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膺緒和徐妙清兄妹同時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他。
“啊,本王說到吃飯的時間了。”
朱桂在兩人的注視下倉皇離開了房間。
徐妙清笑著搖了搖頭,然後臉色瞬間一變,看向徐妙清說道:“你真的決定了嗎?其實我和代王有一樣的擔心。”
徐妙清白了徐膺緒一眼說道:“你把我徐妙清當成什麽人了?或許嫁給朱桂的時候,我確實有些怨氣,也做了一些傻事,但那都是過去了,我現在已經認可了他,再說我現在可是王妃了。”
徐膺緒點頭說道:“看來小妹你也長大了,我也可以向父母言明此事了,其實本來我被安排來雲州修葺王府就是父親的意思,他擔心你會受委屈。”
“沒想到天意弄人,我現在卻成了這裏的駐防將軍。”
徐膺緒一臉無奈的笑道。
“不過,做哥哥的要提醒你一句,正因為你是王妃,所以就算代王同意你去燕王府求援,你也不能以正式的身份出師,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徐妙清不耐道:“知道了,你看我現在這副打扮,除了你和那個呆瓜,不是沒人能認出來嗎?我會小心的,你們就放一百個心吧。”
說完她轉身就要離開。
“對了,你和代王準備什麽時候要孩子啊,我還準備抱外甥呢。”徐膺緒說道。
徐妙清一聽,臉色瞬間紅了起來,腳步也快了幾分,不過走到門口,她還是停下說道:“你先給我找個嫂子再說吧。”
……
朱桂簡單的吃了飯後,又開始分析起胡世刀以及商會和黑狼幫這段時間帶來的各種情報。
求援燕王實屬迫不得已,而且他可以想象,以燕王府現在的實力,很可能主導這次戰爭,把他的功勞分薄大半。
但相較自己的藩王之位和安危來說,些許功勞自然不能相比較。
“蒙古人最可能在哪邊進攻呢?”
朱桂把蒙古各部所在的位置都標注在了地圖上,其中天可汗的金帳最為顯眼。
根據情報,這次戰鬥的倡導者雖然是黑木翰,但是主導者卻是這位天可汗。
“本王手下怎麽就沒有霍去病那樣的猛人呢?”
朱桂數了一下自己手中可用的力量,除了他的大舅哥徐膺緒,基本上隻有幾個親兵可堪一用。
而且也隻是可堪一用而已,根本達不到獨當一麵的程度。
突然,他眼前一亮。
“對啊,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本王不能總期待千裏馬自己出現啊,本王得給他門創造機會。”
至於怎麽創造機會,朱桂顯然已經有了想法。
於是他找到剛要返回黑木城那邊的徐膺緒,和他提出了想要舉行一次全軍比武大會的想法。
“王爺,比武大會?在這種時候?”
徐膺緒一臉驚訝的看著朱桂。
“沒錯,軍隊中選拔出優秀的勇士,同時也可以在民間發現可造之材,更重要的當然是可以激發士氣了,徐將軍放心,這次的費用全部由代王府承擔。”
朱桂拍著胸脯做出了保證。
“這不是費用的問題,不過既然代王決定了,末將會配合的,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舉辦?”
徐膺緒考慮了一下,還是答應了下來。
“三天之後吧,就在黑木城和大同府同時舉行。”
朱桂信心滿滿的說道。
“王爺就不擔心蒙古人來襲嗎?”
徐膺緒問道。
“就怕他們不來,到時候本王會在黑木城準備二十門紅夷大炮,要是能用一座黑木城來消耗蒙古人的有生力量,也值了。”
朱桂說道。
徐膺緒聽到‘二十門紅夷大炮’,心中也是一驚。
這位代王是不是掌握了什麽他不知道的力量?要知道現在就算是兵部也不可能一次拿出這麽多的大炮,至於威力,更不能和代王手中的紅夷大炮相提並論了。
“好,那我這就去回去準備,舍妹、王妃就拜托代王了。”
徐膺緒拱手說道。
朱桂點了點頭。
剛送走徐膺緒,一身戎裝的徐妙清就帶著朱桂的兩名親兵牽著馬來到了他身後。
“我哥走了?你是不是又有了什麽鬼點子?”
徐妙清看著徐膺緒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問道。
“全軍比武大會。”
朱桂說道。
“有意思,我也想參加,可是我還要去燕王府啊,什麽時候舉辦啊,我盡快回來,能趕上嗎?”
徐妙清一聽就兩眼發光起來。
朱桂翻了個白眼,他可不敢去想象徐妙清和那些糙老爺們一起舞刀弄棒的場景。
“三天後就舉辦了,你抓緊時間吧,對了,這些都帶上,注意保護好自己。”
朱桂把打包好的一大包子彈綁在了徐妙清的馬上。
“你是在擔心我嗎?好了,我知道了。”
徐妙清笑著上了馬,一步一回頭的穿過了城門。
朱桂對那兩個親兵點了點頭,那兩名親兵的神色頓時變得無比認真起來。
看見伊人消失在遠方,朱桂終於長出一口氣,就像是丟了點什麽東西一樣。
他把虎澗城的事交給了兩名千戶之後,便騎馬返回了大同府。
一回到代王府,朱桂就找來管家,讓他發出通告,通知要舉辦全州比武大會的消息。
和軍隊的比武大會一樣,隻不過民間的比武大會規模更大,其中成績好的都可以擁有加入衛所駐軍以及代王府的機會。
當然,這種選拔方式的好處就是,這些人一旦願意參軍,便不需要再從一名小兵做起,而是可以直接擁有軍職。
至於加入代王府,則是以護衛以及門客的身份,以後也可以加入親王護衛隊。
本來在戰爭陰影下,空氣都透露著警長氣氛的大同府,因為代王府的這一通通告,立刻就沸騰了起來。
街頭巷尾都在討論著這件事,不少人都覺得這是他們平步青雲的機會。
對於這種情況,朱桂自然是樂於見到的。
隻不過這時,那個讓他非常不爽的賑災禦史孫尚清再次找上門來。
“看來上次給他的提醒還不夠啊。”
朱桂心中悱惻道,但還是去偏廳見了這位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