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個什麽?這些寒門子弟,寒窗苦讀多年,都想著金榜題名,到時候好發家致富,心黑得很,這一上任,還不可勁的撈錢的,所以要少取。”
“要不是因為一些因素,我是一個都不想要的,但得給他們一些希望,不能讓他們太絕望了,免得生事。”
白辰冷笑道。
“白兄此言荒繆,不見得吧!你是憑空想象的。”
徐妙雲根本就不信。
“那你說,他們參加科舉的原因是什麽?不是發家致富,那是什麽?俸祿也不高,都不如街邊賣燒餅的。”
白辰質問。
“自然是為大明分憂。”
徐妙雲理所當然的這麽認為。
白辰直接就震驚了,居然有這樣離奇的想法,當真是匪夷所思,什麽分憂啊!一個個都想著發財。
相比之下,大戶人家出身,家裏有錢,不會太黑,即便是中飽私囊,也會有一個限度的。
而那些窮鬼就不一樣了,一上位,什麽錢都敢伸手的。
所以,這取仕的時候,得有所偏好才是。
“你想多了,我還不知道他們嗎,錢,就是為了錢,為了當主子,反正,從今以後,科舉方麵,就得看一下出身的。文章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優先錄取家裏有錢的。”
白辰說道。
“照你這樣說,那寒門子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
徐妙雲皺眉,難以理解。
“不是還有舉人嗎?他們當了舉人,隨便也餓不死的,舉人自然那是不設障礙,你不懂這些讀書人,最心黑的其實就是他們。”
白辰淡淡的說道。
這些家夥又是脫產的,讀那麽多書,付出了那麽多,肯定得撈回來啊!所以,不就很明顯了嗎?
大明天下,本來就是中飽私囊嚴重,朱元璋之前殺得厲害,還不是層出不窮,實難改觀的。
徐妙雲還是不解。
讀書人一來,應天府就熱鬧了起來,不少大戶人家的小姐,都在等著的。
她們斷然不會嫁給窮鬼,等著有人金榜題名,好擇為良婿。
那種家境貧寒的,一旦金榜題名,馬上就不一樣了,立刻翻身。
有不少人拿著拜帖,來求見白辰,估計是想送禮吧!
白辰一律不見,開玩笑,他堂堂的丞相,這些家夥,哪怕是金榜題名,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進士而已罷了,要是他見了,豈不是失了身份。
想要巴結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白辰也心煩啊!
這次新科開考,由禮部官員監考,白辰不摻和,至於殿試什麽的,就沒有必要進行了。
朱允文能殿試個什麽,白辰也沒有那個心思,來進行殿試什麽的。
都是進士,中了之後,朝堂有空缺,就安排一部分到朝堂,其餘的發到地方上去。
士農工商,這些讀書人的身份是很高的,在常人麵前,那一個個的都是老爺,等級相當森嚴的。
白辰覺得不公平的是,那些王公大臣的子孫,那是直接就安排了,也不用參加科舉。
可是偏偏,白辰目前還沒有辦法,他現在不可能把王公大族,給全部安排了。
白辰一手控兵權,一手控治權,讓錦衣衛去領兵,監察地方州府。
奏折,就由禦史台審批。
地方上,多數就是來要錢的,隻要不是什麽天災,一律不批。
有的借口,簡直就是離譜,居然連祭神都出來了,地方上祭神,居然要朝堂撥款,太不要臉了。
“丞相,陛下又偷偷罵你了。”
應如是突然來給白辰稟報,朱允炆私底下,又罵了白辰。
這事,白辰都習慣了,完全可以理解。
這就好比,一個家財萬貫的人,突然來了外人當家做主,那能不恨的嗎?
“陛下一旦長大,親政了,丞相可是危險啊!”
應如是可不是單純為白辰考慮的,也得給錦衣衛考慮。
這要是清算起來,他們這些錦衣衛,那也是跑不了的。
“他長不大的,你們放心就是。”
白辰冷笑,朱允炆恨他,怎麽能允許其長大呢,現在他也是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為了不被清算,隻能一直把持朝政。
到時候,等朱允炆生下皇子的話,那麽,朱允炆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個朱允炆,也挺孤獨的,他的叔叔們,都在外麵,也不會管他的,勢單力孤,那是無力改變什麽的。
把持朝政,也沒法後退啊!白辰突然明白了,這古往今來,但凡是把持朝政的大臣,隻能繼續不能退出。
一旦沒有了權,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翌日,白辰親臨軍營,視察一下軍隊。
應天府的駐軍,有五萬,可是精銳。
現在,取消軍戶,都是募兵製。
服役的年限,可達十年。
待遇,比之前提升了一倍,因此。白辰在軍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另外,但凡當兵的,家裏賜點地,有各地方州府執行,同時,還可以免除一部分賦稅。
應天府的駐軍,可不是兵部能夠調動的,沒有白辰的命令,那是動不了,當然了,名義上還是要通過兵部。
都城,駐軍自然要重一些。
大明的總兵力,現在是六十萬,當然了,排除掉藩王所屬,那些藩王的兵,自己養活。
朝堂可不會出錢的,畢竟,封地上的財權,那也是他們的。
六十萬軍,大概有一半,都在戍邊。
其他的分散到各州府。
白辰是要把各地兵權,全部收歸朝堂的,由錦衣衛派人執掌。
不能允許地方調動。
當然要逐步進行,有名望的將領,需要明升暗降,提拔一個虛職,讓其脫離軍隊。
不抓兵權那是不行的,這不抓,就太危險了。
前車之鑒比比皆是,曾經那些權傾朝野的大臣,就是因為手裏沒兵,才被整死了。
錦衣衛,白辰是非常優待的,不僅完全免稅,俸祿也不少。
不過,也不能過於膨脹了,人數還是要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不能太過增加朝堂的負擔。
視察完軍營,白辰還是比較滿意的,然後,他就想著,開辦教育了,這教育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是為了搞錢的。
這接下來幾年,大明的經濟肯定會改觀的,那也就意味著,能夠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利可圖啊!
這個書院,就建立在應天府,不必建立在府城,而是找個縣建立。
劃一塊土地,把書院建起來,然後就可以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