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標兵?

便是民間鏢局組織的私人武裝,又叫鏢局兵,這些私人武裝打從嘉靖年間鬧倭寇的時候便出現了。

當年倭寇橫行,官兵又不頂用,商賈出門大概率被殺人越貨,於是這些私人民間武裝便應運而生。

傳說中的鏢局兵善騎射,用駿馬小箭,箭曰“雞眼”,馬曰“遊龍”,往來飛馳,分毫命中。

各地富商為了保障自己的貨物安全,便湊錢養活了這些鏢局兵,因為這些私人武裝背上插著醒目的紅色標旗。

故曰“標兵”。

這些標兵,其實就是大明版本的私人保安公司,並且戰鬥力還十分強悍,還大部分都是騎兵。

不要說大明官兵打不過,就是遇上了倭寇也是碾壓。

“嗯。”

沈烈點點頭。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一旁。

王虎又輕聲道:“大人……還有漕幫也不得不防。”

漕幫便是碼頭上的苦力行會。

也不好惹。

說著說著。

沈烈便覺得腦殼疼,深深的感受到在這大明盛世階層固化的時代,創業是何等的不易。

不過轉念又一想,沈烈便微微一笑,神秘道:“不忙。”

本大人自有對策。

兩天後。

天津左衛。

靜謐中。

奇跡一般。

這個冬天的天津左衛沒有餓死人,地窖,倉庫中還盈餘了大量土豆番薯這些高產作物。

土豆用來賣錢。

番薯雖然難吃了點,卻可以裹腹。

甚至於。

天津左衛破天荒的出現了盈餘,攢了些錢財。

由此。

以沼氣池代替了木柴的低成本蔬菜大棚,已經開始了建設,隨著積雪和堅冰的融化。

耕牛正在深耕土地,為即將到來的農時提前做準備。

並且嚐到了種植土豆番薯的甜頭之後,加入合作社的軍戶會越來越多,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後山。

山穀中。

冰雪映襯之下,一條海河的支流靜靜的流淌著。

這一天大清早。

衛中高層便傾巢而出,簇擁著沈烈這個主心骨,將一些高鼻梁,金發碧眼的西洋人接到了衛中。

十來個西洋工匠,在大明衛所軍將領的指指點點之下,都點頭哈腰的陪著笑,那一張張充滿了異域風情的臉上帶著深深的惶恐。

萬曆初年的大明可不是蓋的,對前來挑釁的泰西人毫不手軟,什麽炮艦,使節都不放在眼中。

動不動就推出去殺頭。

名聲在外呀!

說起來。

大夥從未見過西洋人。

不免驚奇。

這年月來到大明的西洋人其實真不少,不過大多集中在廣東又或者江南,琉球,東瀛,台灣府一帶。

對天津左衛的老少們來說確實是個新鮮玩意兒。

老將白廣恩和衛中一些長輩還能保持鎮定,可白貞貞卻十分興奮,帶著她麾下的幾個女兵圍著這些西洋人轉來轉去。

不時發出嘖嘖讚歎聲。

“這是……怎麽長的呀!”

“傳說中的昆侖奴麽?”

“蠢,昆侖奴是黑的!”

嬉鬧中。

沈烈看不下去了,低著頭發出一聲輕咳,向著白小娘子使了個警告的眼色:“你過來!”

鬧什麽鬧!

冷著臉。

沈烈佯怒道:“這都是本官叫人從琉球,東瀛一帶請來的工匠,你帶人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萬萬不可怠慢!”

白貞貞早已歸心,見未婚夫婿動了怒,便趕忙委屈巴巴的應了一聲:“哦……知道了。”

可她明媚的眼珠轉了轉,又奇道:“做什麽的工匠?”

沈烈便將下巴高高抬起,傲然道:“這能告訴你麽?”

這是我東廠的機密!

別瞎嚷嚷。

你還想不想過門了?

白貞貞便又撇了撇嘴,雖不服,卻還是斂衽一禮乖巧道:“妾身明白了……請大人息怒。”

瞧著她帶著幾個女兵,將十幾個西洋工匠帶下去安置了。

沈烈便又和白廣恩等人,沿著這山穀徐徐漫步。

此刻。

沈烈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他打算在這天津左衛,以西洋工匠和天津左衛的工匠營為班底。

開始生平第一次的工業化嚐試,

可不是做槍炮。

沈烈又不傻。

一個東廠千戶瞞著皇上和衛所勾結,在這荒郊野外蓋槍炮工廠,這不是妥妥的找死麽?

如今大明的少年天子雖然年輕,性子也衝動了點。

可是他又不瞎。

沈烈招來的這些工匠大多是技術精湛之輩,有的擅長做發條,做鍾表,有的是在歐洲本土是做馬車加工的。

無一例外都是手藝人。

他招募西洋工匠也是沒辦法,倒不是因為大明的冶煉技術不行,也不是工匠的記憶不行。

而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工匠,甚至技術工人,各種精密加工技術,早已經被世家豪門霸占了,壟斷了。

以天津左衛為例。

曾經。

這天津左衛也有一個配屬的工匠營,最鼎盛的時期養活了三四百名匠人,專門負責冶煉,打鐵,製造,維修槍炮。

甚至當年還懂得造寶船!

後來隨著天津左衛破產,日子一天天變得難過,這工匠營便再也維持不下去,當年曾經造過鄭和寶船的工匠。

死的死,散的散,還有的從熟練工匠變成了農夫。

技術更是早已失傳。

再怎麽輝煌也都是過去式了。

收斂了心神。

看著這一片凋敝的山穀。

沈烈便將大手一揮:“別閑著了……將衛中閑散的工匠重新組織起來,重建工匠營,咱們……造馬車!”

沈烈琢磨過了,要幹物流倉儲生意就得需要大量馬車,不管是兩輪的還是四輪的需求量都很大。

去市麵上買太貴。

不如自己造。

其實大明也有四輪馬車,不過數量很少也沒有普及,倒不是大明人不會造,而是因為大明多山,道路條件又差。

四輪馬車實在是太不實用了。

甚至兩輪馬車都很少。

大明人不傻。

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大明人搞商業運輸多數用牛車,因為牛雖然速度慢,可是力氣大呀!

可是沈烈這些年已經反複研究過了。

盡管如此。

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西洋式的四輪大馬車還是很有價值的,四輪大馬車速度快,運載量又大。

在京畿一帶又寬敞又平坦的官道上,又或者從徐州,兗州,直到汴梁一帶,一馬品川的數百裏大平原上。

用四輪大馬車運輸絲綢,茶葉,織錦這樣的貴重輕便貨物,又或者運送乘客,相比於傳統的標局,絕對擁有碾壓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