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的教育行動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

而第一次和蒙古人約定的互市時間也已經到了。

九月二十八這一天,天公作美,草原內外,萬裏無雲。

大同府城牆上值守的士兵眺望遠方,忽然發現草原上多了一大片的陰影,馬上就把這個消息匯報了上去。

與此同時,來自草原的斥候已經進城了。

朱桂剛吃完早飯,正在看著府內的下人練習自行車。

他們中有些聰明的已經能騎的非常好了,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府內的女眷。

尤其是珠兒,不知道是不是和徐妙清經常在一起的緣故,她現在都能帶著一個人也騎的非常穩當了。

反倒是府中的男丁,還有一半勉強能騎的起來。

至於剩下一半已經摔得鼻青臉腫了,這讓徐妙清在朱桂麵前都經常趾高氣揚的,就好像在說‘看吧,女子並不比男子差多少’。

“你們就不能給我爭氣點?你們看看衛所的駐軍,他們都已經都學會了,真給我丟人。”

朱桂沒好氣的訓斥道。

一旁的珠兒突然插嘴道:“王爺,聽說徐將軍是用了激勵的法子才做到的。”

“什麽激勵的法子?”朱桂轉過頭看向珠兒。

珠兒趕緊藏回了徐妙清的身後。

“這個我知道,我哥說了,先學會這自行車的人,以後可以優先使用王爺你提供給衛所的火器。”

徐妙清笑著說道。

朱桂楞了一下,這才意識到了什麽。

感情這個徐膺緒已經把他都‘算計’進去了。

不過他也有了靈感,馬上對眾人說道:“以後學會自行車的人,每半個月可以打靶一次。”

他的這番話果然有效,剛才還坐在地上不想起來的家丁立刻眼也不花了,頭也不疼了。

看待朱桂的火器對他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

這也難怪,現在坊間關於他的諸多傳說中,大部分都有關於這些火器的。

甚至有些人認為正是因為代王有了這些火器,才能讓蒙古人接連吃敗仗。

就在這時,斥候和城防傳令兵一起進了王府。

“王爺,有重要軍情。”

朱桂的親兵立刻跑過去把情報接了過來,然後遞給了朱桂。

朱桂看過以後點了點頭,然後對親兵說:“通知張郡守和大同商會的人,生意來了。”

親兵下去傳令了,朱桂也重新換了一身衣服,然後從下人手裏接過韁繩,騎上黑色駿馬‘閃電’和徐妙清一起趕往了城門口。

雖然朱桂同意和蒙古人進行互市,但考慮到大同府內的漢人對蒙古人的害怕,所以把集市設置在了城外。

當朱桂和徐妙清來到城頭的時候,蒙古人的馬隊已經來到了距離大同府隻有幾千米的城外。

他們這次來的人也不少,足有上千人,可是和以往不同的是,這裏隻有近百能作戰的蒙古騎兵,其他都是蒙古牧民。

為首的正是幾位蒙古部落的首領,已經吞並了金帳勢力的黑木翰也在其中。

不久後,一臉激動的張茂也來到了城上。

“王爺,蒙古人這次來了這麽多人啊,這麽多的牛羊啊。”

朱桂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你通知燕王和那位孫禦史了嗎?”

張茂道:“下官已經通知兩位了。”

“那就好,等燕王到了,我們一起下去見見這些蒙古人吧。”

半柱香之後,燕王和孫禦史也終於到了。

燕王看到城下的蒙古人,臉色變了幾變,看來他對蒙古人並沒有什麽好感。

“代王,你這是要和蒙古人互市嗎?這麽做,皇上恐怕會不高興的。”

燕王道。

“沒錯,我們大明除惡務盡,是建立在祛除了蒙古人的基礎上,代王這麽做,有違祖訓。”

孫尚清也附和道,顯然他在燕王來了以後,已經知道誰才是大腿了。

徐妙清正欲張口,卻被朱桂伸手攔了下來。

朱桂道:“四哥,你說的沒錯,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由於天災,蒙古人這個冬天也不會好過,如果本王不賣給他們一些糧食,恐怕他們難以度過這個冬天。”

“那不更好?把他們都餓死了,也就不用麻煩我們動手了。”孫尚清急切的說道。

燕王瞪了他一眼,然後點頭道:“我明白十三皇弟的意思了,你是擔心這些蒙古人在冬天遇到饑荒的時候會襲擊大同府對嗎?”

朱桂道:“沒錯,大同府現在的守備力量雖然相比本王來之前有所加強,但是蒙古人如果決心死戰,大同府就算是能守下來也會遭受重創,所以堵不如疏。”

“好一句‘堵不如疏’,本王明白了,不過其中的度,十三皇弟一定要把握好,不然朝堂之上不是所有人都會理解這一點的。”

燕王朱棣點頭說道。

朱桂道:“四哥能理解本王的做法,本王已經很高興了,至於其他人,就讓他們說去吧。”

一旁的孫尚清嘴唇微動,但最終也沒有說什麽。

“放心吧,如果皇上問起來,四哥也會為你說話的,對了,下次太子和皇上的誕辰,到時候我們諸位兄弟就可以齊聚一堂了,你可不能掃興啊。”

朱棣突然說道。

朱桂楞了一下,這才記起來太子朱標和以及皇上朱元璋的生日都在十月,這是他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的。

他隻能點了點頭,然後道:“四哥,我們也出城去會會那些蒙古人吧。”

“好,本王也正有此意,和蒙古人打了半輩子,還是第一次坐下來和他們談判。”

朱棣笑著說道。

大同府城門向外打開,兩千騎兵魚躍而出,這等場麵讓堆滿的蒙古人都緊張起來。

而在騎兵最後,一行數十人向著蒙古人的方向趕來。

朱桂的騎兵已經先一步把雙方碰頭的地點告知了黑木翰等人,對方的幾位首領互相討論了一下,便把隊伍安置在原地,而他們則來到了大同府東邊的一座土丘上。

這裏已經提前建造了一個小型營盤,最中央則是一個涼亭。

朱桂等人正坐在南方的位置等待他們。

“見過代王。”幾位蒙古首領率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