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徐膺緒驚慌的樣子,朱桂並沒有任何的表示,反而還是坐在桌旁靜靜的喝茶。

一直到半柱香以後,徐膺緒才神色複雜的坐到了朱桂的對麵。

“王爺,您說的都是真的嗎?我還是無法相信這一切。”

徐膺緒有些驚慌的說道。

“你不用現在就相信,時間會證明這一切,本王告訴你這一切,不僅是出於對你的信任,也是想讓你能站在本王這一邊。”

朱桂繼續說道。

“站在您這一邊?王爺的意思是?”

徐膺緒被這片刻之間得到的消息衝擊的有些混亂了,竟然沒有意識到朱桂的想法。

“徐將軍應該可以看出本王在雲州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大明的將來,至於誰坐在高堂之上,本王是並不在意的。”

朱桂說道。

徐膺緒沒有說話,他不知道朱桂這番話的真假。

如果真有人能預測未來,而且還‘看’見了那場動亂,難道真的不會有其他想法嗎?更不要說朱桂本身也算是有這個資格的,既然燕王能奪取天下,他代王又為何不可?

“隻不過現在有人想要針對本王,本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就算是真的是皇上想要這麽做,本王也不會坐以待斃的。”

朱桂把茶杯重重的落在桌子上,茶水濺了一桌子,但是兩人都渾然未決。

之前徐膺緒還能勸朱桂不要衝動,可是在他聽了朱桂這一番話後,這次卻沒有再說話,隻是神色更加複雜,看來是在權衡利弊。

朱桂也沒有催促他,而是說道:“本王知道徐將軍當初來雲州為本王修葺王府是嶽丈的主意,而留你在這裏卻是本王的意思。”

“王爺,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徐膺緒有些驚訝的問道。

“本網能看出你對王妃的兄妹之情,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本王今天才能據實已告,如果徐將軍還是覺得本王不值得徐家押注,本王也無話可說。”

朱桂露出了苦笑。

徐膺緒再次沉默下來。

“哥,你還在猶豫什麽?朱桂都這麽說了。”

徐妙清從外麵推門而入。

朱桂對此並不意外,不過徐膺緒卻一下子站了起來。

“剛才王爺說的話,你都聽到了?”徐膺緒急忙問道。

“都聽到了,雖然很驚人,但我還是相信他。”徐妙清走到朱桂身邊說道。

徐膺緒楞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像是想明白了什麽一樣。

不錯,徐妙清既然是代王妃,現在和朱桂已經是榮辱與共的關係,而且兩人的關係也從最開始的僵硬到現在的火熱,他這個做哥哥的也都是看在眼裏的。

“好吧,算是為了我妹妹,也算是為了王爺的信任,我會任憑調遣的。”

徐膺緒終於表態了。

朱桂站起身說道:“有徐將軍的支持,本王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了,不過目前也沒有什麽要緊事,你隻要牢牢控製住衛所駐軍即可。”

其實朱桂拉攏徐膺緒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出於此,和其他藩王不一樣,他現在還沒辦法掌控衛所駐軍。

一旦是皇上想要對付他,不僅是錦衣衛,到時候衛所駐軍也會成為他的五指山。

現在有了徐膺緒的支持,起碼他短時間內不用再擔心後院起火了。

至於後麵的事,如果真的在雲州待不下去了,大不了就去草原。

這就是朱桂的想法。

即使不能改變大明的命運,他也不願自己成為曆史的車轍印。

……

徐膺緒很快就回去了,他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都不要不動聲色的進行,所以時間也非常緊迫。

代王府內,徐妙清和朱桂相顧無言。

“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徐妙清悠悠說道。

“如果是其他事,本王還可以斡旋一二,但要是皇上想要對付本王,那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朱桂苦笑道。

“可皇上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我不能理解。”徐妙清一臉憂慮道。

朱桂這次沒有回答,畢竟有前車之鑒在前,他也不敢完全參照曆史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不過片刻之後他見徐妙清眉頭不展,就拉著她在自己的腿上坐下,這次徐妙清沒有拒絕。

“也不用太擔心,這隻是最壞的打算和準備,也許隻是本王多慮了也說不定,不過這一切都會在皇上壽辰之前就有結果的。”

徐妙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靠在了朱桂的身上。

……

錦衣衛在各州縣其實都有分部,隻不過在南京勢力最大而已。

這次砸大同府外折損的二十幾名錦衣衛中,就有半數是山西錦衣衛的精銳了。

這是他們也沒想到的結果。

要知道在此之前,錦衣衛都很少有折損,而被他們緝拿的任何人都不敢反抗。

這已經是錦衣衛成立以來從沒有發生的大事了,要是追究起責任來,山西分部的這位百戶恐怕也是自身難保。

可是他現在也是一頭霧水,從南京來的千戶根本沒有言明這位代王到底犯了什麽法,隻說這是聖命。

如果這次抓住了代王還好,但現在出了事,他就必須得想辦法補救了。

可是對方是一位擁有親衛軍的藩王啊,他這點人連給人事塞牙縫都不夠的。

這位崔百戶馬上召集了分布內的剩餘人手,和他們談及此事。

眾人對此的反應各不相同。

他們這些分部的錦衣衛並沒有京城錦衣衛那麽風光,多是為總部跑跑腿,搜查一下情報而已,很少會私自辦案。

可是一旦出事,他們卻都跑不了,所以有人建議不如直接散夥算了,因為兩邊他們都得罪不起。

但是崔百戶可是還想著能成為京城錦衣衛的一員,自然沒有同意。

於是在安撫了一下眾人之後,他立刻製定了一個捉拿‘反王’的計劃。

雖然他們隻是地方錦衣衛,但錦衣衛的名頭在大明各處也都是非常管用的。

於是當天,錦衣衛隻留守了一名負責記賬的文職,其他人各用手段潛入了大同府內。

不久之後,大同府的郡守府就來了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而郡守張茂更是親自接見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