵臨走前,除了留下了幾百個受傷的倭兵,南洋仆從軍炮灰。

還把遺留下來的三十幾門先進前裝滑膛加農炮的都破壞了,炮門鑿壞了,炮耳也砸掉了。

到頭來。

隻撿到了一堆沒什麽用的炮彈,還有被損害的重火繩槍。

這畫麵讓氣的沈烈一蹦三尺高,對著西南方的海麵大罵了一陣,才狠狠的又罵起了自己。

“能有點出息麽!”

老子不稀罕!

等著!

受了重大刺激的沈烈,決定把這些傳說中的紅夷大炮都收集起來,然後找人研究一番,開始大規模的仿製。

這時,鄭王世子不知道從哪裏鑽了出來,好似受了什麽刺激,在這些火炮麵前轉來轉去,不停的喃喃自語著。

“這炮……為何比佛朗機打的遠呐?”

看著他神神叨叨的絮叨著。

沈烈啞然,良久才小心翼翼道:“因為佛朗機漏氣唄。”

朱載堉點了點頭,沉吟著道:“有理,竊以為,可用毛皮粘骨膠做成皮革套,套於子銃口,把子銃嵌入母銃交接處……當可閉氣。”

瞧著他一臉高深莫測的樣子,沈烈心中一喜,這位爺是想開了,打算改良佛朗機了麽。

這要是能把明軍大量裝備的後裝佛朗機改良一番,那可真是能省下好多錢了。

可是很快。

朱載堉又把自己否定了:“不成,漏氣的地方也太多了一些,不成……這事兒還是得請常吉兄來。”

沈烈疑惑道:“誰?”

朱載堉便大聲道:“趙士禎!”

沈烈恍然道:“哦,知道了。”

大名鼎鼎呀。

心中又是一喜,沈烈奇道:“趙士禎在哪呢?”

朱載堉便又大聲道:“在我府上呐。”

好嘛。

沈烈也懶得再問了。

果然這都是同一類人。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那位大明第一火器專家趙士楨的一生,大概和這位朕王世子的脾氣秉性差不多,都不走尋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