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玉看來,朱桂的護衛軍根本就不堪一擊。
要知道他的部下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在大明內,隻比禦林軍稍遜一籌,但是由於數量的原因,所以他自認為他的部隊在大明為戰力第一。
看著騎兵衝鋒的樣子,藍玉已經在幻象朱桂在他馬前低頭認錯的樣子了。
突然,一陣爆豆子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
藍玉聽出了這是火銃的聲音,不過他並沒有在意。
火銃的威力有限,尤其是對於身著重甲的騎兵來說,幾乎十幾槍才能打殘一名騎兵。
所以按照他的看法,朱桂的部隊雖然有一千隻火銃,這個數量確實驚人,甚至比京城的神機營的人數還多,但是等他的部隊衝鋒到他們的陣列中,所付出的最多隻有十幾騎騎兵而已,這完全是正產的戰損。
不過讓藍玉有些意外的是,火銃的聲音自從響起後就再也沒有停止。
這稍稍和他認知中的神機營的火銃有些區別。
不過也就那樣而已了,就算是那位小王爺改進了火銃,但這種火器依舊無法彌補人數上的優勢。
想到這裏,藍玉向著戰場前方看去。
但是和他想象中的他的部下衝進敵陣大殺四方的情況有些不同的是,他的騎兵似乎被什麽無形的東西給攔了下來。
作為鋒矢陣的箭頭部分的騎兵已經完全看不見了,而兩邊的騎兵也在不斷的倒下。
而更遠處,朱桂的雲州軍卻被一團煙霧給遮住了,根本看不清裏麵的情況。
眼下的情況就好像煙霧中有一個怪物在不斷地吞噬著藍玉手下的騎兵。
這一幕可把藍玉看的目瞪口呆。
“衝啊,你們還在愣著幹什麽?給我衝過去,殺了他們。”
藍玉大聲怒吼道。
但是他的命令根本毫無用處。
一百米的距離,明明隻有這麽短的距離,但是這一距離卻始終無法突破。
很快戰場中間就形成了一道屍山,全部是藍玉的部下和馬的屍體構成的。
這一恐怖的‘景觀’甚至阻擋到了後麵的騎兵繼續前進。
他們隻能從兩邊繞過去。
但是那恐怖的爆豆子聲音一直沒有斷絕,以至於這恐怖的‘景觀’又開始沿著兩邊開始延伸。
戰場上的雙方士兵對這一幕感受的還不夠真切。
可是站在城牆上的眾人都已經屏住了呼吸。
他們看到藍玉的部下就像是撞到了一條無形的牆壁上一樣,屍體橫飛但卻始終無法前進一步。
而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已經有近千名騎兵倒在了大同府城下不足三百米的地方。
這已經不能算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了,而是一場屠殺。
隻不過結果卻是人數少的一方在屠殺人數多的一方,而且被屠殺的一方還是大明開國以來的名將之一,大將軍藍玉。
很快,藍玉的部下就已經意識到了不對了,他們身邊的同僚越來越少,馬蹄聲越來越稀薄,但是堆滿煙霧中的恐怖聲音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而他們身上的甲胄卻像是紙糊的一樣,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終於有人受不了了,他們的意誌崩潰了,接著便從戰場上逃離了。
當第一個逃兵出現以後,就像是病毒一樣,迅速的蔓延開來。
很快藍玉這邊就出現了大麵積的逃兵。
當藍玉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前方的戰場上隻有稀稀拉拉的不到百餘騎兵了。
“我們、我們贏了嗎?”朱桂喃喃自語道。
那些剩下的騎兵退回到了藍玉的身邊,不過他們臉上卻露出了十分恐懼的神情。
“大將軍,我們輸了,部隊就剩下我們這些人了。”其中一名千戶竟然忍不住哭了起來。
他實在想不明白曾經縱橫整個大明的騎兵軍團為什麽今天連敵人都沒有碰到就已經輸了,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慘敗。
藍玉聽到那千戶的話,竟然眼前一黑,吐出一口血來,然後直挺挺的從馬上摔了下來。
那千戶眼疾手快的接住了他,然後馬上大喊一聲,這不到百人的騎兵開始飛速撤離戰場,向著遠方遁走。
朱桂見狀,馬上讓城內的另一支千人隊的雲州軍出動,務必要抓住藍玉。
現在他幾乎已經等同於和朝廷撕破臉了,那就絕不能讓藍玉活著回去。
朱桂可不覺得他今天的勝利就可以震懾住朝廷了。
而且這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根本改變不了什麽。
隻要藍玉活著,他日再帶領幾十萬大軍軍臨城下的話,那到時候就算是朱桂也隻能逃到草原上去了。
對於能否抓住藍玉,朱桂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覺得有些把握的。
那些逃走的騎兵已經被嚇破了膽,再加上追擊的雲州軍以逸待勞,應該沒什麽問題。
於是他便下令讓城中的新軍去打掃戰場,這樣可以讓他們提前感受一下戰場的氣氛,從而快速成長起來。
城牆上本來還有不少大同商會的商人,隻不過他們現在都扶著牆角去嘔吐了。
本來他們覺得這是一次和代王一起同舟共濟、艱苦卓絕的戰鬥,但沒想到竟然這麽輕鬆就贏了。
隻不過這戰場的血腥畫麵恐怕他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了。
但這一戰也終於讓他們意識到了大同府護衛軍的強大戰力。
眾人都對雲州的未來抱有前所未有的自信。
不過朱桂卻沒像他們盲目的樂觀。
他自己有多少家底,他還是很清楚的,他的護三衛原本應該有三萬人,現在隻不過有一萬人剛出頭而已,而且其中還有一半還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
如果要是讓他自己來麵對朝廷的壓力的話,那朱桂最多也就隻能支撐半年。
他之所以毫不猶豫的打了這一仗,就是在賭,賭燕王朱棣很快就會起兵,到時候朝廷就無暇他顧了。
而且這次藍玉公報私仇,假傳聖旨。
在道義上朱桂也完全說得過去,隻要他咬死郭慧妃的事情和他五官,朝廷又能拿他怎麽樣呢?
斡旋和平衡之道才是熟知曆史的朱桂最擅長的手段,所以他才會如此有恃無恐。